李中倩
內部控制制度對企業的內部管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斷的加強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的制度體系,能夠有效的保障財務會計信息的質量、改善企業的內部控制現狀、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率,同時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首先簡單分析了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探討了企業的內部控制現狀,然后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的相關策略。希望能為科技型企業相關的財務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一、科技型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各部門、各環節完整的科學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體系,是由相關的內部控制政策及程序所構成的系統,能夠保障企業的生產經營獲得有序、高效的開展,保障財務資金的安全,能有效的防范各種風險,做到及時止損,保障會計的財務資料信息的及時性、完整性和真實性、經營運作信息及時準確,有利于企業的經營和發展。
二、企業內部控制的實際狀況
(一)缺乏合理的內控標準
雖大部分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都有一定的措施,但從實際要求和效果來看,遠遠沒有達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內部控制體系的要求。目前,內部控制制度還缺乏一個完整的體系標準,企業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大的市場方向來開展內部控制工作,不能對內部控制工作的效果進行一個客觀的評判。
(二)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低
目前,許多企業的管理人員還未意識到內部控制對企業的重要性,對內部控制的了解程度較低,且存在某些領導人員認為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沒有實際意義,反而會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的現象,導致許多企業的內部控制系統十分薄弱。甚至某些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尚未建立,還按照其原有的財務處理方式,內部控制的相關工作沒有任何開展。
(三)工作行為不規范
大多數企業缺乏知識全面、高素質的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甚至在崗的會計工作人員沒有相關證件,會出現許多不合理、不規范的行為,如:私自篡改財務數據、財務資料造假、謊報實際的資金等。且企業內部缺乏相應的監管制度,使得相互牽制部門的人員相互勾結,造成企業的資金損失。
(四)風險意識薄弱、保密措施不到位
面對市場的復雜環境,企業在經營中存在許多風險,如何高效的對風險進行辨識、防范、管控、評估,已經成為企業建設內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內容。但目前多數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薄弱,沒有較為全面的風險評估及風險管控所需要的數據信息,不能及時的識別風險,全憑主觀的意識判斷,使企業承受不必要的風險,也無法健全企業的風險管理制度。許多企業的保密措施不到位,導致企業內部的機密信息泄露,對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大打折扣,企業的經營效果下滑。
(五)缺乏溝通交流,信息化系統落后
科技型企業管理層多,內部較為復雜,對企業的內部控制中信息的溝通交流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許多企業內各部門獨自為政,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較少,導致各部門之間不能彼此了解、財務部門工作人員工作量增多、效率不高。甚至某些部門為了自己的獲得更多的利益,在提交相關財務數據時造假,導致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活動無法進行開展。許多企業的財務信息化系統較為落后,只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處理,大量工作依賴于財務會計人員,這就導致財務人員缺乏時間去學習、加強、完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企業的內部控制進行發展緩慢。
三、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策略
(一)加強企業管理人員對內部控制的了解
要想建立科學高效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首先就要讓企業的管理人員充分的了解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這就需要企業加強對內部控制的宣傳力度,可以定期開展內部控制的相關學習活動,要求企業的各管理層人員及財務部門人員參與,只有企業的管理層人員了解到內部控制制度體系的優勢,企業才有建設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可能。企業可定期的安排內部控制相關知識的考查活動,及時的了解到企業管理人員對內部控制的學習情況,并設立一定的獎懲措施,加強管理人員的學習積極性。
(二)明確合理的職責分工制度
對財務內控人員的職責要進行明確的劃分,要避免不相容崗位由一人承擔的情況,避免某些不法分子,利用其職務謀取私利,造成企業的損失。企業要著重注意財務資金項目審批與執行、財務資金項目執行與資金暫存、財務記錄與財務保管等嚴格不相容工作的安排,確保企業資產的安全。對于內部控制制度,許多企業人員對其的認識還浮于表面如:出納工作人員只負責企業的資產資金工作,而賬目、審核等項目不參與。其實企業的內部控制覆蓋了整個企業,不僅僅只是財務部門的工作。所以對于內部控制的制度,不能僅僅依靠企業的財務管理,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按照規定的程序,在各自的職責內來開展活動,嚴禁出現越職、惡劣串崗的現象。
(三)嚴格的審批檢查制度
對于企業內的資金往來項目必須安排管理人員進行授權審批,這樣才能有效的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減少不合規的現象,從而能保障計劃和方案決策的正常執行。未經批準的工作不得展開且未經允許的人員不得接觸和執行有關業務,被授權人員的工作范圍應只在其職責之內。建立審批制度的困難在于該如何把握審批的度,企業的內部運行是十分復雜的,保障企業的順暢運行,就要制定合理的審批授權制度。首先就要準確地劃定各領導者的職權,要保障其職權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獨立性,同時為了防止權力過大,濫用職權,就要設立與其能夠相互制約的崗位。其次對各工作人員的職權進行明確的劃分,統一設立一個標準,對權職內的事可以自行處理,在后期統一匯報,能有效的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提高工作的效率。
(四)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
企業必須建立完善的財務會計制度,推動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財務會計工作和業務全權交由財務部門直接處理,保證財務部門的相對獨立,以免職權重疊造成經濟的損失。細化各崗位的職責,使財務工作人員在參與工作時能明確自己的主要負責項目,可有效的提升財務部門的工作效率。
(五)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目前經濟發展迅速,市場環境不穩定,企業所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多,所以企業要建立全面的風險防范和風險評估機制,以此有效的規避和防范企業業務經營活動中潛在的風險,保障企業持久穩定的經營運作。企業要全面的樹立其財務流程,找出可能存在的風險,并對風險進行分類,分化其等級,設立關鍵的風險指標,深入地分析風險可能帶來的影響,從而能科學的識別風險,對風險作出客觀的評價,及時的做出有效的針對措施。企業可以建立風險數據庫,對于企業內或社會中發生過的風險進行數據分析,做出詳細的記錄,避免類似風險的再發生,也能加快風險防范措施的出現。
(六)嚴密的保管保衛制度
第一,在財務資產信息方面建立嚴格的財務信息保密制度。將企業的重要財務信息,交由領導負責人員親自處理,設立嚴格的信息保密獎懲方案,促進工作人員對重要信息的保密重視程度。對投資人的重要信息等要嚴格的保護,以防泄露導致企業失信,競爭力下降。第二,在企業的資產資金方面,加強企業的資產資金管理,研究出現不相容崗位的串崗現象的原因,嚴厲打擊不正當的資金使用人員,確保資金的管理和賬目的管理相對獨立,加強內部控制的監管力度,不定期的對企業的財務資產進行核查,嚴格核對資金的流動數目及相關票據,確保企業的資金安全。
(七)有效的內部審計制度
內部審計制度是實行對會計再監督的一種強有力的手段,能夠有效地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嚴明財務資產紀律,查誤避險,改善企業的經營和管理,保障企業持續健康地發展,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率。在設立內部審計制度時,要堅持內部審計制度與財務部門相互獨立的原則,同時內部審計人員在審計部門也要保持相對獨立,只有這樣才能高效地實施對會計的再監督作用。
(八)高素質人才隊伍的建設
企業工作人員的能力直接影響到整個企業的運行,尤其是科技型的企業,對工作人員的要求就更高,且企業的資金是整個企業發展的命脈,所以企業要組建高素質的財務資產工作的隊伍。對此,為了能夠吸引到優質的人才,企業可以適當的提高財務內部控制相關崗位的待遇。企業要定期的對財務部門工作人員開展相關培訓活動,組織內控人員學習最新的政策,保障內部控制人員的專業素養,同時也要對財務內控人員進行一定的考查,保障其工作的積極性。企業文化建設也要加強,提升內部控制人員的職業素養,讓其能更好的融到企業的大家庭中,培養其責任感和使命感,能有效的端正財務內部控制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九)加強企業內的溝通交流
為了促進企業內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企業可以定期的開展相關的信息交流活動,使各部門之間能夠充分的了解,能促進各部門之間的協作,財務部門也能及時的了解到各部門的財務數據,有利于財務人員的工作活動,也能得到真實的數據,在管理人員做出決策時也更能貼合企業的實際經營發展情況。對企業的信息化系統進行升級改造,針對各部門的財務狀況設立統一的數據標準,利用信息化系統直接對財務信息采集、分類、整合、結算,極大的減少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讓其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建設和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加快內部控制的進程。
四、結語
綜上所述,科技型企業的財務內部管控直接影響到整個企業的運行和發展,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家的市場經濟,健全、完善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并科學的、合理的、規范的執行,提升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管理的能力,使企業能夠可持續健康地發展。(作者單位:重慶理工大科技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