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姿
隨著社會發展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信息管理科學與工程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這表明其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得到了更加清晰的凸顯,但與此同時,這也意味著社會對信息管理與工程學科質量要求的提高。接下來,將圍繞信息管理科學與工程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從信息管理科學與工程的內涵和特征出發,分析其當下研究現狀,而后給出具有一定針對性的發展策略,最后闡述信息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發展趨勢。
作為我國管理學門類中以一級學科招生的學科,其強調綜合運用系統科學、經濟、數學、工程方法,同時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去解決社會工作、運行中的各種問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生培養模式是其鮮明特色。其起源于美國,在發達國家中應用廣泛。我國從十九世紀后期開設該學科至今,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在工業體系的完善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國的產業經濟系統中,資源利用效益較低、國際競爭力不高、企業內部管理較松散、外部關系發展不規范等問題,對信息管理科學與工程的發展進步提出了迫切需求。
一、信息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概述
信息管理科學與工程的研究重點在現代生產、科技、經濟、經營等領域的管理策略,其致力于探索更加有利于現代社會發展的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不斷總結和分析實踐中的管理經驗,以完善現代管理理論基礎,讓系統分析方法和工程技術方法能夠更好的為現代社會管理服務。一方面,該學科的覆蓋面極廣,本科階段下設管理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幾個專業,不僅可以有效促進現代管理的科學化和專業化,提高管理效率,而且有利于促進整體經濟向多元、協調、網絡等方向發展,為我國適應經濟全球化提供了良好的組織、管理理論條件。此外,有利于維持社會生產與企業經營,決策與評價等方面的動態平衡,保證我國經濟整體穩定運行。
二、信息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現狀
(一)研究成果發展迅速
近年來,信息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研究成果非常顯著,據統計,從2001年至2012年,我國該領域學者發表的相關論文數量比例上漲,相較于2001年,2007年該領域的相關論文數量比例上漲了近三倍,為百分之十,2012年則達到近百分之十七,相較于2001年,論文數量上漲了十倍。此外,其研究的對象也不再僅僅局限于領域內的傳統方向,除了熱門的運營管理、決策理論方法、服務管理等,其還積極向新興領域展開探索,諸如基于現代人類交通需求與道路資源有限的沖突而展開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基于大數據的快速發展而展開的智能知識管理、基于現代社會形態而展開的服務科學、基于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展開的地毯發展管理等。
(二)管理科學與工程的實際情況
盡管我國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發展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績,但就目前來說,其實際應用情況并不樂觀。一方面,我國管理科學與工程相較于國外起步較晚,人才數量和質量有限,對該領域的研究也不夠深入;另一方面,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較快,與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更新速度不同步,因此現代企業、生產、經營等方面不規范管理的想想較為常見。具體來說,有如下幾點:一是管理科學與工程的研究方法準確度有限,在定性定量分析的結合上,與國際還存在一定的距離,同時比較突出問題的是創新性較弱,間接導致了其理論成果與社會實踐的分離;二是相關的從業人員自身的理論和專業素養不足,在實踐中,容易因為思維方式的缺陷而導致不必要的失誤發生;三是相應的理論成果評價模式更新不及時,未能緊跟時代趨勢,尚未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研究成果。
三、促進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發展的策略
(一)加強學科創新建設,培養創新型人才
學科創新建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學科資源的配置。具體來說,學校應當盡可能地爭取更多的學科資源,保證學生的學習發展機會,同時注重對資源的優化配置,強調開拓創新,鼓勵學生更加高效的利用好有限的資源,引導學生去探究社會實踐和社會需求;同時,建立以諸如學分制等教育教學評價管理體系,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在此基礎上,加快更新和完善課程體系,變革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全面開展啟發式教學,提高教育學習質量和效果;二是加強學科的交叉,構建開放、自主、創新的教育教學模式。該模式的突出特點是其學科的多元性、學習模式的多樣性、學習過程的多觀點性。前文已經提到,信息管理科學與工程是一個綜合性學科,其學習內容和應用范圍都比較大廣泛,管理研究的成果來自于各種各種的學科知識融合、吸收,單憑學科內的相關知識是無法滿足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的。同時,不同學科的交叉能夠明顯增強學生的思辨能力,引導學生完成線性思維向非線性思維的轉化。面對復雜的社會問題,必須能夠合理的應用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實現現實問題與管理理論的結合。
(二)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高質量的人才
前文提到,信息管理與工程管理學科的突出問題之一就是理論與實踐分離,相應的理論知識經常滯后于社會實際的發展情況,基于此,筆者認為必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高質量的人才,保證專業素養和實踐操作能力同步發展。具體來說,相應的領導和組織可以嘗試將多元化知識和技能培養歸入課程體系,定期以競賽、展示活動等形式去檢驗和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思維模式的更新。此外,應當鼓勵學生盡可能多的關注社會實踐,積極與領域內的學者進行溝通交流;再者,學校要盡可能的為相關的研究開拓資金來源,加強對申請項目的檢測和測評,同時,開展針對性的績效評估,以提高項目的創新性。
四、管理科學與工程的發展趨勢
管理科學與工程的發展趨勢,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論述:一是管理系統重點向網絡信息領域展開研究,加快管理系統和信息網絡的融合,利用信息網絡的特征去促進管理系統的優化。二是管理科學與工程的知識分享平臺會繼續完善和加強,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促進研究成果和相關資源的共享,同時通過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避免研究成果被不合理的使用。三是對現代市場競爭和社會需求建立起多層次、多角度的認識。當下的市場競爭、企業管理、經濟發展等相應的流程和體系,要正確的應用管理科學與工程,必須先對其有清晰、完整的認識。
五、結語
綜上,面對我國信息管理科學與工程的學科發展現狀以及當前存在的不利于其未來良性發展的潛在隱患,筆者認為,緊跟時代潮流,從網絡信息發展、關聯平臺建設、市場競爭和需求等幾個方面去探究,對于促進信息管理與工程學科的發展和創新具有中重要意義。作為一個綜合性學科,其涵蓋了管理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工業工程等方向的專業,必須堅持管理科學的基礎地位,同時用多個學科的學科知識去支撐其進步,而后再積極利用現代技術去解決管理決策中的問題,才能保證該學科的健康發展。(作者單位:山東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