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雨函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飛速發展,中國企業發展日新月異。但是發展到今天,企業仍舊在不斷尋找更好的出路,不斷在思考如何在當今社會下創造更好的價值,能夠有更好的發展。本篇論文就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價值的影響來討論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以及企業如何承擔起社會責任,促進企業長遠發展。
一、 序言
十八世紀中葉的蒸汽時代伊始,生產方式就在不斷的改變。二十世紀建立出企業制度,不同企業在不同領域迅速占領市場撈金,這就造成了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問題。但是作為中國環境下的企業目的不應當知只是創造利潤,還應當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在創造企業價值的同時還應當主動在大時代環境下創造出好的社會效益。只有在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建造出良好社會形象的之后才能夠為企業的發展制造出更好的未來,在這種背景下逐漸增加企業的隱形效益,能夠為企業獲得更好口碑,創造更佳價值。
因此,在企業社會責任就有其必須被重視的必要性。企業社會責任在中國發展時間并不久。但是這幾十年的快速增長卻表現出驚人的態勢——國家政策的調整、國家法律的制定都在為一個良好的企業社會責任而作出規劃和營造。但是企業并不能把國家和社會要求的企業社會責任作為一種負擔來看待,還是需要企業能夠正確的看待企業發展,通過積極的政策來調整企業自己的發展,來創造出更加積極的社會責任,創造出更好的社會價值。過去已經出現很多企業缺少長遠發展眼光,出現一系列的問題。這讓在大開放、大發展環境下的中國品牌出現難以“走出去”的情況。
由于企業社會責任發展較晚,法律法規的制定出臺時間也非常有限,導致我國在相關領悟的研究相對缺乏,缺少一定的研究。但是,由于很多企業產品牽扯社會各階層,社會媒體對企業社會責任關注度越發火熱,相關研究也在不斷進行,可考資料層出不窮。然而總體看來,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對企業品牌價值影響的研究相比稍有欠缺。
二、企業社會責任內涵
首先,討論企業社會責任承擔,需要先弄清楚企業社會責任到底包含哪些內容。企業社會責任在內容上主要包括誠信、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文化文明建設、慈善事業發展、職工健康管理保護、科技發展。總的來說,企業社會責任就是在企業創造利潤使得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同時需要承擔起來的,對國家、對社會、對內部員工和消費者,以及環境等應當付出的責任。這種責任應當不只是一種承諾,還是一種法律上的義務。
既然企業要履行社會責任,就需要按照意義上給予的七個層面分門別類的進行講述和分析。分析在企業社會責任履行過程中企業價值是如何變化加強的。
三、企業社會責任承擔帶來企業價值提升
(一)誠信經營
誠信經營的原則則是企業與社會的對話。社會包含的對象不僅僅是有企業面對的消費者,還有一些隱形消費者或者是同行企業下的慣常消費者。企業對于誠信原則的遵循在競爭企業出現相關問題時經濟效益得到極大開發——在消費者能夠接受雙方企業在同一款超市的某些差別后,會選擇信譽程度更好的企業。從而為企業帶好更好的發展,為其帶來更高企業價值。這無形中就是在為企業的企業價值進行基礎的把握。
相關例子層出不窮,比如2008年三鹿毒奶粉事件讓國產乳制品行業蒙上陰影。三鹿奶粉在奶粉制造成分方面的違法行為為中國奶業帶來了巨大震蕩,不僅導致近十多年來整個國產乳制品行業進入了嚴冬期,最重要的是還導致了上萬名“大頭娃娃”,這種幾乎置社會責任于不顧的行為,嚴重打擊消費者信心,導致一個蒸蒸日上的企業直接墮入衰敗,造成巨大社會影響。
(二)可持續發展
社會在發展,人們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基礎的產品要求了。特別是近年來國家在綠色發展政策上的傾斜,對企業綠色發展情況上的制度性管理大大影響了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向上的思考。某些企業認為可持續發展是一種負擔。但是實際上,可持續發展要求是對企業發展的良心促進,是對企業未來進步的推動。可持續發展要求企業打破現有發展水平,提高原料使用效率或者原料處理能力,幫助企業在發展中衍生其他產業鏈,增加保障。在國家制度強行壓制和企業內部促進嚴管之下,才能促成企業一步一步的轉型升級,在痛苦的扭轉之中迎來新的發展前途。只有長效有機發展,企業才能在眾多鏈條產業中獲得更高利益,創造更良性的企業價值。
(三)環境保護
在環境關注上,相關問題歐美國家在八十年代就有呼喚。消費者一面要求產品質量,另一面要求企業還要注重環境保護,呼喚綠色、和平、環保等。
不論各種企業,無法避免使用自然材料,或多或少需要排放污染物、廢棄物。但是對于環境管理與保護不僅僅是企業社會責任,還是國家政策的強力催行。在積極的綠色價值觀引導下,企業對產品和服務的不斷改進研發還有可能促成一種特定文化,代表企業,面向社會獲得更大額外價值。
(四)文化文明建設
在文化建設上主要需求企業制造出自己特有的企業文化,創造出一種特有的品牌,創設出品牌以后,能夠借助品牌所帶來的額外價值獲得收益。以香奈兒和維密為代表。香奈兒通過獨特的設計文化和深厚的歷史發展潮流逐漸衍生出一種特定文化,將企業制造的商品附上品牌價值,品牌價值甚至大大超過商品本身的價值。其舉辦的每一次走秀都獲得極大收益,獲得極大關注。
類似香奈兒制造出的巨大品牌價值,無獨有偶還有類似巴黎世家、古馳等等,其商品價值本身可能并不高,但是附加于衣物或者一些普通用品的價值帶來了數百倍甚至數萬倍的價值。品牌文化文明最終結果指向的是品牌效應,在建設過程中關涉到的不是簡單的元素拼湊,也不是為創造文化而創造的進行創造的意圖。文化的目的是影響人,給予人感受。文化的建設取決于整個企業以及作為企業組成部分的員工,企業文化創新的目的不是為了有新的文化而進行創新,而是應當為了更好的審美、更好的使用感、給予顧客更好的生活態度、凝聚企業自己的內部文化而在產品研發中注入態度,傾入心血,凝聚責任。這是企業的任務,也是企業的責任,同時也是文化文明建設的意義,企業的目的的確是賺錢,想要賺錢就要凝煉自己的創意和內心所想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讓他們耳目一新,接受認可該企業的文化創造,心甘情愿的為品牌的附加值花錢。
(五)慈善事業的發展
慈善事業作為企業社會責任擔當一個重要方面。首先,以大的方面來說,企業生存在社會中。企業對慈善事業有所投入,能夠將自己和國家社會相結合,與政府建立良好的關系。其次,慈善事業不僅能夠幫助社會、群眾以及個人,還有一個積極重要的作用:“刷臉”。以高頻率出現的面孔讓市民產生非強迫性的記憶,讓社會大眾產生一個更加持久,更加容易喚醒的隱形記憶。慈善在經濟學中本身就是一種商品,這種商品的回報不僅具有物質方面還有精神方面。企業在慈善事業中聲譽的提高無形下就為企業擴充市場,為企業提供更多收益。
(六)職工健康保護
企業員工是企業內在發展的重要要素。企業同員工的關系既是一種合同關系,也是一種利益關系。牽扯到企業多方面的社會責任。企業在面對員工時,要提供必要的尊重與信任,在企業內部建設好一個和諧的氛圍,使員工合力共同促進企業發展。
具體而言就是要關注企業員工基礎健康和安全,以員工的可持續運轉為標準,給予員工足夠的休息時間。其次,員工與企業利益直接掛鉤,員工以獲得報酬、實現個人價值為主要目的,企業應當制定合理薪酬安排。并且為員工的培訓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讓員工能夠自我發展,為企業創造更大財富。企業還應當保護員工獲得基礎休息時間的權利,豐富員工生活,創設一個積極、和諧、健康的企業環境。
(七)科技發展
在科技發展上,其能夠為企業帶來價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甚至可以借助特定的科技發展特長在社會上與少數企業進行競爭,獲得極大的市場和競爭力量。由于中國的科技、企業的發展時間不長,導致中國企業在科技優勢上具有極大壓力,很多企業成為外國企業的附庸,缺乏自身發展的可持續性規劃。科技創新促成的不僅僅是企業在技術上的優勢,還回形成一種文化吸引消費者。小米、華為、格力等就是以這種科技的不斷發展和極佳的管理模式成就企業價值。以華為為例:華為共擁有74307件專利授權,近十年來在研發投入上超過3940億元。從科技上,華為從2G到5G一直起到引領作用。結果就是華為獲得了巨大的國際市場,在170個國家,超過30億人都有其產品和服務,僅2019年前三季度,華為就依靠5G技術簽訂了全球范圍的60個合同,提高了24%的收入。總體來說,企業科技發展不僅僅體現在產品研發技能等等,還應當注重企業內部管理模式等等的創設、對于企業員工管理的重新創設。
四、結語
不論如何,企業產生的目的就是為了創造利潤,獲取更多的利益和資本。但是在現代社會下,如果企業固步自封、只顧暫時的蠅頭微利將難以可持續經營。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們只有將眼光放長遠,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才能在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承擔起某一類人群的需求,承擔起某一階層人的需要,甚至在發展中代表國家,走進同世界企業爭斗的激烈競爭中。只有這樣,才能長久地創造出更多更好的企業價值。(作者單位:浙江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