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少奇



摘要:“隨類賦彩”是中國傳統畫學理論中關于色彩運用的高度凝煉。本文以“隨類賦彩”的畫學思想為視角,從言、象、意三個方面剖析了美術片《夾子救鹿》中對“隨類賦彩”理論的應用,提出“隨言賦彩”“隨象賦彩”“隨意賦彩”的創作手法,為解讀當代美術片和探尋本土動畫創作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隨類賦彩? 美術片? 傳統色彩觀? 言象意
中圖分類號:J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12-0185-04
一、“隨類賦彩”釋義與美術片《夾子救鹿》
“隨類賦彩”一詞出自南齊謝赫《畫品》中的“六法”,為傳統繪畫品評和創作方法之一,是中國傳統美學內涵的體現。“隨”字是指根據、依據、伴隨之意。“類”字所表示的則是創作對象的類別不同,即“種類相似,唯犬為甚”①,包含類別、類型,同時也有分類的意思。“賦”有“敷、授、布”②之意。“彩”指的則是傳統的顏色,即繪畫所用的色彩。本文中的彩也指代色彩的明度、彩度、色相。“隨類賦彩”指的是繪畫所用之色應該根據所繪之物類別不同,予以不同的表現。
美術片是特殊年代的新興類別,是中國特有的名詞稱謂,包含了動畫片、剪紙片、木偶片、折紙片等藝術形式,③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美術片的創作,離不開“美術”這個門類,即運用美術的創作手法來表現藝術家創作意圖和創作形式。
《夾子救鹿》是在“八五美術新潮”的大背景下進行創作的一部經典作品。它是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出品,取材于佛教經典故事“舍身救鹿”④,并融合新的時代審美需要和新興技術,在構思創意、整體氛圍、人物設計、音響效果方面進行革新探索,具有進步的時代意義和審美價值。
二、“隨類賦彩”理論視野下的《夾子救鹿》
美術片《夾子救鹿》的成功,得益于創作者對傳統美術理論的運用及傳統文學的敘事邏輯借鑒。《夾子救鹿》將“隨類賦彩”這一傳統美術理論融入到創作方法之中,賦予了作品濃厚的本土文化特征。同時,將傳統文學“言-象-意”的敘事邏輯注入到作品創作的全過程。所謂“言-象-意”,是指中國傳統美學思想中的“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⑤。就美術作品而言,依次為美術語言、美術形象、美術意蘊。本文從“隨類賦彩”的視角來探究《夾子救鹿》中的色彩運用,根據“類”的不同,圍繞“隨言賦彩”“隨象賦彩”“隨意賦彩”三個維度進行剖析。
(一)“隨言賦彩”:《夾子救鹿》中的美術語言
美術語言,指的是美術創作中運用的形態、空間等形式語言。《夾子救鹿》在形體差異方面,采用不同的幾何形體輔以不同的色彩,以山石、樹木、房屋作為開篇,用矩形、梯形、三角形、圓形等形態進行呈現。其中,房屋、樹石以深藍色為主,月亮和房屋窗戶則敷以黃色,色彩選擇與畫面色塊上運用冷暖和體量對比,使畫面基調呈現清冷的色調,烘托悲劇氛圍。
在空間層次方面,使用補色對比和色彩分割畫面的方式,展現畫面的縱深感和層次感。例如表現夾子采摘果實的畫面中,使用的顏色以黃橙色為主,背景采用深藍色,以補色表現強烈的空間感。夾子與松鼠在其父母面前玩耍的畫面中,父親與母親、夾子與松鼠分成兩組,父母所在背景的色彩安排上則使用了黑色,夾子與松樹則使用了暖黃色,在構圖上用色彩分割,使青春好動的夾子與年邁的父母形成鮮明對比。
(二)“隨象賦彩”:《夾子救鹿》中的美術形象
美術形象指的美術作品中的人物、動物、植物、自然景觀等物象。《夾子救鹿》中,創作者根據不同的場景、情節所表現的人物、動物、植物的色彩也做出了相應的變化。
在該作品中,對于美術形象的塑造,全篇以不同色彩的交替變化來代表生命力與生機感的變化,以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夾子作為故事中的主人公,在其出生場景中,人物形象所穿戴的衣物采用了赤色,并以其同一背景中的綠色植物作為襯托,蘊含了對新生命所賦予的期盼。長大后的夾子形象服飾以白色為主,配以黃色腰帶,白色隱喻人物的純潔,黃色突顯人物形象的生命力與運動感。
隨著故事情節的推進,在夾子吹笛奏樂,采摘水果的畫面中,鹿群、小鳥、果實等形象都采用了赤色、黃色作為主要色彩,明度更高,對比更加鮮明,表現出了動物形象的活力與韻律感,同時也展現了夾子與動物自由自在,盡情歌唱的歡快場面。
(三)“隨意賦彩”:《夾子救鹿》中的美術意蘊
美術意蘊是指作品所表現的情緒、情感、氛圍和內涵,表達出創作者不同的格調、意境和人文體悟。在作品中,為了表現緊張、壓抑的情緒,創作者在國王帶領軍隊前來狩獵的場景中,背景天空運用了黑色,表現了鹿群逃命、夾子搶救小鹿時的擔憂、彷徨的情緒。
在情感方面,在夾子發現小鹿的場景中,背景除了冷色外,還采用了青綠色,烘托出了當時夾子在斷井頹垣中發現幸存小鹿的欣喜之情;在夾子與松鼠搶奪松子的嬉鬧場景中,畫面整體色彩使用了不同于前后場景的暖黃色,表現了夾子一家人溫馨歡快的天倫之樂,這一場景可以說是該片關于喜悅情感的高潮部分。從夾子復活情節開始,畫面一改之前的冷色調,采用了整體采用了暖黃色的色彩,表現了夾子復活,與動物們玩耍的歡快情景。
在營造氛圍方面,創作者運用前后呼應的巧思,將夾子中箭的情節與之前母鹿被射殺的場景遙相呼應,采用了同一俯瞰視角,背景色彩均采用了明度較低的藍色,運用藍色、紫色為主要色彩烘托出悲涼氛圍;同樣,在夾子營救小鹿被國王射殺的情節中,夾子的面部色彩在明度和彩度上亦有所降低,采用淺灰色色調,以此表現生命的消逝。為了傳達隨著夾子這一“保護神”的倒下,森林失去生機與希望的寓意,畫面色彩變得更加蕭索暗淡,整個畫面的色溫達到最低點。
在中國傳統繪畫中,善于通過設色、留白等手法來表達作者的人文體悟和價值追求。例如馬遠的《寒江獨釣圖》和倪瓚的《六君子圖軸》表現出幽遠空靈的韻味和君子比德的內涵。在《夾子救鹿》中,創作者為了表達母愛的偉大和佛教的慈悲思想,畫面均以冷色鋪陳,將母鹿和夾子的形象與背景形成色彩和體量上的對比,使畫面更加空闊迷遠,彰顯著母性之愛和夾子舍己救鹿的慈悲大愛的共鳴。
在隨類賦彩的視野下,美術片《夾子救鹿》依據“類”的不同,所“賦”的“彩”也隨之變化。“隨言賦彩”,以不同的色彩對比表現美術片中道具場景的空間變化;“隨象賦彩”,以不同的色彩涂繪美術片中人物、動物、植物等物象的形象變化;“隨意賦彩”,以不同的色彩營造美術片中情節的情緒、情感、氛圍和內涵變化。三個全新視角揭示了創作者的創作意圖和價值思想。
三、“隨類賦彩”理論對國產動畫創作的啟示
美術片的構成與當代國產動畫作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兩者雖有所區別,但在“言-象-意”的敘事結構和精神思想上是一脈相承的。因此,對《夾子救鹿》中 “隨類賦彩”理論進行分析,可以為國產動畫創作提供新的啟示:
(一)探尋傳統畫學理論移植的可能性與創造性“隨類賦彩”最早作為中國人物畫的品評標準,由于其自身的兼容性和發展性逐漸成為中國畫優劣的評判準則和創作方法。在當代國產動畫創作中,應注重探尋對傳統畫學理論的移植,利用傳統畫學理論的包容性,與此同時,還需注重對傳統畫學理論的揚棄,使其核心思想可以應用到動畫創作中并激發其可能性與創造性。以國產動畫《大魚海棠》為例,其融合了《逍遙游》《山海經》《搜神記》等傳統美學思想,作品中所表現的角色形象均可從傳統文學中尋得原型,作品表現的萬物運行規律正是對莊子的美學理論進行移植與再現。
(二)把握中國色彩觀念運用的傳承性與革新性。色彩作為影視藝術的重要表現語言,對美術片的呈現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色彩觀念是中國人以特有的視角去看待色彩構成,極具本土的人文特色。在國產動畫創作中,人物表現出的情緒不同或不同角色之間的色彩不同,其象征性也往往不同。在對中國色彩觀念的傳承上,在把握古人的色彩觀同時,也應該賦予時代的新風尚。《哪吒之魔童降世》飲譽中外,主角哪吒與敖丙角色設計中的色彩運用正是中國傳統色彩觀念的體現。作品中哪吒的角色以赤色、黃色為主,體現了“火”的概念,而敖丙作為東海三太子的形象,則以藍色、白色為主,以此體現“水”的概念,水火相克鋪陳了二者在日后相爭的命運。與此同時,暖色在傳統觀念上是正義之色,冷色則為邪魅之色,在劇情中,哪吒是“魔丸”轉世,敖丙是“靈珠”轉世,其配色卻一改傳統,哪吒運用暖色,敖丙運用冷色,在色彩的取舍方面體現了對傳統色彩觀的繼承與革新。
(三)思考中國經典文化嬗揚的人文性與當代性。《夾子救鹿》取材于中國佛教經典故事中的“舍身救鹿”,贊揚的是舍己為人的奉獻精神,體現了中國文化中獨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在國產動畫創作中,對于動畫內容與主題的思想性的開發與人文性的構建引人深思。贏得眾人矚目的動畫《大圣歸來》,其題材取之于中國傳統文化經典之作《西游記》,其作品核心彰顯的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思想內涵,同時,該作品結合好萊塢式的英雄主義情節結構,為中國經典文化注入了當代性的思考,為國產動畫走向國際視野立下大纛。
四、結語
“隨類賦彩”作為謝赫“六法”之一,自古就有“六法精論,萬古不移”⑥的至高地位。本文通過對“隨類賦彩”在美術片《夾子救鹿》中的應用,為國產動畫創作提供新的研究視角。在當代國產動畫創作中,應當注重對傳統畫學理論、傳統色彩觀和中國經典文化的吸收與借鑒,將其內化到作品的動畫語言、動畫形象、動畫意蘊之中。
注釋:
①張章:《說文解字·下》,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年,第596頁。
②陳韻鸚:《中國經典一本通》,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379頁。
③傅正義:《影視剪輯編輯藝術》,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7年,第325頁。
④王六一:《征途·走向百年的中國動畫·卷3》,北京:三辰影庫音像出版社,2012年,第187頁。
⑤王世朝:《中國古代主流文學思想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85頁。
⑥傅慧敏:《中國古代繪畫理論解讀》,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年,第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