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手交易軟件是當代二手交易的主要載體。在當前蓬勃發展的二手交易市場中,軟件的功能是用戶的能否快捷迅速展示、獲取二手物品信息的核心手段,同時本文試分析相關軟件。
關鍵詞:交易軟件? 信息獲取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二手市場離人們越來越近。以前的距離主要是物理距離導致的時間、交通成本,還有技術、成色的鑒別技術門檻。特別是近幾年共享經濟的新興,隨著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觸角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會發現:并非全新的產品也能滿足絕大部分的需求,價格上又足夠低。與此同時全球危機的增多和收入差距的擴大都是不可逆轉的社會矛盾。使消費者對所有權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轉變,而這種理念上的變化帶來了兩重效果:一是節約成本,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人們借助非全新資產少花錢多辦事;二是開啟財源,物品所有者可以利用閑置的資產掙錢,如Airbnb。居民消費價值觀念的變化則體現在年輕一代人的心目中,借助網絡而出現的借用、租賃和共享模式成為主導,不需要買報紙就能瀏覽新聞;不需要買CD就能享受到音樂。
淘寶二手平臺用戶調研報告顯示,98%以上的人都有閑置物品;百姓網數據分析2015年二手市場信息增長量達200%;中國電商研究中心數據顯示,趕集網上每天有幾十萬條與二手物品交易相關的帖子。據易觀發布的《2018年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專題分析》顯示,閑魚24-30歲人群占比達到43.3%,中高消費能力以上的人群占比達到52.4%。二手交易人群年輕化及較高消費能力,說明當下新一代消費者分享出售閑置物品的習慣和物品的分享消費觀念正在逐步養成。
在現有二手交易平臺中,咸魚和轉轉無疑是擁躉最多的兩個。以下試對這兩個平臺做個簡單的對比。
從軟件功能來看,二者是極為相似的。賣家發布商品信息,買家看到商品信息,選擇購買。不同的是,閑魚發布的商品包含售賣、拍賣及不開價的,而轉轉只能發布售賣的商品。
從用戶畫像來看:閑魚需要是淘寶或支付寶用戶,轉轉需要通過微信登錄認證。
CBNData《2017閑魚90后分線經濟報告》統計,閑魚上90后群體居多,而且不僅群體數量龐大,而且互動更為頻繁,比所有用戶平均互動高出20%,是閑魚平臺上的互動主力軍,其中95后的表現尤為突出。年齡層集中在20~30歲左右,其中女性人群比男性人群偏多。
90后們在閑置交易中會花費較長的時間了解商品的相關信息,“貨比三家”的消費意識十分常見。數據也顯示,90后用戶從互動到購買平均花費53分鐘,來往次數高達15次,這兩個數據在閑魚平臺各年齡段用戶中均是首位。根據百度指數數據,轉轉的用戶年齡層集中在20~39歲,男性偏多,其交流頻率和獲取信息的欲望略弱于咸魚用戶。
從公布商品流程來看:閑魚較轉而言多了“從淘寶一鍵轉賣”和“查看淘寶原款商品”功能,這是發揮阿里大平臺的一大優勢,不僅從淘寶實現引流電商客戶到二手平臺,而且方便用戶對比獲取全新物品的詳細信息,方便對比,避免賣家虛假陳述。用戶選擇“從淘寶一鍵轉賣”之后,還可以直接將在淘寶購買到的物品轉到閑魚售賣,省去了繁瑣的填寫物品信息的環節,快捷便利。
從產品結構看,兩者大體的結構基本相同,圍繞“首頁—分類—發布—消息—我的”邏輯結構展開。就“分類”項目來說,閑魚是“魚塘”,而轉轉是分類。
不同點:閑魚:首頁內容比較豐富,包括:拍賣,精選,租房,技能分享。還有獨立的興趣社區魚塘,類似基于個人興趣的二手交易小組。閑魚還加入了更加生動的元素,例如,閑魚FANMILY的漫畫,壁紙,有利于宣傳品牌。同時,也與公益結合,鼓勵社區免費捐贈,平衡社區物品賣價過高的情況。在“我的魚貝”上,設置用魚貝分和芝麻分上首頁專題,和降價速買的玩法,鼓勵用戶收集魚貝和提高芝麻信用。 “發布”上不僅是發布物品,還設置了技能、出租房屋。
轉轉:在首頁將“優品手機”“母嬰”“海外精選”的分類單獨拿出展示,可能是這三個口引流比較大。首頁社交的元素有“轉轉圈”,微信好友發布的物品更新顯示,其中也有最新更新發布的、賣出的動態。這一點是利用騰訊大平臺的優勢,仿照阿里的引流。但是缺乏淘寶的原寶貝信息,獲取信息上相對沒有那么便利。
二手物品交易的時候,需要更好地解決以下問題:第一,快遞費用問題。賣家不想包郵,而買家本著想省錢的心理更不想出郵費物品太大。如書柜等家具,物流問題不好解決,導致交易成本偏高;第二,信任問題。買賣雙方互相懷疑,難以互相取信。有數據顯示,二手交易平臺中買賣雙方交流的主要目的依次是物品的相關細節信息,買賣雙方的信用問題,交易的價格問題。信用問題的主要程度甚至高于交易價格。第三,閑置物品損耗程度,難以估價的問題。這就涉及到物品的全新狀態的相關信息,以及賣家的陳述瑕疵與買家的心理預期的差距。咸魚在這個地方由于有淘寶加持,相對轉轉便利一些。
面對二手交易的以上難題,咸魚想出的策略是重新重視“社區”。
在閑魚里,一個個社區被稱為“魚塘”,魚塘的管理者被稱為“塘主”。“社區”分為實體和虛擬兩種模式。一種基于于以小區、公司等場所為核心的實體社區;另一種是以興趣形成的閑置交易圈子,比如華為相關的魚塘,蘋果產品魚塘等。塘主經營這個圈子,普通用戶也就是“漁民”可以向塘主支付服務費用來要求置頂自己發布的閑置物品,一來是獎勵塘主機制,二來促進交易。同時,為保證賣家發布商品的質量的真實性,閑魚引入了芝麻信用分和實人認證。
在轉轉里,同時增設芝麻信用分、平臺驗證服務,盡力保證質量的真實性。用微信作為入口和動態顯示微信朋友圈買賣情況,擴大產品被熟人圈子關注以及購買的機率。轉轉設立包郵專區,結合自身的速運的服務,協調買賣雙方解決包郵的問題。除了可在APP購買,同時也可在朋友圈直接掃碼購買其它朋友發布的閑置物品。建立轉轉圈,通過轉轉問答等,幫助有共同興趣的人建立社交關系,有助于活躍用戶,提高用戶留存率。
很明顯,這兩種軟件的使用大大便利了二手物品的交易,據Mobdata發布的《2018二手電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經過6年時間,二手電商年交易額從2013年的607.8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9646億元,增長超過15倍,預計2020年交易額將達到12539.7億元。
當前二手電商移動端流量已被互聯網巨頭旗下的產品掌控,綜合性二手交易平臺需要在用戶流量、征信體系、交易擔保、物流等環節有較大優勢,所以創業企業異軍突起的機會越來越少。
作者簡介
趙培堯,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