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鈺婷 曲振通
摘要:為滿足未來學院院級、省級、國家級在線開放課程教學資源建設需要,滿足學院各級教師教學能力比賽、微課比賽需要,滿足教師數字教學媒體資源制作與教學能力培訓需要,本文以實際項目為例,研究智能化實踐教學空間設計。
關鍵詞:智能化? 實踐教學空間? 設計
一、項目總體要求
本項目位于張家港市沙洲職業工學院圖書館10層,面積約900平方米,基地建設目標達到省內甚至國內領先水平,具有科技感、未來感和豐富互動體驗的數字媒體教學和資源制作中心,主要滿足學院信息化多樣教學模式和科技創新成果體驗與展示需求,包括在線開放課程開發建設,教學媒體資源制作,教師教學比賽和培訓,對當下前沿科技創新成果產品信息與學院師生自主開發制作科技產品進行介紹展示,與其他院校企業進行交流展示學習的功能。綜上基地需要設置以下功能區:
設計制作要求:
1.風格要求:整體設計理念新穎,效果應體現清新明快的現代氣息,采用國際通識的設計語言,有現代教育的人文思考,對設計細節有準確把控,充分考慮各空間中的比例尺度,人與人、人與物的存在關系并提出合理布置方案,色彩、造型、元素等的應用符合大學生青春、夢想特點,契合科技、未來、創新的空間主體,語言統一協調,風格整體,避免怪誕夸張技術流。
2.功能要求:滿足信息化教學實施,數字媒體資源制作,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的使用要求,根據現代信息技術與信息化教學模式的融合特點并配置相應教學儀器設備;滿足信息技術、產品體驗、展示互動交流學習功能。
3.設備家具:根據各空間功能需要配置合理教學設備儀器(注:媒體設備另行采購,方案設計只提供設備數據型號),家具選用考慮不同使用需求特點采用不同功能造型,樣式符合整體風格特點,并考慮強弱電點位。
4.使用管理:基地采用開放式分區管理,公共區域開放使用,功能區獨立預約使用,保證場地內各項活動獨立安靜無相互干擾,動靜結合統籌管理,設置總門禁與分門禁,權限管理,保證教學與其他活動良好運行。
5.安全經濟:空間滿足消防要求,選用新型環保材料,性價比高,制作工藝精良,建議采用模數設計,便于清潔、維護和調整更換翻新。
二、教與學創新實訓體驗展示基地功能布局及文化定位要求
要充分吸取當今展示展覽先進成熟的理念與經驗,突出教與學創新基地的特點、特色,融知識性、科技性、趣味性、互動性為一體,打造獨具特色、功能豐富的實訓基地。以下為分區功能要求:
(一)智慧教室
智慧教室(1)、用于信息化教學分組教學形式、能夠滿足分組討論、發布任務、提交作業、資源共享等功能。
智慧教室(2)、滿足,布置分組教學和普通班授課、培訓教學的功能,符合信息化教學所需的電子互動、傳輸、演示功能要求。
智慧教室(3、4)、滿足師生微課、信息化教學比賽、教學資源制作等的視頻拍攝制作需要,符合專業視頻錄制環境和設備布置要求。
以上各空間考慮不同人數使用效果,靈活多樣布置,處理好聲像監錄拍攝,遠中近、特寫、跟錄等多樣方式拍攝。布光均勻柔和,有適宜視頻拍攝的色溫和照度,角度朝向避免逆光、眩光、頻閃等問題。音效做好吸音隔音處理,有利于聲音傳播的空間比和傳聲處理設計。
(二)音像采集制作
滿足師生微課、信息化教學比賽、教學資源制作等的音視頻采集制作需要,符合專業音視頻錄制環境和設備布置要求。
錄音室考慮1~2人錄音使用,容積、尺寸比例、混響時間、頻率特性等設計合理,對錄音室的噪聲標準,音質設計進行嚴格控制;吸聲材料、吸聲結構的選用和布置合理,可適應不同語言錄制需求。
影像錄播室,除專業影像錄制方式所需布置外,對場景變化、燈光使用需求等做專業處理,音控要求同上。
錄播控制室。布置監控教學過程,剪輯交流討論及后期剪輯制作功能。
(三)雙創主題室
布置普通閱讀、電子閱讀信息資料查詢檢索功能。布置VR、AR、MR技術展示體驗等前沿技術及科技產品概念的展示和互動體驗功能。
空間設計著眼未來休閑、工作、學習方式的改變,如無感閱讀等感知方式。
(四)門廳、過道公共空間、休閑交流區
布置休閑交流、教學過程錄制,總體空間全覽功能,在過道中庭等公共區域內布置主題文化展示、信息資源交互、信息產品展示。
(五)VI設計制作
(1)結合沙洲職業工學院整體形像及本基地建設特點理念,進行完整獨立形象設計,建立品牌概念,包括LOGO、字體、標牌、日常應用及室內應用設計,適于后續的品牌形象開發延申應用,便于日常活動使用、虛實展示應用,考慮設計中的示能、意符傳遞效應,注重設計符號元素應用的映射和反饋,屬性清晰。
(2)基本要素系統
標志、標準字體、標準色(色彩計劃)、輔助圖形、專用印刷字體設定、基本要素組合規范、禁止要素組合規定。
三、平面圖
四、結語
建設一個達到省內甚至國內領先水平,具有科技感、未來感和豐富互動體驗的智能化制作中心,不僅滿足數字媒體資源制作需要,也能滿足教師教學能力培訓需要,可謂一舉多得。
課題
2020年江蘇省普通高校本專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