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斌 陸挺
摘要:本文章主要以大數據時代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策略做客觀闡述,充分結合當前網絡的運行現狀,對大數據時代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給出相應的防治策略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網絡信息? 安全? 防治策略
前言
伴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傳統產業數字化的轉型,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人類社會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時代為人們的生活生產帶來便捷和便利的同時,也會產生各種危機和威脅。信息安全不僅涉及個人隱私問題,也會涉及社會經濟安全、社會文化安全,乃至可能存在對國家政治安全的危害,因此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我國應當充分重視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
針對大數據時代和計算機網絡信息特點,相關人員應當及時制定合理的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方案,大力發展網絡技術和相關產業,推進我國現代化信息建設。
1 大數據時代
1.1 大數據的含義
大數據時代中的大數據主要指內容龐大的信息數據體系,經歷了“被動-主動-自動”三個階段的發展,導致人類數據總量的急速膨脹。真正意義上的大數據,本質便是在大量數據信息中提取重要信息,大數據既是指物理世界到數字世界的映射和提煉,通過發現其中的數據特征,從而做出提升效率的決策行為;大數據也是通過獲取、存儲、分析,從大容量數據中發掘價值的一種全新的技術架構。
1.2 大數據時代的特點
大數據時代是一個數據驅動的時代,數據信息傳遞呈現多樣化、靈活性,對信息來源與渠道的監管帶來了新難題。
大數據時代是一個領域交叉的時代,行業間邊界被打破,數據信息呈多方位性滲透,信息權限弱化,導致缺失權限界定或權限混亂。
大數據時代是一個萬物互聯與融合的時代,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帶來便利便捷的同時,也帶來對個人信息安全的巨大威脅,對政府信息安全的威脅。
大數據的4V(volume容量、variety多樣性、velocity速度和veracity準確性)使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安全防護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復雜性、交織性、動態性和綜合性。目前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是國內學者關注的焦點,且在整個信息安全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中介與橋梁作用,以政府為主體的信息共享和數據開放行為對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安全亦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政府信息安全類研究以政府為主要對象,研究大數據時代的政府數據開放、共享與信息安全保護問題。
2 網絡信息安全潛在危險
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的影響,目前網絡信息安全潛在的主要危害來源有以下幾點:
2.1網絡自生缺陷
計算機網絡的共享性和開放性使網絡信息安全存在先天不足,在網絡使用時,其使用的TCP/IP協議簇缺乏安全機制,造成網絡系統運行期間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問題。
2.2黑客攻擊
黑客伴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發展而產生成長,黑客攻擊對網絡信息安全有較大的影響,網絡黑客爆光個人隱私、破壞文件和數據,對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恐慌;黑客網絡攻擊,使正常業務中斷,造成社會經濟的損失;黑客竊取情報,破壞軍事系統,危害國家安全。
2.3網絡病毒
網絡病毒是編程人員人為編寫的一段計算機代碼程序,網絡病毒有傳染性,隱蔽性,潛伏性,可激發性,破壞性等特點,其危害主要是使得電腦運行緩慢,消耗計算機資源,破壞硬盤和數據,竊取隱私賬號。
2.4 網絡混亂
計算機網絡系統的訪問權限一般由管理員來控制,隨著大數據時代信息互訪交互的增多,信息訪問權限出現混亂的情況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是權限不斷弱化,出現無邊界的權限界定。數據的泄露會給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員提供機會,致使網絡出現了一些不安全的因素。
2.5 智能終端設備危險化
近年來,智能終端設備在社會中的占有率不斷上升,在大數據時代,萬物互聯,智能終端是互聯的節點。現在智能終端設備中存儲了大量的個人信息和設備信息,智能設備終端設備也是信息泄露的重災區。
2.6 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很多企業、機構和個人的網站和系統都疏于安全管理,網絡信息系統的日常維護與保養沒有規范,當網絡信息系統收到威脅時很容易收到侵害,給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用戶的隱私安全帶來了損失。
3 網絡信息安全防治策略
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防治策略應從政策、管理及技術等多方面來考慮。
3.1法律法規保護
在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傳輸和存放、數據的采集和分析過程中,國家信息、個人信息都存在被泄露的危險,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的不斷成熟,迫切需要制定維護信息安全的標準體系,加強法律約束有利于保障信息安全和網絡空間安全。
國家、政府等多方的統籌合作,明確市場主體大數據的權限及范圍,界定資源的使用權和所有權,加大管理和懲罰力度。
提升公民的守法意識,來加強對信息安全的保護,防止人工智能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可能產生更多信息泛濫的危害。
3.2加強安全管理
大數據時代,個人、企業或政府機構都是數據海洋的信息的創造者和使有者,信息安全防治是一項長期任務,其核心工作是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其主要內容包括信息安全風險管理、設備的安全管理、信息的安全管理和運行的安全管理。
目前我國一些企業忽視了網絡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針對此種情況,我國應當給予高度重視,對相關企業加強約束工作,相關管理機構對企業相關人員做安全培訓,并做定期考核,確保網絡信息穩定性和安全性。
3.3注重安全技術
3.3.1防火墻應用
防火墻是網絡信息安全最基礎的防護措施,運用防火墻可有效的隔離了網絡內部和網絡外部,可有效抵擋一定的黑客攻擊和網絡病毒入侵,還通過防火墻的策略對網絡內部之間做有效隔離,以確保網絡內部更安全。
3.3.2防病毒技術的應用
運用防病毒技術可有效保證網絡信息安全,相關人員借助殺毒系統可以發現計算機內部病毒,及時殺毒可有效降低病毒侵襲的問題。為了確保殺毒系統的時效性和有效性,相關人員要及時對殺毒系統進行升級,提升網絡系統的安全等級。
3.3.3 提升信息防護系統
隨著網絡規模和復雜性的不斷增加,傳統網絡邊界逐漸變得模糊或者消失,信息安全防護從靜態防護已經轉變為動態防護,下一代防火墻具備強大的模塊間安全協同能力和威脅情報聚合能力,使用虛擬化可輕松獨立地部署既綜合又復雜的安全基礎設施,新系統新設備的使用是提升信息防護的有效手段。
4 結語
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大數據已經被賦予多重戰略含義,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的工作不容忽視,這不僅涉及到個人信息安全,也關乎社會、經濟、國家政治的安全。在大數據時代,我們應該更注重網絡信息安全,在萬物互聯、人工智能、數據驅動的科技化信息化浪潮中一起共享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和驚喜。
參考文獻
[1]楊啟飛.大數據時代國內信息安全研究:現狀、趨勢與反思[J/OL].情報科學.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2.1264.G2.20200521.1535.038.html
[2]王世偉.論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的新特點與新要求[J].圖書情報工作,2016,60(6):66.
[3]翟大昆.大數據時代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分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31(24):137-138.
[4]謝世春,陳露,李繼揚.大數據時代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19):178-179.
[5]陳形.大數據時代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19(10):153.
[6]王春林.大數據時代的計算機網絡安全及防范措施探析[J].信息記錄材料,2019,20(0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