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燕

摘要:信息技術的應用為現代化社會增添了很多的便利,這種便利不僅體現在商業中,更體現在教育事業的發展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需要這種教育的便利,因此,針對如何應用信息技術為小學數學課堂提供教育優勢,繼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化課堂的低效為有效、高效這一問題,本文展開了相關的策略論述,其中不足之處,還望同仁修正。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教學方法
本文主要是以中高年級的小學數學教學作為探討對象,通過分析當前的課程改革形勢,以及素質教育的改革理念,而嘗試開辟出一條信息化的數學教育之路。無疑,在這一教育新路徑的開發和探索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就顯得尤為迫切。以下我就簡要談一談自己對數學課堂的教學體會,希望對優化小學數學信息技術的教學效率有所幫助。
一、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教學優勢
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先生曾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倍覀兘處煛吧a”的是什么呢?答案就在千千萬萬的學子身上。只有我們培養出更多合格的、多元化的人才,才能建設我們的祖國,才能復興我們的民族,才能實現我們的中國夢。而信息技術在這一教育的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比如,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微課視頻教學、多媒體教學技術以及微課大數據、教育云等概念相繼提出并應用,它們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方面發揮著無可替代的效果。它主要是以計算機為核心,將文字、圖形、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媒介綜合起來進行輔助教學的計算機教學程序,另外隨著移動智能手機涌入,一些基于信息技術而傳遞家校教育信息的軟件平臺,如微信、微博以及QQ等,也開始普及并應用,它們讓家庭和學校的教育聯系在一起,更好地服務于基礎教育改革,為數學教學送來了福音。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當懂得如何正確利用。
二、信息技術支持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一)改變枯燥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點燃中高年級段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對此《數學課程標準》中曾明確提出: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以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數學知識。所以說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顯然與當代教育理念格格不入,改革并創新數學課堂教學之法,是新的教育趨勢。
比如,在教學指導中通過運用多媒體手段開展教學活動,一些過去只能通過思維、表象和想象領會的數學內容,如數學“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半徑”“周長”“面積”等,就可以直觀地表示和處理,也或許只有在這樣的生動、具體、形象化教學情境下,學生才可以將數學的現實情境和虛擬情境在大腦中得以構建,現代信息技術強大的認知工具作用,無疑將極大地影響數學課程的發展,合理地利用這些教學的優勢,數學思維創新之花才能綻放在課堂上。
(二)引入信息技術,化解重難點教學問題
通過引入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可以化抽象為具體,變靜態為動態,將復雜變簡化,易于學生理解和思考,繼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難點和重點的教學效率。比如,在數學思考和探究中應用題的解析問題一直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點,難就難在學生無法從眾多的文字信息中擇取自己認為有價值的內容,構建出數學計算的算式,而很多學生幾乎是一旦列出數學計算式,剩余的計算問題就不再是問題。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題目含義,從文字信息中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繼而構建等式關系,我們可以結合信息化多媒體教學方法。如在教學“兩車相遇問題”時,我們可以首先繪制出一條直線,用來表示兩車相聚的路程,然后甲車從A點出發,乙車從B點出發,相對而行,分別標記處他們的行駛速度,用動畫演示兩車相對行駛的過程,然后提出問題,“兩車經過多少時間之后會相遇?”由此,學生就會明白兩車相遇類問題存在的時間、距離和路程關系,從而求解出相應的未知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幾乎不需要講多少語言,學生通過簡單的動畫就可以一目了然,品嘗到成功解析題目的快樂。
(三)布置數學作業,強調家校合作與聯系
布置數學練習作業,也是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效率,鞏固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方法。對此,我們可以通過利用信息化的教育技術,拓展網絡軟件溝通平臺,在微信群、QQ群和微博等及時與學生的家庭方面取得聯系,用以檢驗和監督學生是否在課后有效地完成作業,如此,家校之間和諧互動,則教學質量蒸蒸日上。
三、結語
小學生的學習方式特殊,注意力容易渙散,無法長時間地集中在數學課堂上,另外,在思考一些復雜推理和概念性的問題時,不易突破思維的僵化模式?;诖?,我認為,我們可以積極引入信息技術教學優勢,開發多樣化、科學化的數字教學平臺,化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繼而有效地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