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埡峰
摘要:新聞編輯作為參與新聞傳播工作的新聞單位的主體,在新聞報道的組織和計劃,新聞信息載體的設計,新聞信息的顯示和整合以及對新聞的檢查和糾正中起著重要作用。新聞編輯人員的素質水平直接影響新聞作品的質量。提高新聞編輯的基本素質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本文根據區縣電視新聞工作的現狀,簡要分析了區縣電視新聞編輯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以提高新聞工作水平。
關鍵詞:區縣;電視新聞編輯;基本素質
電視新聞編輯人員以電視新聞材料和新聞手稿為基礎,通過計劃,組織,優化,組合等綜合心理工作,獲得新聞整合,并通過電視傳播給受眾。新聞編輯的素質對新聞節目的質量有重要影響。在信息時代,新聞編輯人員的競爭非常激烈。為了使任何媒體都立于不敗之地,它必須擁有一支具有道德和正直精神的新聞團隊。由于地域,人員和設備的限制,區縣電視臺的新聞編輯工作具有一定的個性。通過在區縣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中的多年實踐,我深刻認識到,成為一名優秀的區縣電視臺新聞編輯應具備以下基本素質。
一、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進入21世紀,隨著社會文化和信息交流的迅猛發展和變化,社會變革的步伐不斷加快,新事物不斷涌現,新思想不斷涌現,社會信息量迅速增加。在新時代,電視媒體競爭非常激烈,新聞傳播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因此,電視新聞編輯人員還應該從過去的簡單“控制感”改進為以觀眾為中心的“指導”,并以高質量和高標準來編輯和分發新聞。只有這樣,電視新聞編輯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更有效地發揮“把關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因此,如何重新認識新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功能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這就要求電視新聞編輯者不僅要具有新聞專業知識,還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
強烈的政治敏感性不僅是電視新聞編輯的前提,也是電視新聞編輯的主要條件因為電視與其他主流媒體一樣既是黨的“喉舌”,又是黨與政府之間接受公眾的“橋梁”。如果新聞編輯的政治責任不強,將導致新聞思想控制不力,不僅不能達到理想的宣傳效果,而且還會引起受眾的負面影響和誤導。在電視新聞節目中,政治錯誤是最大的錯誤。一些新聞稿要求我們在編輯過程中嚴格控制政治。我們不得發布違反政策并影響團結的內容。長期以來,在編輯和制作過程中,只要我覺得稿件有問題,我總是會立即與記者聯系討論修訂,絕不讓錯誤的評論和內容播出。因此,作為電視新聞編輯,加強思想修養和政治敏感性非常重要。
二、要有較強的創新意識
從某種意義上說,電視新聞編輯的生命線是創新意識。一般說來,區縣電視節目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問題,即報告內容更加動態,影響力和深度都較小。表面新聞報道更多,而關于現實和生活的新聞報道則更少;更多反映了群眾實踐,而草根報道卻更少。因此,新聞編輯應以自己的創新意識來對待這些報道,并產生思想上、層次上和深度上的新聞節目。就像每年舉行盱兩會”新聞一樣,拍攝鏡頭可以聚焦在會議廳內或會議廳外,以適應各種行業的變革。在討論該區縣各行業的良好發展時,這樣就解決了會議的現象報告是圍繞人的現象。
三、要有熟練的業務能力
電視是最生動的視聽藝術。它主要基于“視覺”,并同時結合了視覺和聽覺。與報紙和廣播媒體相比,電視的最大特點是圖像的可視性。
因此,新聞編輯應具有多種業務能力。區縣電視臺人力資源短缺。大多數編輯具有多種功能:
首先,在組織和協調工作中,新聞編輯不僅要處理社會的各個方面和系統的各個方面,還必須參與新聞的計劃,組織和安排。包括設置專欄,制定計劃,計劃采訪,組織拍攝新聞,動員觀眾討論熱點問題等。同時,必須與記者和通訊員建立魚與水的關系,以幫助他們思考,再思考。
其次,電視新聞編輯僅具有寫作的基本知識和判斷新聞價值的能力是不夠的他們還應該能夠使用拍攝材料的機器和設備,并掌握某些技能。由于電視編輯人員必須處理圖像,因此,如果他們對電視新聞采訪和拍攝有很好的了解,就不難捕捉到精彩的圖像內容,不難編輯記者的稿件。
最后,掌握整理技巧。電視新聞的編輯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稿件的編輯,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電視評論的修改和節目內容的提示。編輯人員處理他們負責的所有新聞內容。對于某些重要內容,還必須編寫編輯前或編輯后的評論等,但是在某些區縣電視臺中,編輯通常只是列出一線記者的手稿,而不是注意其作用,因此某些程序沒有主線,沒有標語,沒有指導,只是一個簡單的信息1報告。為了處理各種手稿,編輯人員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并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二是拍視頻。他們可以利用各種編輯設備合理地安排和組合新聞攝影資料。他們負責圖片,評論,聲音效果和同時發聲的有機合成,以及字幕和圖形的使用。他們還負責完成審查,以確保每則新聞都符合電視要求。
四、結論
綜上所述,要使區縣電視臺新聞編輯在政治上高度敏感,我們必須首先站在一個較高的位置上,保持清醒的頭腦,撰寫求真務實的文章。其次,深入基層一線,進行調查研究,聽取群眾的聲音,了解當前群眾的思想,了解社會中的熱點和難點。再次,把握群眾關心的問題,充分發揮電視媒體的指導作用,運用黨的政策解惑答疑,使群眾的心靈與大局統一。面對區縣電視臺和受眾文化水平的制約,區縣電視臺新聞編輯要充分利用電視媒體在黨和群眾之間架起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