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峰



“往年正月初六就開工,今年休息的時間長,閑不住了。”倉上鎮黨委協調工廠車間全面消毒后,2月21日周晉萍和9個鄰近的居民將機器和材料搬回了家。
家住白河縣倉上鎮的周晉萍,安康江之南針織加工有限責任公司新冠疫情以來第一個開始生產的人。大家為這種創造性的生產方式取了一個名字,“居家生產”。
周晉萍做毛絨玩具的第一道工序,因為消防安全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在家生產不受影響。2月27日工廠復工,她們“居家生產”的物件開始在車間流轉加工。
“開始復工有110人報名,現在65個工人在廠內生產,10人在家生產,25人照顧孩子上網課,開學后就來。”安康江之南針織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王加洪最近找地方擴建廠房,按150人標準建生產線。
“今年出門打工的人少,人手充足”。王加洪手上21萬只購物袋、25萬只玩具要在5月底完成,之后會將其他小規模工廠未完成的訂單代做。
訂單是社區工廠的生命線,安康匯美思工藝有限公司手握白河縣最多的玩具、箱包、電子產品訂單,總部位于廣州,在白河縣城邊上開設了安康分廠。匯美思將訂單分給安康江之南等10余家白河縣的社區工廠,統一加工、收回,運往上海港,進行出口。
受國內外新冠疫情影響,安康匯美思今年一季度比去年同期訂單減少30%,出口貨物因外國航運不通積壓上海港。為鼓勵企業積極復工復產,白河縣把免租金、水電的政策往后再加一年。
安康匯美思今年拿到100萬只購物袋訂單,受新冠疫情影響,交貨時間縮短。這批訂單在工廠剛建成時加工過,制作程序相對簡單,當時為多招工造勢,開出的計件價格較高。現在為引導工人積極復工,這批訂單按原來的計件價格計算,手快的工人最高每天做130多只,3月份工資能達4500多元。
“2月20日廠里40個工人,3月中旬70人,現在基本滿員生產”。安康匯美思負責人崇傳燕在復工前期為人員不足發愁,求助附近幾個村子的黨支部書記,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前提下,聯系有做工意愿的村民進廠。
每天兩次消毒,每人每天發一個口罩,拉開工位間距……
4月30日,復工后生產的15萬只購物袋從安康運往總部,準備發往美國。
專供出口歐洲的安康益成服裝有限公司從2月13日復工以來,共生產服飾14000余件。周加進是益成公司的裁縫組長,2015年同愛人和孩子一起去深圳工作、上學,自己在車間,愛人跑業務。這幾年他們一家很少回白河,孩子慢慢長大,雖然大城市教育條件優越,但周加進認為孩子可能慢慢會沒了家鄉意識,日后會“水土不服”。2019年他們把孩子送回了白河讀初中,由爺爺奶奶看管。
為了一家人能夠團圓,2月底已在到深圳服飾企業復工的周加進返回白河,3月14日開始在安康益成服裝有限公司工作,“工資少了三分之二,但有得必有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