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東平
摘要:從傳統媒體發展到全媒體,再到如今的融媒體,從我是我、你是你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發展,再到我就是你、你就是我這樣的融媒體大背景下,怎樣提升新聞記者的自身素養,服務于國家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是新時代融媒體記者不可回避的問題。文章將對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如何提升自身素養進行闡述給予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自身素養
融媒體是把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的新型媒體。它脫離傳統媒體的壁壘,創建資源并顧、內容互通、宣傳結合、利益交融,完成信息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收益最大化。由此可知,融媒體完全是全媒體的升級版本。當今融媒體時代的到來,讓新聞記者的工作內容有了很大改變,培養政治素質過硬、業務技術精良、工作作風扎實的記者隊伍顯得尤為重要。
一、提升政治素養“打鐵還需自身硬”
毛澤東同志曾經提出“政治家辦報”,由此可見,新聞工作講政治的重要性。作為融媒體時代的新聞記者,如果沒有過硬的政治素養,怎能以小見大,用新聞故事彰顯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惠民政策呢?
在記者的綜合素質里,政治素養是核心,只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才能寫出有高度有深度的重頭新聞。很多記者把關注點放在新聞事件的訪問內容上,而忽略了政治立場及社會需求。新聞記者需要從多個角度來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始終如一的宣傳黨的主張、路線、方針和政策,反映群眾疾苦,提升新聞記者的理論和思想素養;其次,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關心時事政治,采取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的辦法,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深刻領會精神實質,指導新聞實踐;最后,一定要做媒體的掌控者,不僅要提升信息洞察能力,還要在變化多端的信息中提取有價值的內容,勇敢揭示社會中存在的丑惡現象積極弘揚正能量轍一個思想正確、素養強大的新聞記者。
二、提升業務素養“人間巧藝奪天工”
在新時代背景下,新聞記者的工作形式早己不限于采寫和編輯技能,還需要具備使用全媒體的技能,借助多種渠道揚長避短,強化新聞報道的能力,這就需要記者加強學習,勤加鍛煉,增強本領。
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完成好采訪報道工作,外在關鍵呈現為是否擁有社會活動技能,而內在要求在于洞察事情的內在規律能力有的放矢的探究問題能力和熟練的文字運用能力。在此之外,融媒體背景下的新聞記者需要知曉怎樣把新聞信息順利的傳輸到不同的終端上這不止需要記者熟練了解收集、寫作、編輯、傳播新聞的能力,還需要切實掌握各種渠道的寫作形式、傳播方式、發布途徑,更要知曉不同平臺觀眾的喜好需求,增強互聯網思想,關注傳播平臺和觀眾的互動。拿縣市融媒體中心來說,經過網絡、廣播電視、報刊等多種方式的合并融合,完成多媒體信息的收集,不停充實報道內容,這就對新聞記者提出更高要求。為此,要以“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的干勁,勤練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做到輿論導向正確,新聞宣傳正面為主,采編技巧熟練掌握,成為新聞行業的一名多面手。
三、提升作風素養“修身以正為最美”
1947年,中國共產黨的新聞機構開展反“客里空”運動,這是一場反對虛假報道的自我教育運動,在解放區新聞隊伍中檢查、糾正新聞報道失實現象,維護新聞真實性原則。這是對新聞記者作風建設的最基本要求,“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新聞人為之堅持。
在把握新聞真實生命線的基礎上,新聞記者在作風建設上還應該做到“四心”。忠心,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黨的新聞事業,繼承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兢兢業業、奮發圖強、克己奉公,做好歷史的記錄人,積極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鼓與呼;責任心,要增強新聞事業責任感,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在能力范圍內把工作做到極致,多出精品佳作,搭建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橋梁:戒心,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和規章制度,從思想深處做到“三貼近”,把鏡頭對準基層、對準群眾,不做虛假新聞,不寫有償報道,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職能作用;恒心,“山積而高,澤積而長。”既然選擇做一名新聞記者,不僅要有工作熱情和工作能力,更需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為之努力,找到工作與興趣的結合點,新聞工作值得你為之奮斗一生。
四、結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作為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新聞記者,要明確時代賦予的責任,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升自身政治素養、業務素養及作風素養,在日新月異的發展浪潮下,緊握手中筆,扛起攝像機,為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