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江
摘要:融媒體時代是變革的時代。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新聞作品已經從單一的圖文和音視頻表現形式轉向H5、動漫、AR等多種表達形態融合。在移動化、可視化、社交化的傳播發展趨勢下,融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傳媒生產與受眾互動于一體的融媒體產品應運而生。
關鍵詞:融媒體產品;傳播力;策略方法;
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新聞的傳播方式不斷增多。現階段,利用網絡進行主流新聞的表達和傳播已經成為一種主流模式。融媒體作為新興的一種新聞傳播和表達方式,其通過融合、利用各種媒體編輯和整合新聞,完成新聞的創新發展。很多媒體就利用融媒體對主流新聞進行有效的整合和梳理,有針對性地打造主流新聞,不斷提升主流新聞的質量,加快傳播速度。
一、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新聞產品現狀
融媒體是在社會信息化高度發達的前提下,利用互聯網補足新聞傳播的短板,實現資源整合和利用,通過綜合的整合方式進行主流新聞的改造和完善,從而打造主流爆款新聞,發展成為集時效性、多元性和互動性于一體的新時代新聞傳播方式。目前,對于融媒體的利用還處于尚未成熟的階段,需要進行多方面的改進和整合,但是融媒體對于打造主流新聞有重要的作用,是新聞發展中不可避免的趨勢。當下,融媒體的發展還存在較多的問題。
首先,收集的信息不夠全面,信息的整合、利用技術有待提高,需要不斷完善基本的信息利用和信息傳播形式。其次,在媒體競爭激烈的時代,虛假新聞屢見不鮮,網絡媒體的新聞語言也缺乏專業性和精簡性,信息質量參差不齊,各大媒體的報道同質化現象嚴重。
二、試論融媒體產品的傳播力塑造
1.用戶導向:新聞產品的策劃離不開用戶思維
互聯網+時代下,用戶的意義不容忽視。因此,新聞宣傳一定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以此來吸引更多的用戶,讓用戶群呈現出多樣化,進而達到理想的傳播效果。基于此,主流媒體對重大主題報道進行策劃的過程中,開始重點考慮用戶的想法,而不再單純地考慮自己應該如何做。基于受眾思維和用戶體驗,涌現出大量走心的策劃報道和融媒體產品。
比如,“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之際,新華社制作了沙畫視頻《詩詞中的“一帶一路”》,基于沙畫創作實現了“一帶一路”同詩歌的結合,并立足于文化角度向用戶介紹“一帶一路”,以此來幫助他們深入了解“一帶一路”。
2.強化內容生產,突出互動性
生命在于運動,傳播在于互動。互動是傳播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傳播互動性越強,用戶的參與度越高,越能夠提升受眾對媒介的滿意度。因此,在融媒體產品的內容生產上,要充分考慮用戶體驗,從用戶思維出發,引導用戶與用戶、用戶與產品之間積極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實現用戶對產品的認同感,提高傳播的到達率和實效性。
新華社微信公眾號一條《剛剛,沙特王儲被廢了》的標題新聞,對網友評論9個字用了3個編輯等質疑,小編回復時而霸氣側漏,時而賣萌,引發一場圍觀熱潮,光是單條評論點贊就很多10萬+,也讓“剛剛體”成了網絡流行語,至今不衰。
人民日報客戶端為紀念建軍90周年,聯合騰訊天天P圖推出的《快看吶!這是我的軍裝照》H5,是互動“爆款”中的典型案例。通過H5引導用戶上傳照片,生成不同年代的軍裝照,讓用戶參與到建軍節互動中,了解我軍發展歷程。用戶還可將軍裝照分享轉發,在上傳處理分享環節中,用戶廣泛參與,共同完成整個傳播過程,創下單個新聞作品傳播次數的歷史記錄。
在互動過程中,增強產品娛樂性是融媒體產品能贏得用戶的重要方式。游戲體驗型的傳媒產品是通過營造一種游戲化場景,激發用戶對產品的興趣,提高產品的點擊率。由江西日報社推出的互動小游戲《中國,跳一跳》,用動漫人物跳一跳的形式,讓用戶在游戲中“跳”出政府工作報告重點,“跳”出百姓關注焦點,嚴肅的時政新聞傳播中游戲體驗頻頻成為亮點。
3.打造全息產品,延伸用戶感官
在麥克盧漢看來,一切媒介都是人的感官的延伸,書是眼睛的延伸,收音機是聽覺的延伸,電視是視覺和聽覺的延伸,而電子媒介則是“人類中樞系統的延伸”。當下,各種新媒介和新技術的產生源源不斷地刺激人的感官,特別是vR、AR、MR等技術更是給用戶提供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360度的拍攝場景將用戶所有感官的延伸都聚合在了一起,可以說,在融媒體時代萬物皆媒,不僅媒介是人的延伸,人也可以是媒介的延伸。
例如,新華網媒體創意工廠推出的《全息交互看報告》,利用MR智能演播廳構建與之相匹配的現實場景,并通過精選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關鍵數據,打造時空轉換的效果,在兩分鐘的視頻中將百姓生活、城鄉風貌、經濟發展等場景在MR智能演播廳中還原,通過微小變化透視國家發展,從百姓的基層視角觀察全國兩會工作報告的宏觀數據。
三、結論
實際上,新聞爆款產品的創新,是在提高融合、用戶以及市場意識的基礎上產生的,只有這樣,才能夠全面促進新聞傳播創新,確保主流媒體的新聞報道達到理想的傳播效果,從而可以使主流媒體在媒體融合的新形勢下獲得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