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虎
摘要: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獲取資訊的途徑發生了變化,這對傳統媒體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h區級融合媒體新聞報道接下來的路要如何走,是當前我們要考慮的問題。本文對縣區級融合媒體新聞報道進行了探討,分析出縣區級融合媒體新聞報道策劃的優化路徑,對相關人員新聞報道的重點進行了研究,以期對縣區級融合新聞報道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融媒體;縣區級電視臺;新聞報道;優化策劃;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的娛樂方式和獲取資訊的途徑,對傳統媒體來說,既是沖擊,也是機遇。縣區級的電視臺存在著資源少、規模小、結構單一、人才缺失等問題,在新媒體時代難以生存。并且相對于國家級媒體和省級媒體來說,縣區級媒體融合的經驗較少,時間較短,在新媒體時代生存和發展受到了更大的阻礙。針對這種情況,縣區級電視臺的領導必須要意識到縣區級媒體融合的必要性,針對現目前的縣區級媒體情況做出相應的對策,促進縣區級媒體健康發展。
一、縣區級融媒體新聞報道的現狀和問題
1.縣區級電視臺受眾面狹窄
縣區級電視臺主要服務于縣區的人民,新聞選題的地點局限在縣區內,縣區中的人們農民占比較多,新聞事件的采訪和報道也基于百姓的生活和工作。由于縣區級電視臺緊靠人民群眾,對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能夠及時獲得一手消息并報道,這是縣區級電視臺媒體融合發展的優勢,同時也是縣區級電視臺未來發展的一大阻礙??h區級電視臺的采訪權限受阻,處于“四級辦”的最后一層,縣區級電視臺能采訪到的和報道的人們局限于城市和農村的群眾。
2.縣區級電視臺缺乏資金、設備和專業人才
縣區級電視臺的發展是在縣區級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進行的,縣區級經濟落后,導致縣區級電視臺的資金和技術投入不足,縣區級電視臺的發展受到阻礙。另外,縣區級的資金投入不足就對縣區級電視臺工作人員的薪資無法保障,晉升機會少,專業素質良好的人才更愿意往高處走,謀求更高的薪資,縣區級電視臺因此留不住人才。大量優秀人才的流失,對留下來工作的新聞記者和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也有所影響,新聞記者和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降低,綜合素質不高,沒有學習新的報道方式,仍在沿用老舊的報道方式,對新聞報道的質量無法保證。很多縣區級的新聞報道記者都是為了完成上級分配的任務而工作,缺乏專業素養,這已經是縣區級電視臺普遍存在的問題。
3.縣區級電視臺的融合效果不佳
在現如今,新媒體快速發展,電視文化從原本的單項灌輸轉變為開始重視觀眾的需求,做出觀眾想看的新聞形式,吸引觀眾來收看,是如今縣區級應當改革的重點。新媒體的出現,改變著電視臺的傳播方式,也讓大眾選擇的范圍更加廣泛。
在新媒體的背景下,多種視聽平臺的出現增加了觀眾的選擇范圍,對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意識到改變自身的傳播方式和運營方式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縣區級電視臺自身的經濟和技術方面存在較大的阻礙,即使縣區級電視臺能拓展新的渠道播放自己的節目,但是觀眾也會因為電視臺的節目形式不新穎而去選擇更加有時效性和美感的新聞節目。
二、優化縣區級融媒體新聞報道的策略
1.抓住新聞報道的重點
縣區級電視臺的新聞報道都有一個比較固定的模式,長期以往,觀眾會感到審美疲勞,降低觀眾的觀看興趣Ⅲ。基于這種情況,縣區級電視臺對新聞報道模式的創新勢在必行。在播報時政內容時,也要將觀眾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少講空話套話,對人們的生活做出實在的分析報道,讓觀眾在短時間內獲取市政要點。
2.增加民生內容
縣區級電視臺是縣區農民獲取資訊的重要途徑,縣區級電視臺應該立足于為農民服務的基礎上,增加民生內容,關心“三農”問題。在報道中貼近實際,對“三農”問題不能僅僅停留在說說而已上,要實質性地解決農民的問題。站在農民的角度去思考和報道新聞,幫助縣區的農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加新聞報道的活力與生機,是縣區級電視臺新聞報道長久發展的生命源泉。
3.提高縣區級電視臺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
優秀的工作人員對縣區級電視臺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培養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為縣區級電視臺的發展助力。這就要求新聞記者要時刻要求自己,做一個優秀的新聞人,不斷學習新的報道方式,為縣區級新聞報道帶來新的活力;節目制作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節目計劃,關注民生,貼近人們的生活,提高縣區級電視臺的節目質量;節目的包裝和后期的宣傳也十分重要,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成品效果決定著觀眾的去留,后期制作人員也應該注意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提升在后期運用字幕、轉場、動畫等方面的技術。
三、結論
在目前的新媒體大環境下,縣區級電視臺的發展雖然受到了諸多阻礙,但是也不可急功近利,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多關心民生問題,貼近人們的生活,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以優質的內容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