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
摘要:警察使用手槍是自身開展安全防衛或有效控制犯罪嫌疑人的方式之一,從級別上講,屬最高的武力級別加強對警察近距離用槍技戰術研究,是滿足當前實戰防衛需求,提高查緝實戰行動安全性和成功率的關鍵因素之一,是我們必須要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射擊;近距離;技戰術研究
隨著社會治安形勢日益嚴峻,各種暴力案件、惡性案件,特別是涉槍案件時有發生,這給警察執法活動帶來嚴峻的考驗。在實戰中,公安民警使用槍械除受法律制約外,還伴隨著危險性大、突發性強等特點,而目往往事出被動,環境復雜。危險緊張的火力對抗極易造成緝捕人員心理緊張,從而影響其射擊能力的發揮。因此,在情緒信心及注意力等方而給予心理調適也是必要的。
一、警察近距離用槍過程中的危險分析
1.突然性強
警察現場執法處置過程中使用槍械,往往是非常突然的,是在一方或者雙方沒有事先察覺或者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突然發生的,時間短促,如果警察在執法中沒有快速反應的能力,極易在瞬間發生傷亡。
2.被動性
在執法戰斗中警察經常處于明處,易于被犯罪嫌疑人識別;而犯罪嫌疑人處于暗處,呈隱蔽狀態。
3.較強的條件制約性
犯罪嫌疑人開槍拒捕毫無顧慮,即使濫殺無辜也毫不猶豫。警察進行的是執法戰斗,其行動受法律的制約,用槍時要顧及周圍環境和無關人員的生命及財產安全,要考慮將傷亡和財產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火力對抗的突然性、危險性和環境的復雜性是客觀存在的,緝捕人員處在危險緊張的火力對抗情況下,極易造成心理緊張,心理壓力增大,引起生理上的一系列變化,從而影響射擊能力和正確射擊動作的發揮,特別未經受過實戰鍛煉和手槍射擊技術不過硬的人員,在火力對抗情況下,緊張心理因素的影響更大。
二、近距離用槍的技戰術方法
掌握快速射擊技術,需要分別掌握五個部分:準確判斷、快速指向、扳機控制,肌肉控制,意念控制。
準確判斷:進行判斷射擊訓練。一是對《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中規定的滿足出槍的四個條件、十五種情形一知半解,二是缺乏專門的訓練。因此,要進行判斷射擊訓練,解決執法中“不敢用”“不會用”“不善用”的問題,提高警察依法執法水平。
快速指向:進行快速指向訓練。受訓者用準星快速指向目標,結合7米、10米的人形靶訓練快速指向能力。快速指向時指向暴露面最大的位置。
扳機控制:精度射擊扣動扳機的時候,發力要均勻。扣扳機發力均勻而向后,扣動“第一道火”后,會感受到一個臨界點,這時候進行第二步,均速扣動扳機。快速射擊需要快速預壓扳機到第一個臨界點處,從第一個臨界點開始再進行精度射擊的扳機控制,從而達到快速擊發的目的。
肌肉控制:在快速射擊時手腕及小臂的肌肉發力固定住槍支,其他肌肉放松以免影響射擊精度。
意念控制:第一發擊發需要注意準星,當第一發快速擊發后,注意力應放在目標靶位上。
三、講究戰術
1.牢記基本安全要素
警察執法過程中,要確保安全,基本要素有三個,即距離、掩體和戒備。“距離”,是指犯罪嫌疑人與警察之間彼此位置的遠近,是警察安全的因素之一。距離近了,犯罪嫌疑人容易在短時間內采取多種方式攻擊警察,而如果距離遠了,犯罪嫌疑人襲擊警察的難度就會加大,并且隨著距離的不斷拉遠,難度也會成正比的增大。因此,距離拉大,對近距離用槍防衛的警察來說,會有兩大好處:一是空間變大,利于施展各種技戰術動作;二是反應時間增多,便于警察作出更多正確的應對決策,盡可能地把損失或危險降到最低。
2.合理鎖定處置目標
主要分為三種情形:第一,就是多個犯罪嫌疑人在同等距離采用同樣兇器和方式襲擊時,警察首先要鎖定的就是其中最明顯、最易于處置的犯罪嫌疑人,第二,就是多個犯罪嫌疑人在不同距離采用不同的方式襲擊時,警察要鎖定處置的先后應該是由近到遠,因為從距離上來說,犯罪嫌疑人離警察越近就越容易采取動作襲擊。第三,就是多個犯罪嫌疑人在同等距離采用不同的方式或兇器進行襲擊時,警察此時鎖定處置目標的重點,應首先要放在威脅最大的人員上,如有持槍和持刀兩者,那肯定要先處置威脅最大的持槍者,而如果只有持刀具和持木棍的,那就先處置持刀者。
3.靈活采取防衛措施
在實戰中,犯罪嫌疑人是兇殘多變的,警察在近距離用槍防衛時,一定要注意靈活應對,科學地采取防衛措施,特別是在用槍射擊時,必須要根據現場不同情形、不斷變化而運用不同的方法。一是在條件允許情況下,盡量瞄準射擊重要部位,以盡快控制對方,避免造成更大的傷害。《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第4條明確規定,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應當以制止違法犯罪行為,盡量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為原則。二是情況確實緊急無法保證準確性的,如左右移動快速逼近的,警察要果斷采取概略射擊的方式進行還擊,不能因為過于追求精確度而貽誤戰機。三是犯罪嫌疑人中槍后未喪失反抗能力依然喪心病狂不顧一切沖向警察的,警察一定要小心應對,講究戰術,迅速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