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篇研究報告論文的主要內容包括從三個角度分析朝天門旅游資源現狀;了解朝天門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并進行SWOT分析;分析影響朝天門旅游產業發展的因素;朝天門旅游客源市場定位以及對朝天門旅游產業的發展進行規劃。其目的在于對于重慶朝天門旅游行業發展有更科學合理的規劃方案,對于朝天門旅游行業前景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和了解,更有利于促進朝天門對于當地經濟的拉動,針對不同旅游資源現狀,制度發展對策。
關鍵詞:朝天門;旅游產業;旅游經濟;客源市場
1發展優勢
1.1區位優勢良好,氣候條件優越
朝天門地處兩江交匯地點,重慶將“零公里”公路標志設立在這里,代表著一個城市的正中心地區。朝天門的區位優勢比較突出,水陸交通便捷,自古以來便是商家聚集之地,是重慶乃至西南地區較大的一個商品集散地,曾經一度成為全國十大批發市場之一。
朝天門氣候類型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充沛,但季風性氣候明顯,具體表現為:夏熱冬溫,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對于來此地的北方人來說,冬天較為溫暖,夏天過于炎熱,春秋季是最好的旅游時間。但是由于此地依靠兩條大江而立,多山丘陵,空氣濕度大,寒氣比北方更甚,這是重慶普遍的氣候特征,這也是重慶火鍋之所以如此出名的原因,主要目的就是驅寒。
1.2經濟發展向好,消費需求較大
因朝天門綜合交易市場已經被納入中央商務區拓展范圍,如果繼續定位為依賴大運量貨物運輸的批發市場的話,與重慶市未來城市的發展和中央商務區打造高端商務定位的宗旨不相符合,因此,重慶市商委決定淘汰朝天門市場的倉儲、物流、批發等業態,建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現代商貿體系。
最終,決定由重慶商投集團260多億打造一個嶄新的現代化的朝天門國際商貿城,全面承接老朝天門市場的倉儲、物流、批發等功能業態,傳承和擦亮“朝天門市場”這塊金字招牌。
除了新建的朝天門國際商貿城,朝天門地區還具有因水陸交通便捷而帶來的各種商貿合作,并且因為經濟發展而帶來的旅游產業發展,對于朝天門周圍幾個人口大省包括四川、重慶、云南等地具有極大地吸引力,游客數量眾多,旅游消費需求大。
1.3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
朝天門左側是嘉陵江,右側是長江,天然便利的水運條件為游客來朝天門旅游或者返回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除此之外,還可以以此為依據發展水上旅游產業,朝天門的“兩江游”就是其中可見的較好的一種發展模式,還可以發展多種水上旅游產業,比如水上樂園,水上自駕游,水上餐廳等等。
2發展劣勢
2.1行業誠信建設不夠完整
朝天門旅游多是以個體戶或者私營商家為主,以盈利為主要目的。雖然這是人之常情,可是卻經常因小失大,兼之市場監管機制不夠完善,對于游客的旅游體驗有不好的影響。
2.2旅游基礎設施不夠完善
①公交運輸力不足,朝天門作為一個碼頭旅游,地理位置優異但是占地面積小,可是每年的旅游人數又很多,還包括很多當地的居民。如此大的人流量居擁在這么狹小的空間,交通運輸是很大的一個問題。
②旅游停車位缺乏保障,“停車難”是無論外地游客或本地游客來這里都要反映的一個主要問題。重慶人口密集公共區域少是普遍現象,尤其是朝天門這一類旅游景點,所以應該著重注意這一點維護,給游客一個良好的旅游體驗。
③其他公共設施諸如公共衛生間、公共休息區域、照明路燈等的缺失,每逢節假日,旅游旺季的時候,游客數量驟增,絕大多數游客難以解決如廁問題,不得不去周圍個體商戶內解決,造成很不好的感官的影響。
3發展機遇
3.1日益增長的生活水平拉動旅游消費需求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歐美國家居民的旅游消費思想就有了轉變,稱之為后工業化時代下的旅游需求,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于精神享受的需求逐漸高漲,從重物質享受逐漸轉變為更加注重精神享受,注重文化了解、生態平衡、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個性化的展現。對旅游產品的選擇也從一般的觀光旅游逐漸向注重了解、深化、參與方面轉變。
在我國,由于經濟發展飛速,旅游消費行為的轉變來得更加迅速,大多數游客對于優美的自然環境、獨特的都市文化以及豐富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有興趣,總體上已經呈現出了明顯的后工業化時代特征。
3.2政府的支持
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政府作用和市場作用的分工明確,互不干涉,相互依存;政府作用與市場經濟模式相互適應,相互調節,共同進步。
朝天門旅游產業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宣傳,包括整體形象美化;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規劃制定以及市場環境的整治,在朝天門旅游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產品開發;市場定價;服務質量等方面,則需要朝天門旅游市場自行調整。
但是在旅游產業發展的過程當中,其他的某些問題譬如客源市場壁壘;產品定價惡性競爭;外地企業入駐難等問題,則需要政府和市場一起把控全局。
4面臨挑戰
4.1周邊旅游城市的競爭
近年來,朝天門周邊地區旅游業發展的態勢很強,特別是從1988年開始,隨著長假制度的建立,旅游人數以及旅游收入總體呈現高幅度穩定增長態勢,以兩江為中心,嘉陵江發源于秦嶺,來自陜西省鳳縣的東源與甘肅天內水的西漢水匯合后,西南流經略陽,穿大巴山,至四川省廣元市昭化納白龍江,南流經南充到合川先后與涪江、渠江匯合,到重慶市注入長江。沿岸地區包括但不限于成都、宜昌、杭州等地區。
4.2旅游經濟與相關產業發展的協調
旅游者需求的多重性決定了旅游產品的組合性,而旅游產品的組合性又決定了旅游產業的外延性,引至旅游產業界限的模糊性。朝天門相關產業的發展、整合、配置、合作等要素,都需要市場調節和政府把控,優化旅游產業結構,調整相關產業環繞勢態共同發展,形成資源、功能與優勢互補的旅游產業集聚地,才能更好地推動旅游產業的發展。
4.3旅游主題的打造
朝天門旅游景點數量眾多且多姿多彩,由于種種原因限制,朝天門的諸多旅游景點都是免費的,比如碼頭朝天門廣場、夫歸石、慈云寺、兩江、朝天門大橋、朝天門靈石等等,游客去了這些旅游景點最大的消費需求也只是當地的特產小吃,交通運輸,拍照留念,卻沒有實質上的能夠提高旅游經濟收入的方式。
2019年10月7日,根據重慶市旅游發展委員會公布的數據中可以看到,國慶假期時間內重慶共接待境內外游客3489.69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41.2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8%和28.4%。
作者簡介:何炯華(1997.12-),男,回族,重慶工商大學學生,主要研究: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