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展齊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公共區域;空間設計;一體化
前言: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的建設中,涉及市郊的鐵路、輕軌、地鐵、懸浮的列車和有軌的電車等類型,這也是城市交通主要的脈絡,特別是軌道交通中的地鐵建設,是城市內居民常用軌道交通的工具之一,和人們的生活以及出行有著密切的關系,為了確保為人們打造良好交通出行的環境,就需要做好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公共區空間的科學設計,這也是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建設中的重點部分。

圖1 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公共區空間
對于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公共空間來說,主要是乘客進入到乘車的車廂前,從城市的公共空間,包括廣場、道路、綠地和公共的建筑等,到站臺候車區域所通過的所有空間的統稱,主要有車站地面的出入口、付費區、不付費區和乘客的通道等部分,如下圖1 所示。城市軌道的交通車站是人們和交通工具聯系的重要媒介,同時也是城市的公共區域和交通運輸的系統重要部分。一般來說,乘客需要通過以下的區域和設施,才能夠進入到地軌道交通的車站實現乘車:候車的站臺、水平和垂直的交通設施、站廳的付費區、售檢票、安檢系統、站廳的非付費區、水平和垂直的交通設施、城市的公共空間等[1]。
2.1 密度高和立體化
在城市發展中,土地資源十分珍貴,隨著城市土地的不斷升值,對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充分、合理使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因此城市的軌道交通在進行車站的公共區空間建設中,就呈現出密度高和立體化的特點。在蘭州某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公共區空間建設中,就在13.5 公頃的土地上進行170 平方米建筑物的建立,其容積率達到了12.4,而正是其高密度的開發,勢必推動空間區域的立體化以及步行區域的立體化等發展.
2.2 空間要求多功能且交混
在城市軌道的交通車站中,因為其是人們出現的重要交通媒介,大量人流都會通過其區域進行軌道交通工具的乘坐,同時不同的人群對區域內功能需求也存在不同,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對車站公共區空間功能的需求,這就要求其空間具有多功能的特點。而這些多功能的空間往往是相互穿插和交混的,這樣才能夠方便于人們的需求使用[2]。另外,在設計中還要體現人性化的特征,基于人們實際需求進行功能的豐富,如對盲人設置盲道,為殘疾人士建立垂直的升降機等,如下圖2所示。

圖2 垂直升降機
2.3 良好流線型空間組織
對于軌道交通的車站公共區空間來說,是通過多功能有效組合而形成的,人們根據不同需求會對所需功能進行行動,這樣就導致人流的走向呈現出復雜的特點。為了確保軌道交通的車站公共區空間內具有良好、有序的人流走動,并為人流走動提供引導,就需要其區域內具有良好流線型空間組織。通過對區域內地下的空間合理實施分配,就能夠實現和其他交通站臺以及停車場等的有效聯系,促進人們更加便捷地換乘,防止區域內人流和車輛等發生混亂或者無序等現象[3]。
3.1 車站公共區空間區域附近交通設計
城市軌道是人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蘭州城市的軌道交通1 號線建立和運營后,附近的人流量逐漸增加,特別是在一些節假日期間,人流量會發生巨大的增加,且大量的車輛也會在周圍匯集,對道路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為了對其道路交通情況進行改善,其站點周圍交通的系統也是不斷完善,對其區域內和附近交通的輔助設施實施修建,建立了新客運站、出租車的停靠站、過街的天橋等,從而對交通壓力進行緩解,且還建立了綠化廣場和公共設施的小品來對人流進行分散和疏導。通過建立廣場地面區域人行的系統、人行道、地下通道、下沉的廣場和地下人行的網絡等,從而實現人行交通網絡的一體化和綜合化聯系(如下圖3 所示)。另外,在軌道交通的中心站,還建有地下網絡的車道,且和地下人行的網絡貫通,并延伸到各個功能區域,從而構建出連續性和緊密型的空間結構。通過建立此類設施和系統,對客運和道路交通的壓力實現了有效的改善,便于客運站的人流和1 號線實現便捷換乘,同時也有效地改善區域附近人流和車輛等混亂情況,發揮著便民和利民的作用。

圖3 公共區域一體化通道網絡
3.2 車站公共區空間環境設計
在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公共區空間建設中,環境設計是重要的部分,其直接關系到人們出行和車站服務的品質,因此,也需要做好對車站公共區空間環境設計。在蘭州城市軌道交通1 號線車站的公共區空間環境設計中,就從人們的生理和心理環境等方面出發,設計了下沉廣場的系列、站廳(如下圖4 所示)、采光的天井、地下人行網絡和地下車道網絡系統等,并在不同區域進行環境的優化[4]。在下沉廣場的系列中,就設計有下沉景觀、大型的坡道、樓梯等,且還將一些植物和陽光等環境要素向地下進行引入,在夜景照明中,設置了全面的照明系統,確保空間區域內具有良好的照明條件,為人們的活動和走動提供良好條件,這樣不僅有效地解決了地下空間采光和綠化的問題,為人們的車站公共區空間出行也帶來了愉快的體驗。另外,在對車站公共區空間的裝修中,為了營造出便利性、經濟性和美感的環境氛圍,在材料的選擇中就盡可能選擇了一些防潮、不燃、防腐、易清潔和耐久型的環保型材料,并根據環境特點設置了一些趣味性和便捷性的環境導引和指示牌,從而實現環保和實用綜合性效果。

圖4 站廳效果
3.3 車站公共區空間功能設計
在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的公共區空間建設中,功能設計是核心部分,其直接對車站交通服務的質量有著巨大的影響,且車站公共區空間往往受到周邊交通、建筑等環境影響,這對其功能要求就比較高。在蘭州城市軌道交通1 號線車站的公共區空間功能設計中,就需要對周邊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綜合性的分析,如其行政中心的戰區功能設計中,主要是進行行政辦公,且兼具交通、展示、商業、服務等功能,按照不同功能的需求,將其分為不同的空間區域來滿足功能建設。并且對區域內綜合設施以及附近建筑地下的空間進行整合,實現對區域內供電、供冷、消防、人防、垃圾的回收、給排水和安全的監控等系統,統一規劃處理,達到區域內公共設施的統一性和結合性[5]。
綜上所述,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公共區空間呈現出顯著的特點,涉及大量的區域空間,對功能的要求也比較復雜,其公共區空間設計直接關系到其后期的使用效果,為了確保其能夠切實實現高質高效的城市軌道交通服務目的,就需要做好對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公共區空間一體化設計,這也是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公共區空間建設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