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
摘要:公交司機是一個普通的職業,但也是個特殊的職業。普通之處在于,它只是若干公共服務崗位之一;特殊之處在于,公交司機的心理健康、駕駛技術與應急技能,直接關系著整車乘客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近年來,公共交通中的危險行為屢見報端,從重慶萬州因搶奪方向盤而發生公交車墜江,到湖南長沙乘客因誤會對公交司機在15秒時間內連捶18拳、連踢4腳。一再上演的暴力行為為公共交通安全敲響了警鐘,也反復證明了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沒有公交司機的安全,就沒有公共交通安全。這群風雨無阻、起早貪黑的“城市擺渡人”,特別需要全社會的理解與關懷。
關鍵詞:營造;全社會關愛公交司機;良好氛圍
引言
在重慶公交車墜江之前,關于司機與乘客之間的矛盾糾紛就早已存在,而且這類隱患存在多年。公交車因司乘糾紛而墜江的事件,不僅在社會上引起了重大關注,同時也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因此國家司法大數據研究院對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發生的關于公交車司乘糾紛引發的刑事案件進行數據統計并發布了《公交車司乘沖突引發刑事案件分析》,該數據顯示在全國范圍內各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結的關于公交車司乘沖突的刑事案件共計223件。這些統計數據是進入刑事范圍的。但是,往往公交車司乘成沖突往往都是因為一些“坐過站、車費繳納”等小事引起的。在對此類行為定性的問題上,《關于依法懲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駕駛違法犯罪行為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性”來定性此類行為。但是此類案件仍舊不斷發生。
1駕駛員心理狀態變化的常見原因
第一,疲勞駕駛。在長時間的駕駛過程中,由于駕駛員要始終保持精神力的高度緊繃,所以極易出現疲勞駕駛現象,而這種疲勞情緒往往在駕駛過程中無法得到有效疏解,容易給駕駛員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進而引發行車事故。第二,外界因素。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往往會遭遇許多復雜變化的情況,如降雨、降雪、強風等自然因素,會導致道路能見度相對偏低,進而使駕駛員出現低落情緒。在行車過程中道路過于顛簸、車內環境過于嘈雜、發生爭吵等都會加劇駕駛員焦慮、緊張心理的產生,這些多變的外界因素會引發駕駛員的心理波動,從而造成行車事故。第三,個人因素。部分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為了追求所謂的刺激,常常會做出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一旦遭遇交通管制,就會產生恐懼心理,進而做出一些不夠理智的行為,引發行車事故。
2優化措施分析
2.1借鑒國外相關規定
乘客毆打駕駛員、搶奪方向盤等行為,并非是“中國特色”,在其他國家時常發生。我們在規范懲治此類行為時可以借鑒國外關于懲治此類行為的做法,以更好的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國外通常是采取立法的方式,將此類危害行為納入法律調整的范圍,同時通過對駕駛人員的專業培訓,加強其處理矛盾糾紛的能力,配備完善的硬件措施,加強宣傳教育。美國紐約州的法律規定,對妨害公交車安全駕駛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法律將此類行為的刑罰規定為最高刑期7年的“D級重罪”。英國除了將乘客妨害公交車司機安全駕駛的行為列為行為犯罪外,還規定了以違反社會行為令制度(ASBO)的方式。英國政府還針對公交公司企業主體做出相關規定以落實企業的相關責任,無論是公共交通工具的駕駛工作人員還是企業對公共安全的維護都具有責任。
2.2提高駕駛員心理承受能力
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反常的心理活動是引發行車事故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想提高行車安全,就必須要培養駕駛員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養成沉著、果敢的品質。無論面對何種突發狀況,都能夠及時進行自我調節與情緒疏導,具備消除自身負面情緒的能力,進而使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不為外界因素所左右,不會分散自己的精力,從而更好地面對復雜的道路交通情況。
2.3增強駕駛員駕駛技能
公交車駕駛員經過短暫的汽車行駛培訓與考試后,還要通過不斷實踐提高駕駛技能,完善自身的駕駛能力與交通應對能力。面對日益復雜的道路交通環境,更要督促駕駛員不斷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同時,對行車過程中的一些基本規范動作,如起步、加速、轉向等基礎動作進行強化練習,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使駕駛員具備良好的行車能力,從而確保行車安全。
2.4加大對公共安全意識的宣傳
對公共安全的維護,不僅需要政府發揮作用,還需在政府的領導下各個組織、個人都應發揮出作用。通過加大宣傳教育,讓公共交通工作人員與介入到公共交通領域的公眾樹立良好的規則意識,通過合法適度的手段來執行職務工作,通過合法適度手段來維護自身權益。在遇到乘客妨害公交車司機安全駕駛的行為時,其余乘客應踴躍主動的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面對違法犯罪行為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不法侵害的發生。宣傳制止以毆打駕駛員等方式干擾駕駛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的案件;營造良好乘車風氣。讓人民群眾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感,讓人民群眾敢于對違法犯罪行為說不,更好的保障公共安全。
結語
城市,因公交更美好。城市公共交通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概念,所有向大眾開放并提供運輸服務的交通方式,都屬于公共交通的范疇。營造全社會關愛公交司乘人員氛圍,不僅是著眼當下的積極舉措,同時也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5·20全國公交駕駛員關愛日”系列活動已經拉開大幕,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公交駕駛員的職業榮譽感、工作獲得感和生活幸福感必將得到進一步增強。但我們同時也應當看到,對公交司機的關愛不應局限于活動期間,真正的理解尊重應當始終如一,真正的關心關愛應當細水長流,只有將這份關愛凝聚升華成為社會新風尚,方能真正營造出全社會關愛公交司機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徐錢友.汽車駕駛員心理素質對行車安全的影響及對策[N].江蘇經濟報,2019-08-01.
[2]丁紅林.汽車駕駛員心理素質對行車安全的影響研究[J].科技與創新,2019,(12):25-26.
[3]王東.汽車駕駛員行車安全影響因素分析[J].時代汽車,2017,(05):23-24.
[4]張繼榮.淺談駕駛員健康心理知識對行車安全的影響及對策建議[J].時代汽車,2019,(06):35-36.
[5]吳自力.汽車駕駛員心理素質與安全行車的關系分析[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8,(06):3-4.
[6]陳波.駕駛員心理素質對船舶會遇安全的影響[J].科技風,2019,(3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