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碧霞
摘要: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是黨的基層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目前國有企業黨組織存在的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應當加強政治引領,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強化組織建設,完善基層黨組織功能;建立長效機制,增強基層黨建工作實效。
關鍵詞: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三化”問題
一、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意義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2019年12月30日,《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正式頒布實施,為全面規范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工作,加強新時代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做強做優做大國企意義重大,而做好國企最根本的是要強“根”固“魂”,“根”深才能枝繁葉茂,“魂”固才能基業長青。
(一)有利于鞏固黨在國有企業領導地位
黨組織充分發揮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正確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職責,可以推進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落實,監督和支持公司治理結構依法行使職權,促進國企基層黨組織更好地服務黨員群眾,能夠產生更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黨的領導地位得到不斷鞏固與加強,使國有企業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
(二)有利于增強企業實力提升企業競爭力
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能夠有效提高國有企業的軟實力。保證國企改革穩定發展。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就是要保證、監督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在國企中的實施、落實情況,推動企業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與適應的企業發展戰略,提高企業保值和增值的實力與能力,適應現代生產力發展要求,保證企業改革發展方向,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制定企業發展目標,從而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增強黨的執政地位。監督企業日常運行。黨組織在參與重大問題決策過程中,實行民主監督、民主管理、民主評議,加強黨和群眾共同對國有企業日常運行、領導班子及相關負責人的監督與管理。促進人才健康成長。企業黨組織努力把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培養成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中艱,成為企業最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促進企業人才健康成長并能為企業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發揮領導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帶頭作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廣大職工在企業發展中積極建功立業,將企業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優勢,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加強企業黨建工作,有利于企業弘揚積極向上的文化知識,讓員工沉浸在正確的指導思想和價值觀體系下,從而增強自己的道德標準跟文化素養,為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奠定基礎。
(三)有利于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有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黨建工作對于國企發展有重大的引領作用,能夠保證企業利潤和和社會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為國家的宏觀調控發揮巨大的作用。加強國企黨建工作,有利于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和加強國有資產監管。
二、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三化”問題的表現
(一)政治引領不夠。對黨中央精神和行業政策解讀不夠。沒有將黨中央精神與企業、與基層員工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進行解讀、宣傳,導致群眾理解認識研究黨中央精神主動性、自覺性不強。落實黨內政治生活剛性有余,柔性不足。基層黨支部能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制度,但在黨員間、黨員與群眾間溝通交流不多,黨內關懷、困難幫扶等方面形式不多,做得不夠,黨組織作用發揮不明顯。
(二)學習效果不好。黨建活動感染力不強,沒能激發黨員群眾的激情和熱情。黨建活動以集中學習、收聽收看輔導報告為主,存在“形式化”“流程化”傾向。黨員教育、活動不能寓教于樂,沒有吸引力、感染力、說服力,使得黨建缺乏生機和活力。對群眾的宣傳教育不夠,政策解讀不“接地氣”,學習效果不佳。
(三)基層黨組織不強。近年來,隨著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工作推進,有的基層黨支部書記是“新手”,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況,基層黨組織書記“想干事”,但是,不知道從哪里開始著手,不知道怎么教育、管理、監督黨員和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有的基層單位黨員不足3人,不能成立黨支部,與其他單位建立聯合支部的條件不充分、工作不方便且不安全。基層黨組織對群眾的吸引力有限。雖然各級反復動員激勵,基層優秀青年員工入黨積極性仍然不高。
(四)黨建業務融合不深。在日常工作中,黨員模范帶頭作用表現不明顯。基層黨組織按流程嚴格落實黨內各項制度,但是在活動的形式上創新不多,方法不靈活,局限于按部就班完成規定動作。黨建工作對業務工作的引領作用有待提升。黨建和業務工作銜接不緊,結合不深,有“兩張皮”現象;部門間溝通不暢,對黨建的認識不夠,有的部門黨員被動參加,造成定位不準,抓黨建的大格局缺乏實質內容。
三、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
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解不夠,學習不系統、不深入,貫徹不徹底,研究如何指導工作不深,所以做起工作事倍功半。基層支部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不充分。在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之前,有的基層沒有設置黨支部,黨的建設弱化邊緣化在基層表現明顯,基層黨員感受不到組織的存在,歸屬感不強。支部建到基層后,黨員群眾反映,基層黨建弱化邊緣化現象得到明顯改善,但由于支部建立時間不長,相關工作正循序漸進推進,其影響力正在逐漸顯現。黨員的意識沒有跟上當前要求,工作上創新不夠,黨建工作思維不開闊。
四、改進和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措施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可以從加強政治引領、完善組織結構、建立長效機制等方面入手,著力解決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
(一)加強政治引領,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
壓實主體責任。堅持政治統領,把穩政治方向,突出黨建“主責”“主業”,落實“一崗雙責”。有的基層單位黨員較少,只設有黨支部書記,要創新黨建工作模式,充分利用黨員大會(代替支委會)全體黨員參與的優勢,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黨建服務中心工作新途徑、新辦法,黨建要進業務、進基層。將基層黨建工作的著力點放在為業務提供動力和為黨員群眾排憂解難上,找短板、添舉措、抓整改,做到黨建與業務目標同向、任務同下、運行同步、成效同考,避免黨建和業務“兩張皮”。解讀政策,讓群眾看得懂用得上。將新思想、中央政策與黨員群眾工作生活緊密結合,通過權威且通俗易懂的解讀來減少“信息差”, 用“白話文”對“紅頭文件”進行話語轉換,讓新思想進生活,讓政策“接地氣”。書記要帶頭學、帶頭講,黨員要作表率,黨員干部要先學深悟透、牢記心間、活學活用。
(二)強化組織建設,完善基層黨組織功能
優化基層黨支部設置。將基層黨組織下沉。在基層單位設立黨支部,有利于提升黨支部組織力、增加黨組織覆蓋面,有利于防范和解決基層黨支部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黨建帶工建、團建、婦建,推動黨建文化與企業文化有機融合,讓黨建工作融入企業、行業發展各環節,把黨的基層組織建成團結黨員、凝聚黨員的堅強戰斗堡壘。構建黨建抓落實長效機制。督促基層黨支部全面落實教育、管理、監督黨員和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的職責,切實把基層黨支部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配強基層黨支部班子。“支部強不強,要看領頭羊”。選準配強支部班子,尤其是支部書記,對于提升組織力非常關鍵。支部班子的選配要符合政治責任感強、專業能力強、創新意識強、號召力強等四個標準,通過組織黨務業務集中培訓、業務開展自學、搭建支部書記交流平臺等方式,提升黨務工作水平,充分調動包括黨務工作者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開展特色黨建活動。學習先進典型,汲取榜樣力量。通過學習革命前輩信念堅定、舍生忘死的精神,號召黨員立足各自的崗位甘于奉獻、盡心履職,以典型為鏡,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自覺踐行共產黨人價值觀。開展“體驗式”活動,激發組織活力。立足新實際,從組織生活的內容、形式、載體、方法、手段等方面進行改進和創新,增強組織生活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組織生活的質量和實效,使黨內政治生活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使黨員始終充滿激情和斗志。營造激情氛圍,激勵黨員率先奉獻,吸引青年員工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三)建立長效機制,增強基層黨建工作實效
建立長效化的黨建工作機制。定期對黨員信息、黨建動態等進行摸底調查,根據實際適時調整黨建工作機制,促進基層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的同頻共振。按照有利于黨員表達意愿、主動參與的原則,暢通黨員日常監督、參與決策、意見反饋、建議收集4條溝通交流渠道,突出黨員的主體地位,讓黨員深度參與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客觀公正地進行民主評議夯實基礎。
創新柔性化的黨員激勵機制。黨組織全力支持黨員同志完成工作任務,充分發揮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一些特殊日子為黨員送溫暖、送祝福,拉近黨員與組織的距離。通過結對共建、完善信息檔案、聽取思想匯報等方式讓黨員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體貼,增強黨員對組織的信任。換位激勵。在一定的工作周期內,將支部委員與普通黨員的角色進行互換,使大家在角色的互換過程中體會彼此在工作中的位置,調動全員的工作積極性。
完善人性化的黨內關懷機制。建全困難幫扶信息,集中摸底排查,及時調整新增困難黨員和解困黨員信息,確保黨內關懷全覆蓋,建立關懷幫扶機制,讓基層黨組織成為黨員的知心人。豐富關懷幫扶形式。在運用談心談話、困難幫扶等方式時,可以組織黨員登門拜訪,幫助其克服困難,解決實際問題。還可以通過支部聯建、文藝演出、矛盾調解等方式開展人文關懷,提高黨組織的工作覆蓋面和組織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 習近平在全國國企黨建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N]. 人民日報, 2016-10-10.
[2]全面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 [N]. 經濟日報 ,2016-10-12.
[3] 《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