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嘉匯 劉曉彤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資源伴隨著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反映出在此生長的中華民族文化心理和審美意識。本文從傳統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入手,以中國古典園林與中國現代景觀的發展為例,旨在探討在當代社會如何實現中國傳統文化資源在現代景觀設計領域的轉化。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現代景觀設計;中國古典園林;繼承;創新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絢麗多彩,具有豐富的地域特色和時代特征,為世界文化的發展與研究增添了許多色彩。藝術的發展始終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從琴棋書畫到詩詞歌賦,從中國戲曲到傳統舞蹈,再從民間工藝到傳統建筑無一不涉及中國傳統文化資源的方方面面。在如今快節奏的社會生活當中,如何更好的實現中國傳統文化資源在景觀設計領域的現代轉化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1中國傳統文化資源與現代景觀設計的內涵
傳統文化資源廣義上是指從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如原始社會魚紋和舞蹈紋體現的是當時人們的審美特征;漢代的絲織花紋云氣紋、動物紋、幾何紋等組合紋樣,在當今許多地方的應用仍然既美觀又實用;元代的青花紋樣,有著樸素大方的特點,現代生活中的應用也隨處可見等。自古流傳下來的如唐宋發源的青花瓷、從甲骨文演變而來的中國書法、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等中國元素形成的優秀文化特點便構成了中國風格。
以中國古典園林為例,從南方和諧自然的蘇州園林到北方氣勢恢宏的皇家園林,種種具有代表性的造園方式都向世人展示著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成就。中國古典園林具有三千年悠久歷史,造園技藝的形成可以分為早、中、后三個時期。早期為皇家園林,以規劃宏大、氣魄雄渾為特點,殷、周樸素的囿,秦漢建筑宮苑和山水建筑園,南北朝自然山水園,初步確立了園林美學思想。中期為盛年期,園林體系風格特征基本形成,隋代山水建筑宮苑,唐代宮苑和自然園林式游樂地,唐宋寫意山水園。后期為成熟期,一方面繼承前一時期的成熟傳統,變得更為精致,另一方面暴露出某些衰頹的傾向。北宋山水宮苑,元、明清宮苑。運用諸多中國元素來表現中式園林景觀的雅,造景的特點大致可以概括為自然和諧的景觀類型、靈活多變的園林構造和詩情畫意的園林景觀,體現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現代景觀設計,是復雜的綜合性的工作,凝聚了環境、自然、空間、人群等因素,如環境與設施、空間的閉合、材料的選擇、使用功能和審美功能等方面。人們不斷尋求提升空間舒適度的方法,目的旨在通過設計為人們的生活營造更加良好美麗的生活居住環境?,F代設計本身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其主要表現為設計構思、設計想法、設計觀念、設計特征、設計水準等方面。
2中國古典園林藝術與現代景觀設計的異同點
中國古典園林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資源的一部分,在研究世界環境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作用。中國古典園林和現代景觀設計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為生活其中的人們創造實用美觀的景觀環境,營造過程中需要研究人的心理和體驗感受,以及環境會引發人們什么樣的行為和活動。
伴隨社會的進步,人們的審美意識的提升和城市化的加劇,形成了現代景觀和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區別?,F代景觀設計與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形式不同,其不僅要考慮功能和審美方面的合理性,還要注重使環境滿足現代人們不同層次生活方式的需要等。
現代景觀設計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增加人文氣息,為人們生活營造良好的環境。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資源是新時代的設計師值得研究和探討的源泉。在現代景觀設計中要繼承中國古典園林精湛的造園技法,同時挖掘出現代景觀環境獨特的文化內涵,使設計增強人文環境藝術特征,多層次地借景和對景,創造出令人驚喜的空間感受和詩意般的意境體驗。
3中國傳統文化資源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轉化
在如今的景觀設計風格當中,借用中國古典園林中優秀成分融合現代景觀設計手法進行的實踐有許多,如新中式風格的誕生就是一種很好的借鑒與創新,其在添加現代設計元素的基礎上結合了古典園林設計的風格特點,如坡屋頂、院墻、青瓦、潔白的粉墻、馬頭墻,以及極具中國特色的門窗等。大體按照三點原則進行:宜設而設,精在體宜;刪繁去奢,繪事后素;因景互借。直線裝飾在空間中的使用、添加中式元素的簡約隔斷等設計手法使空間簡約卻不簡單,不僅體現了現代人追求簡單生活的要求,也使“新中式”更具實用性和現代性。
現代設計,以貼近生活的創造,為藝術展現其大眾化的一面。目前我國很多具備國際影響力的設計,都是利用民族文化的精神內涵,利用現代設計進行的大膽嘗試。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將蘇州園林語境,如空間布局、庭院景觀等和現代建筑所倡導的生態建筑理念通過材料、光影等有機結合,同時大面積的空間留白、虛實相生,表現中國傳統文脈的形意交融,總體而言,堪稱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融合的典范。
新漢主義和新唐主義,運用現代設計語言,吸收與創造西方的設計手法和文明,重新詮釋了中國古典漢唐文化的精神內涵。將探求傳統文化內涵的精神,注入每一件作品中。這種對于古典的致敬,與時代強音的碰撞。遠,能暢游浩瀚人文,念動則在萬古之外,近,能“致廣大而盡精微”,悟化至極細微之處,再逐一雕琢。設計背后的廣度、寬度、深度三者因而具之,設計的力量與細膩因而兼之。
現代景觀設計首先要考察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做好充分的景觀初步構思和風格確定等,綜合考慮傳統文化因素,有效繼承并創新,增強設計的文化底蘊。其次關注人文環境,結合時代發展特點和文化背景,融入現代設計理念,對不同的地域、文化、地形環境等問題采取不同的解決方案,最后設計出適合現代人們生活居住的空間與環境。
4結語
藝術文化的發展是一個推陳出新的過程,繼承、借鑒是手段,創新是目的。古往今來,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無論是受到外來影響還是自然延續,都是對原有歷史文化的積極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性是藝術現代轉化的歷史趨勢,是中華文化延續五千年的法門,也是現代設計走向未來的關鍵。探尋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是設計原創的重要方法。很多人說,中國沒有“現代設計”。其實,很多設計從業者,如果能充分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現代設計理念,將民族性與時代性相融,關鍵在于對中國文化深刻理解,以傳統且現代的手法,使現代設計與傳統元素產生碰撞,應該會產生更多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新的理想的設計。
參考文獻
[1]王振,楊晨.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與分析[J].中文期刊數據庫,2014.
[2]鄭言平.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古典園林設計思想的借鑒[J].科學與財富,2012.
[3]白雪蓮.園林景觀設計的傳承與創新[J].現代園藝,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