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婷貽

7月11日,特朗普首次戴著黑色口罩出現在公眾面前,過去幾個月,他對口罩能否幫助美國阻止新冠疫情的擴散一直持有懷疑態度。
自新冠疫情3月在美國開始蔓延以來,疫情始終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特朗普政府開始先是斷言疫情已經得到遏制,接著夸大篩檢能力,最后經過數周才承認口罩的防疫功能,以上種種讓美國錯失了控制疫情的黃金時間。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截至7月17日,美國新冠病毒確診感染人數超過365萬,死亡人數超過14萬,遠高于全球感染第二位巴西的201萬確診病例、7萬多的死亡人數。
特朗普原本堅信過去四年強勁的經濟表現讓連任沒有懸念,卻沒想到新冠疫情打亂了算盤。根據美國勞工部7月初公布的統計,新冠疫情暴發之前,美國2月失業率為3.8%,為二戰結束以來的最低點。不過,疫情使4月的失業率大幅攀升到14.4%,5月達到13%。各州采取的嚴格防疫措施一度使疫情有所減緩,5月和6月新增就業750萬,高于經濟學家預期。盡管如此,6月失業率仍高達11.1%。
經合組織(OECD)在6月初發布對成員國的經濟增長預期,美國到年底的失業率可能高達11.3%,2020年全年GDP可能下滑7.3%,遠高于美國在二戰后的任何一次衰退。2007年-2009年金融風暴時,美國失業率最高點也只達到10%。
5月8日,特朗普公布連任競選口號:向偉大過渡(Transition to Greatness),希望延續他2016年“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競選愿景,但是他能否說服美國選民再給他四年的時間?
2016年的大選,特朗普成功擊敗民調一路領先的希拉里讓全球大感意外。上任后,從禁穆令到邊境筑墻,從重新談判北美貿易協定到發動中美貿易戰,從破例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會面到斬首伊朗革命衛隊將領蘇萊曼尼,特朗普一系列引發巨大爭議的內政外交決策令美國社會進一步撕裂,其連任之路已注定不會平坦。
根據民意調查機構皮尤中心6月底公布的調查顯示,53%的民眾表示特朗普是糟糕或表現極差的總統。美國民眾對國家當前整體狀態滿意的只有12%,不滿意的民眾達87%;以情緒區分的話,71%感到憤怒、66%感到害怕,但是也有高達46%覺得未來充滿希望。美國其他主要民調機構的調查也顯示,特朗普在全美范圍和六大搖擺州的支持度都落后于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落后的幅度甚至一度超過10個百分點。
目前,距離投票日期僅剩三個多月,特朗普能否連任逐漸占據美國和世界各大媒體的版面。
2016年特朗普當選證明傳統的民調模型失靈,民調準確度再度成為今年總統大選的爭論議題。全美的民調專家和政治分析師在2020年這次大選前深刻反省并修改模型。各家總結上一次“失誤”的原因包括:未調查足夠多的偏低學歷選民、遭到支持特朗普選民的誤導、未算入多年不參與政治的共和黨偏遠地區選民等。隨著模型的修改,這次是否能提高準確率將有待檢驗。
2016年成功預測特朗普當選的得克薩斯大學政治教授艾略特(Euel Elliott)對《財經》記者說,近年來民調機構失準是難以克服的問題,調查機構反映,只有10%-15%接受調查的民眾愿意真正配合。
此外,選舉人制度也是此次大選備受矚目的另一焦點。艾略特對《財經》記者強調,特朗普2016年在選舉人制度下占了優勢,“別忘記選舉結果是選舉人票制,候選人可能在輸了普選票數但拿下需要當選的270張候選人票”。特朗普仍然可能在2020年重復類似的選舉結果,只要他將普選票數的落后幅度控制在2個百分點,他就有40%-50%的機會贏得選舉人投票。
選舉人制度是美國聯邦制度下的間接投票設計,美國5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按人口比例劃分538張選舉人票,每州的全部選舉人票投給在該州得票最高的候選人,總統候選人獲得超過半數的選舉人票(270張或以上)即可當選總統。選舉人產生方式由各州議會自行決定。
2016年少數幾位預測特朗普當選的政治學者之一諾普斯(Helmut Norpoth)稱,他的模型顯示特朗普連任的機會高達91%。諾普斯的模型在27次總統大選預測中應驗過25次。
但最后決定選舉結果的仍將是兩邊陣營的投票率。2016年投票率為57%,支持特朗普的州平均投票率和過去選舉一致,但是支持希拉里的州平均投票率下降2.3%,在14個競爭激烈的州則比以往高出許多,平均投票率達65.3%。
艾略特稱,高投票率有利于民主黨,因為總體而言民主黨的支持者多于共和黨,超過60%的投票率意味著少數族群選民,如年輕選民和西班牙裔選民,選擇參與投票。為了連任,“特朗普需要讓自己的核心支持者出來投票,同時寄希望于民主黨投票率像2016年一樣。”
應對疫情不力的特朗普知道他的強項在經濟,因此他不斷向選民傳達:只有特朗普能夠創造疫情后的經濟復蘇。“我創造了(美國)最偉大的經濟榮景。我們現在要重新再創造一次。”
皮尤中心的調查顯示,51%的美國民眾確實認為特朗普有能力做出好的經濟決策,相較之下,拜登以48%落后。為了抬高支持率,特朗普不斷地要求各州放開因疫情帶來的限制措施,讓經濟活動重新展開,同時要求學校在9月重新開學。
但是,7月以來,配合執行開放政策的州感染人數迅速攀高。佛羅里達州7月12日單日新增超過1.5萬例,7月第二周一周時間內增加超過7萬例。根據7月13日Gravis公布的民調結果,特朗普在佛羅里達州落后拜登10個百分點。
在加利福尼亞州、得克薩斯州、亞利桑那州、明尼蘇達州、羅德島、弗吉尼亞州、阿拉斯加州等地,感染人數也都急劇上升,7月第二周感染案例比上一周平均增加41%-55%。
在亞利桑那州,三名使用同一個教室的老師在配合規定洗手、保持安全距離的情況下還是感染了病毒,其中一名老師還因此病故。盡管如此,特朗普仍堅持學校應該重新開放,他認為,“孩子們想去上學。”
擔心疫情可能失控,加州州長7月13日緊急宣布餐廳、博物館、電影院、酒廠等場所關閉室內營業,延遲學校開學。而在疫情同樣快速升溫的佛羅里達州和得克薩斯州,州長則拒絕大規模縮減已開放的經濟活動。
為了控制美國疫情,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再三呼吁各州不該太快放松限制。但是特朗普對福奇經常接受媒體采訪談論疫情、頻頻和白宮唱反調感到不滿,白宮正尋求把新冠肺炎疫情應對不力的矛頭指向福奇。白宮防疫團隊一名成員7月12日表示,福奇在提出防疫建議時,“未必會把整體國家利益放在心上”。
根據《紐約時報》的調查,67%的美國民眾相信福奇提供的信息和對疫情的分析,相較之下,只有26%的民眾認可特朗普對疫情的看法。
艾略特對《財經》記者指出,如果第二波疫情無法獲得控制,經濟情況得不到改善,特朗普的連任之路將難以像2016年般幸運。
英國艾塞克斯大學政治系教授克拉克(Harold Clarke)也對《財經》記者指出,如果美國經濟在選前未出現V型反彈,特朗普的連任之路堪憂。
白宮前代理幕僚長穆爾萬尼(Mick Mulvaney)也在媒體撰文指出美國對新冠病毒的篩檢能力仍不足,決策官員應該清楚,“目前的經濟危機是由公共衛生(問題)引發的”。
盡管特朗普在防疫、種族問題的應對上備受爭議,但是對他政績的認可度卻始終保持穩定。《華爾街日報》的調查顯示,美國民眾對他的執政認可在6月初達45%。在支持特朗普的主要選區,捐款仍然十分踴躍。他和共和黨在6月14日創下募款紀錄,在24小時內募得1400萬美元,超過2016年的1000萬美元。
但是新冠疫情對特朗普的影響直接反映在他的競選造勢活動上。6月20日,特朗普在俄克拉何馬州塔爾薩舉行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的第一場造勢活動,但出乎意料的冷清。人們開始議論他是否會撤換競選團隊負責人帕斯卡爾(Brad Parscale),美國當地時間7月15日晚,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稱,比爾·施泰皮恩(Bill Stepien)已經被提拔為特朗普競選團隊的總經理。而帕斯卡爾將繼續留在競選團隊,負責他所擅長的數字和數據策略。部分媒體報道,2016年特朗普競選團隊中的重要人物班農正尋求重新加入特朗普的競選團隊。
另外,特朗普也破例尋求共和黨“建制派”的協助,其中包括2004年協助小布什連任、以纏斗和尋找對手負面消息見長的羅夫(Karl Rove)。羅夫在6月底公開表示,特朗普急需重新設定議題,“除非有一個聚焦且紀律嚴明的選戰策略,否則不可能贏得選舉”。他指出,特朗普需要通過8月17日的共和黨黨代表大會向美國選民宣誓,他在未來四年將要做什么,然后基于這個新議題來區分自己和對手間的差別,“沒有一個總統能只通過強調自己(已經)做的很好而當選”。
在近幾個月民調落后的特朗普選擇了所有落后的候選人會采用的負面選戰打法,除了一路攻擊拜登太老不適合當總統,他還通過攻擊中國、攻擊挑起族群議題的人來刺激支持者的熱情。在共和黨和特朗普的攻擊下,皮尤中心6月底的調查顯示,確實只有40%選民認為拜登“有活力”,而56%的選民認為特朗普活力十足。
但選民總體仍偏好拜登。從選民結構和搖擺州的民調看,拜登因為選民對現況的不滿暫時領先。特朗普在主要的六個搖擺州(亞利桑那州、密歇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北卡羅來納州、佛羅里達州和威斯康星州)平均落后拜登9個百分點。
其中,1984年以來首次在2016年轉紅的威斯康星州的動向備受矚目。根據該州馬奎特法學院(Marquette Law School)6月底的民調,在登記投票的選民中,49%的選民支持拜登,41%的選民支持特朗普。政治網站“真正清晰的政治”(Real clear politics)平均各家民調數字也顯示,拜登的支持度為48.5%,特朗普支持度為42%。
威斯康星州前州長沃克(Scott Walker)指出,這次選舉選民“考量的是總統候選人的健康、經濟的健康程度和(居住)州的安全程度”,他認為威斯康星州2020年或不會再支持特朗普。
在選民結構上,2016年支持特朗普的選民族群包括:65歲以上的年長選民、勞動階層白人女性。這些族群對特朗普的支持近來也有所下滑,特別是白人女性。克拉克強調,女性選民對特朗普的支持自他上臺后就極速下滑。在克拉克和其他三位教授的研究中,男女選民對特朗普的偏好落差達13%,相較之下女性選民比較認同民主黨和拜登,如何增加女性支持者對特朗普將至關重要。
深怕重蹈希拉里覆轍的拜登對自己在民調中領先也異常謹慎,他在競選場合多次告訴支持者,“忽略那些民調,我們不能把一切當作理所當然,風險太高了,大家一定要去注冊投票。”
除了投票率,選前可能發生的各種事件也將左右選舉結果。艾略特強調,選戰不到最后一刻勝負難辨。“(2016年)如果FBI選前11天沒有重啟對希拉里的郵箱調查,我想贏得選舉的應該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