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秧

“翻轉課堂”的新模式轉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方法和內容,其形式生動活潑,改變了傳統的“輸入式”教學方法,鼓勵學生更加主動去學習和探索,以進一步加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對提出的學習問題展開深入討論,讓課堂學習更加豐富多彩。
在我國基礎教育發展過程中,音樂課程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達到基礎教育德育和美育目標的主要途徑。在目前的音樂教學模式中,教師大多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來完成教材規定的歌唱教學和欣賞教學,但也有部分初中學生覺得音樂課枯燥乏味,不如抓緊時間學習數學、語文等主課。就目前的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而言,也還存在一些問題:課堂普遍缺乏活力,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不強,教師組織課堂紀律掌控能力有待提高,課程內容準備不夠充分、設計不是很完美,教學思路過于單一,教學方法比較陳舊,導致課堂沉悶較多,師生互動較少。
“翻轉課堂”的相關教學模式主要是在師生互動以及交流合作中一起完成的。探索通過“翻轉課堂”的相關教學模式,能夠改革課程體系、改善教學內容與方法、豐富教學形式和手段,形成與一般的應試教育、學科教育具有本質區別的教學新模式,能夠激發課堂活力,能讓學生以煥然一新的姿態面對教學,讓他們更有興趣投入到音樂課堂中去,有問題可思考,有問題可解決,進而吸引學生,激發課堂活力,讓學生能在充滿“音樂性”的課前、課中、課后主動地學會聆聽、實踐、探索音樂,從而真正地提高初中生的音樂學習能力,進一步提升初中生的音樂素養。切實強化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從而有效激發初中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一、“翻轉課堂”模式相對于傳統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的創新性
“翻轉課堂”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探索過程中,能從本質上改變傳統的基本教育教學模式,屬于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的突破,學生可實現對將要學習的知識進行獨立預學,完成問題的挖掘,而且通過此項模式,加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和互動交流,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完成了情感和效率的高度統一。
“翻轉課堂”的實施,改變了傳統音樂的一些教學模式,堅持把學生作為模式服務的核心,切實將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先導主角轉變為此項模式中輔助學生學習的教學配角,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了主動學習的模式。通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實踐表明,“翻轉課堂”模式,能夠從本質上對舊的傳統課堂進行有效突破,切實改變了“輸入式”的教學模式,打造自主、高效、活力四射的課堂。
二、“翻轉課堂”模式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探索
課前的準備(結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制作教學視頻)
針對初中生的性格和認知的特點,通過對部分音樂教學視頻的制作,把即將要學習的教學內容制作為音頻資料,例如涉及相關的一些音樂術語時,進行視頻教學,增加知識印象,提升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能夠讓學生感知到音樂,與音樂形成共鳴。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投入較大情感,建立師生較好的互動教學氛圍。通過“翻轉課堂”的應用,充分調動了更多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體驗中,有效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例如:在欣賞人音版教材七上《伏爾加船夫曲》時,該首作品的音樂力度變化非常明顯。在課前可以把微視頻發到班級的網絡空間里,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力度變化在音樂情緒表達上的作用,讓學生簡單明了地識記力度變化的記號。學生可以在課前反復觀看,并記錄下自己的觀點或疑問。在實際的課堂中,學生也可以在自身原有的音樂素養的基礎上,對音樂力度的含義以及這些力度術語的識記,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既能加深對《伏爾加船夫曲》這首作品音樂形象的理解,又能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課后學生也可以在網絡平臺上發表自己的音樂評論。從而來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翻轉課堂”模式能對傳統音樂課堂教學理念進行突破,音樂專任教師在教學前,進行課堂素材準備,不盲目加入較多的視頻素材。在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初中生的性格特點和喜好需要,對視頻素材進行有效整合及合理編排,極大地豐富音樂課堂的教學內容,同時進一步激發了初中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學習興趣。
教學環節的設計(情境的創設,讓學生身臨其樂)
在音樂教學教案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格外注意,具體的教學內容要設置特定的情境,其中內容與方式主要取決于授課內容和授課對象的認知能力。特別是對于音樂教學來說,單單講述簡單的理論,學生是難以理解的,所以在課上就要組織一些真實的、符合現實環境的音樂學習活動,從而達到讓學生把在課前學到的內容應用到課堂上。在情境創設過程中,設計特定的音樂律動環節,運用樂器或肢體語言,讓學生根據音樂自主創編,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素養的興趣。
例如:欣賞人音版教材七上《勞動號子》這一組作品時,課前讓學生觀看有關于勞動號子演唱形式的微視頻。在課中,學生可以結合已學唱的歌曲《軍民大生產》這一首勞動號子的演唱形式,在欣賞完教材中的另外幾首勞動號子的作品后,通過分小組跟著音樂表演不同勞動場景下勞動號子的演唱形式,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勞動號子這一民歌體裁最常見的演唱形式:一領眾和。
課堂活動組織(教學實施)
在初中音樂教學活動中,通過“翻轉課堂”,教師要充分整合音樂視頻教學與網絡教學的手段與方法,以便達到內容與效果的協調與統一。這種方式的整合與協調,能夠讓學生在課前對內容進行有效預習,課后進行全程復播,相比傳統的課堂學習,能夠體驗更多的課堂學習效果。在課內教授的過程中,要特別強調注重課堂的質量,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建立起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堅持以學生為導向,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中以更加積極的姿態主動地與教師、同學進行交流溝通,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共同構建一個互動交流的課堂,讓音樂充滿整個課堂。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創建濃郁的藝術氣氛,讓學生的音樂素養能夠有一個較大的提升。
課后課程評價、反饋
課堂教學結束以后,“翻轉課堂”教學其實還未結束,師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受和總結一些學習心得,從教與學兩方面評價各自的教學與學習情況,共同探討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 中以及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所碰到的問題,以便能夠尋找到一種有效的解決思路和方法,進而反饋并總結課程的教學與學習成效。在交流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考察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對交流內容進行的評定,以及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此,應該改變傳統的考察方式,全面建立以服務學生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為目標的音樂教學考察方式。
初中生的音樂素養,特別注重對音準的訓練,尤其是合唱教學。可以通過微視頻的錄制,課前和課后,讓每位學生都可以在家預習和復習。錄制微視頻,進行音階的練習以及分聲部旋律的練習,讓學生在沒有鋼琴的情況下,能夠不定時地跟唱、練習。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回課,教師根據回課同學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細節點評,從而提高合唱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
“翻轉課堂”的音樂教學模式是對初中基礎教育中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的一項探索與創新,其主要目的是通過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來有效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自主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答問題的能力。通過在線的學習,并結合面對面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音樂素養的學習能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值得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推廣應用。
編輯/陸鶴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