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程 馮國君

摘要:本文介紹了丁鱥Tinca tinca(L)魚苗、魚種以及成魚三個階段的池塘準備條件、放養密度、投飼方法、日常管理以及病害防治技術。為黑龍江省水產養殖品種結構調整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同時也為丁鱥這一名優水產養殖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了技術基礎。
關鍵詞:丁鱥;人工養殖;魚苗;魚種;成魚
丁鱥Tinca tinca(L),屬鯉科(Cyprinidae)雅羅魚亞科(Leuciscinae)丁鱥屬(Tinca)。又稱歐洲丁鱥、丁桂魚、須鱥,是丁鱥屬的唯一一個種。為淡水底棲魚類,棲息于多水草的靜水或泥底的緩流水體中,耐低氧。冬季棲息在深水區,耐寒力較強,屬廣溫性。通常夏季產卵,成長迅速。雜食性,主要攝食底棲無脊椎動物、藻類和腐殖質。丁鱥魚體表有綠、黃、藍、白四種表現色,同時擁有細嫩的肉質、鮮美的味道、極高的營養價值,是歐洲各國的主要淡水養殖經濟魚之一,又是重要的游釣魚、觀賞魚,在歐洲有皇家寵魚之稱。由于捕起后體色很快變為黑色,故有“黑魚”之稱。丁鱥具有雜食性,粘性卵兩大特性,是重要經濟魚類,也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1 魚苗培育
1.1 池塘條件及準備
池塘面積以1畝~3畝為宜,池深1.0m~1.5m,注排水方便,池底平坦且淤泥厚度不超過10cm。魚苗放養前15d,排干池水,曝曬2d~3d,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消毒后2d~3d,施生物漁肥3kg~4kg。施肥量可根據池塘情況調整,老池塘可適當少施,新池塘可適當多施。施肥后池塘注水50cm~60cm深,注入池塘的水要經60目篩絹過濾。
1.2 魚苗放養
仔魚能夠靈活平游時下塘。同一池塘放養最好放同一批孵化的魚苗,不同批次的魚苗最好相隔不超過3d。魚苗下塘前一天,取少量魚苗(50尾以上即可)放入設置在池塘內的密眼網箱中進行試水,12hrs.后發現魚苗活動正常,即可放養魚苗。魚苗下塘前用雞蛋黃或輪蟲開口。魚苗放養密度8萬尾/畝~10萬尾/畝。
1.3 投飼
魚苗培育前期采取豆漿為主的培育方法。魚苗放養后,每天每畝水面用黃豆2kg~3kg加水泡發后磨成豆漿,分2~3次全池潑灑。一周后,黃豆增至每畝水面3kg~4kg。重點潑灑池邊附近3m寬的水面。當魚苗體長達到2cm左右時,即可適當投喂粉末狀人工配合飼料。魚苗培育中后期,魚苗規格達到2.5cm時開始馴食破碎的配合飼料,養成魚苗集群到投料臺攝食的習慣。配合飼料粗蛋白質含量以40%~42%為宜。每天投喂4次~6次,日投飼率3%~10%,根據天氣、攝食等情況調整投喂量。
1.4 日常管理
1.4.1 勤巡池。魚苗入池后,每天早晚勤巡池。注意觀察水質情況,注意觀察魚攝食、活動及生長情況。及時驅趕清除鳥、青蛙等敵害生物。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1.4.2 定期補水。魚苗放養一周后,每隔3d~5d注一次新水,每次加深10cm~15cm,培育后期水深保持0.8m~1.2m。
1.5 出池
一般經30d~40d培育,魚苗培育至體長3cm~5cm的魚種時出池,進入下一階段——魚種培育。如魚苗需長途運輸,最好在出池前拉網鍛煉1~2次。
2 魚種培育
2.1 池塘條件及準備
池塘面積以5畝~10畝為宜,池深2.0m~2.5m,注排水方便,池底平坦且淤泥厚度不超過10cm。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后,池塘注水0.8m~1.0m深。
2.2 苗種放養
放養魚苗應體質健壯、無病無傷。丁鱥魚苗規格以4cm~5cm為宜,放養密度為2萬尾/畝~3萬尾/畝。另外搭配放養規格1.5cm~2cm的鰱鳙魚烏仔,放養密度為800尾/畝~1000尾/畝,鰱鳙魚之間的比例為2∶1~3∶1。
2.3 飼養管理
2.3.1 飼料。選擇人工配合顆粒飼料,飼料粗蛋白含量38%,飼料粒徑0.5mm~1.5mm。
2.3.2 投飼。采取馴化投飼法,人工撒喂或使用投餌機投喂。每天投喂2~4次,日投飼率3%~8%,根據魚吃食情況調整投飼量。
2.4 水質調節
飼養期間勤補水,水深保持1.3m~1.5m,每隔15d~20d全池潑灑一次生石灰水,生石灰用量為15mg/L~20mg/L。
2.5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注意觀察魚的攝食、活動、魚有無發病、水質變化、水位變動。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做好養殖記錄和用藥記錄。常見魚病以車輪蟲、斜管蟲、指環蟲、三代蟲等寄生蟲病為主,注意防治。
3 成魚養殖
3.1 池塘條件及準備
池塘面積以5畝~20畝為宜,池深2m以上。如需越冬,池深應達到2.5m~3m。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不超過10cm,最好無淤泥或很少淤泥。池塘注排水方便,水源可選擇河水、泉水、井水等,水質清新,無污染。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后,池塘注水1米深。
3.2 魚種放養
放養魚種應體質健壯、無病無傷。丁鱥魚種規格以50g左右為宜,放養密度為1800尾/畝~2000尾/畝。另外,搭配放養規格100g左右的鰱鳙魚種,放養密度為70尾/畝~100尾/畝,鰱鳙魚之間的比例為3∶1~4∶1。
3.3 飼養管理
3.3.1 飼料。選擇人工配合顆粒飼料,飼料粗蛋白含量35%,選擇硬顆粒飼料,以浮性膨化飼料為佳。
3.3.2 投飼。采取馴化投飼法,人工撒喂或使用投餌機投喂。每天投喂2次~4次。5月~6月,2次~3次;7月~8月,3次~4次;9月,2次~3次。每次投喂丁鱥魚大部分吃飽游走為止。日投飼率1%~3%,根據魚吃食情況調整投飼量。不同水溫成魚日投飼率及日投飼次數見表1。
3.4 水質調節
每隔7d~10d加注一次新水,水深保持1.5m~2.0m。每隔15d全池潑灑一次生石灰水,生石灰用量為15mg/L~20mg/L。夏季每天晴天開增氧機1hrs.~2hrs.,保持水體溶氧3mg/L以上,陰雨天可適當延長開機時間。
3.5 日常管理
勤巡池,觀察魚活動情況、攝食情況和水質變化。定期檢查魚體生長情況,魚體有無病害。做好養殖和用藥記錄。
3.6 病害防治
目前,丁鱥病害較少,主要有車輪蟲、斜管蟲、指環蟲、三代蟲等寄生蟲病,水霉病、爛鰓病、爛尾病等也時有發生。水霉病關鍵在于預防,在拉網、放養、運輸等操作過程中要細心,盡可能避免魚體受傷。其他疾病的防治方法與鯉魚、鯽魚等常規魚類相同。
參考文獻:(略)
(責任編輯:孔令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