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是培養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陣地,旅游企業注重高水平英語人才的引進,但目前高職院校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與旅游企業的人才需求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不適應性,為使這一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就需要高職院校積極改革原有的旅游英語課程,結合校企合作中呈現出的問題和具體的英語人才培養情況進行優化改革,更好地滿足旅游企業的人才需求。本文主要對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旅游英語課改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校企合作模式;高職;旅游英語;課改
目前,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明顯,旅游業獲得很好的發展,尤其是涉外旅游發展潛力巨大,所以對懂英語的旅游人才的需求量是比較大的,并且在實際情況中,涉外旅游人才也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為此,很多高職院校開始積極與企業合作,優化校企間的合作,通過學校理論教育與企業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模式培養旅游英語人才,逐步強化學生的英語旅游服務水平,培養出更多能夠靈活運用英語知識,科學處理旅游、酒店業務,開展涉外旅游活動的高水平、實用型、技能型人才。
1 高職旅游英語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就是學校與企業進行合作,將畢業生的就業與企業招聘相結合。通過開展校企合作能夠很好地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使學生的實踐操作經驗短期內得到提升。目前我國高職旅游英語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如下:
首先,企業配合學校和學生的需要,提供實習就業的平臺和機會。學校與相關合作企業簽署聯合培養協議,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到一定知識后,企業為其提供實踐工作的機會。高職院校進行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案的制定,并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培養,與學校合作的校企合作企業則結合學校的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為學生提供課外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親自實踐中接受教育。實力比較強的企業還會與學校簽訂招生計劃合同,在校期間由學校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學生在實習、就業時由企業提供崗位。
其次,校企共同合作進行人才培養。校企合作模式下,學校會與當地專家建立專業的指導委員會[1],企業則與學校共同進行人才培養計劃、教學方案、崗位實踐等內容的研究探討,并定期派企業專家到學校監督其教學,針對人才培養舉辦座談會,與教師交流指導教學內容,與學校領導分析旅游英語的社會形勢,同時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使學生對自己今后的就業方向有明確的規劃。
最后,建立校企合作教學團隊,充分發揮高校教育資源優勢和企業就業資源優勢。校企合作在培養高水平旅游英語人才的同時也注重教師雙師素質的提升。校企合作模式下,學校與企業共同研究,成立由旅游英語專業教師與企業業務骨干組成的教學團隊,讓專業教師在旅游實踐中豐富經驗,讓業務骨干在理論教學中強化專業素養。高職院校與企業進行團隊合作有助于教師水平的提升,通過實踐豐富教學經驗,并強化英語口語能力,可以更好地結合實踐對自身的教學思路、方法等進行反思,更好地指導學生成長進步。
2 高職旅游英語教育的現狀
首先,人才供需存在明顯矛盾。社會對掌握扎實英語知識的高水平復合型旅游人才需求很大,但高職院校中的高水平復合型旅游英語人才的數量有限,加上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因自身水平不佳,就業難度比較大,旅游英語專就業率普遍較低,使得旅游英語人才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
其次,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在培養旅游英語專業人才時,應將理論教育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實現人才的全面進步。但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在培養旅游英語人才時過分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忽視人才實踐性、技能性以及職業性的培養,課程體系結構不夠優化、不夠系統,只是將英語知識與旅游知識簡單的融合,與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市場要求是不相適應的,從而無法滿足旅游企業對于高水平人才的要求。
3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旅游英語課改的策略
1)結合行業需要設置課程。高職院校培養旅游英語人才主要是為滿足企業的招聘需要,要依據學生的就業情況對學生開展職業性教育。旅游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需要結合旅游企業、行業的需要,滿足市場對于人才的需要。高職院校要定期調查市場上旅游英語人才的需求情況,并以此為依據進行課程設置,同時專業人員也需要定期對人才培養的方向進行會議研究。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科學的進行教學內容劃分,明確主次,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密切關注旅游行業的發展情況,使其與教學相結合,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知識、能力的
提升。
2)優化旅游英語教學模式。培養旅游英語專業人才不僅要發揮校企合作模式的優勢,還需要積極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只有科學的指導教育學生學習基礎知識,才能夠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旅游英語基本技能。為使學生高效掌握課本上的知識,應要求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自主學習,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使得教師不必花費大量的課堂時間進行基礎知識講解,從而留出更多的時間進行知識的升華和技能提升。在旅游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個性化差異以及教學的實際內容,教師將相同能力范圍內的學生劃分為一個層次,利用創新型的教學模式,實現教、學、做的統一[2],實現良好的學習效果。
3)積極建立實訓基地。校企合作下,學校要依據訂單式的培養模式對學生進行定向培養[3]。企業要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和崗位,不僅使學生能夠接受理論知識的傳授,更有實踐操作和鍛煉的機會。要積極建立實訓基地,學校與企業合作,在滿足人才培養的條件下建立良好的實訓環境,提升學生專業素質水平以及實踐能力,幫助學生盡早的適應工作,縮短與崗位磨合的時間,從而滿足企業對于多元化旅游英語人才的需要。規模比較大的企業還可以將自己的旅行社、酒店等提供給學生作為實訓基地,讓學生進行實習,不僅能夠利用現有的實訓基地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也有助于企業的經營發展。
4)優化學生實訓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下,學生的實踐訓練不應只局限在最后一個學期,為培養出更多高水平、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高職院校應將實踐課程貫穿于學生在校學習的全過程。如,高職院校可以開展三段式的實訓模式,分別為體驗性、嘗試性、頂崗
性[4]。首先,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學期進行體驗性的實訓,也就是讓學生對自己專業的實際工作崗位進行參觀了解和體驗,從而對行業有更加清晰的認識,今后學習也會更有方向和目標。其次,可以在學期中或者節假日進行嘗試性實訓,比如十一黃金周等旅游旺季時旅游企業人手短缺,這時可以安排學生到旅游企業進行短時間的工作體驗,將自己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并從中總結經驗。最后,在學生在校的最后一年進行頂崗性實習。這樣的實訓方法能夠讓學生的就業與行業相結合,使學生對旅游行業有更加明確的認識,對于其職業生涯規劃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4 結束語
總之,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院校旅游英語教學要積極的改革優化,充分發揮學校與企業的優勢,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實踐機會,讓學生的專業水平、實踐能力等得到全面的提升,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春華.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旅游英語課改研究[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1(Z6):98+100.
[2]劉綻.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旅游英語教學的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2):51-53.
[3]余夢媛.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旅游英語教育改革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8):122-123.
[4]張麗,謝道兵.校企合作機制下的高職旅游英語實踐教學模式探析[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03):90-92.
作者簡介
鄧紅蕾(1986-),女,漢,湖南安化,大學本科,黨務干事兼大學英語教師助教,研究方向:高職教育、英語教學、政府治理、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