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蕊
摘 ?要:法律診所教育相比于傳統法律教學模式效果顯著。文章對比分析法律診所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區別與優勢,提出當前我國法律診所教育面對的教務管理、社會認同等問題,提出解決當前困境確保法律診所教育的方法和途徑,給法律診所的本土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法治資源;法律診所;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0)22-0185-03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law teaching mode, the effect of legalclinic education is remarkable.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and advantages between legal clinic 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social recognition that legal clinic education in China faces at pres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and ways to solve the current predicament and ensure the legal clinic education,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legal clinic.
Keywords: law resources; law clinic; education mode
引言
2000年開始,中國開始從國外引入診所法律教育模式,實踐證明,法律診所教育在教學目標的明確性、教學內容的豐富性以及教育方法的獨特性上都有較大優勢。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認可這一教育模式,診所式法學教育已經成了新的發展方向。然而,法律診所教育在我國本土化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較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一、法律診所教育與傳統法律課堂教育的區別
1. 傳統的法律教育以傳播灌輸成熟的知識體系為主,而診所教育更傾向于讓學生自主學習和運用法律。法律教育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法律知識的前提下,靈活應用到生活工作之中,而不是簡單的將條文和內容進行灌輸式教育。相比之下,診所式的教育方法更注重在課堂教育中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靈活運用當前的法律條文對法律案例進行分析,并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法,而不是單純的背誦條文或者對某些條文進行細致的闡釋。通過這種教育模式,學生對法律運行的規律和內涵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和認識。
2. 傳統法律教育中學生被動學習情況嚴重,診所式教育側重培養主動學習能力。診所式教育課堂上以學生作為主角,需要學生主動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無形中鍛煉了學生自主尋找答案的能力,只有讓學生親自參與其中,才會真正了解法律案件中的關鍵所在,教師的作用只是一個指導者,并不會對學生做出限制或者代替學生辦理案件,這種教育方式也極大提高了學生的能動性,教學效果顯著。
3. 傳統教育對法律進行分門別類,將整體性的法律拆解為不同板塊進行教育,而法律診所則打破了這一教育模式,使得教學效果更加具有實際意義。診所式法律教育在教學過程中使得學生親自參與真實案例,很多問題可能是學生之前沒有了解過或者認識程度不深的東西。
4. 傳統的法律教育無法使學生進入真實的情境角色,不能切身的體驗律師和相關執法人員的作用和責任。而診所法律教育則提供了學生參與案例的機會,在真實的案例中體驗法律的意義和內涵。這種教育模式對學生來說,無論從法律內容的理解程度還是將來法律系統思維的培養都有較大益處。
5. 傳統的法律教育以老師作為主角,從上向下進行知識的傳遞和灌輸,師生之間地位不平等。而診所式法律教育,老師和學生之間完全平等。診所式法律教育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角,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完全平等,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真誠、平等的跟學生交流想法,學生通過與老師的交流也更能獲得系統的法律思維方式,教學相長。
6. 傳統的法律教育力求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的答案,更加注重結果。而診所式法律教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深入分析問題細節,更加注重過程。
二、當前法律診所教育遇到的困境與挑戰
盡管診所式法律教育比傳統法律教育更加科學,教學效果更顯著,但在其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與挑戰。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能夠幫助診所式教育走出當前的困境。
(一)教務管理與課程設置之間的矛盾
目前國內的診所式法律教育主要以選修課形式開展,由于課程規模、教學資源等問題的限制,導致其無法大面積展開,對學生也有一定的要求。由于診所式教育在國內開展時間較短,很多學校的教務部門對這門課程沒有足夠的了解,在課程設置時也會出現一些問題,最典型的如選課人數過多或者過少等情況都會對當前的教務管理相沖突。
從教育的目的來說,每個教師都希望更多的學生接受到優秀的課程教育,但法律診所課程特點決定了該課程的規模不能過大,學生作為課程的主要角色和具體案例的代理人,必須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責任,因此授課過程中需要老師進行指導、監控等,確保課程的有序進行,種種原因導致課程容量不能過大。某種意義上來說,選課人數過多比選課人數不足更加難以解決,人數不足時可以通過與教務管理部門相溝通,并鼓勵學生參與課程,當人數過多時,為了滿足學生的需要,就要涉及授課導師的增加,相關教育資源的分配等問題,這一矛盾已經成了目前診所法律教育推廣的主要矛盾之一。
(二)學生自身角色的調整與沖突問題
法律診所課程中,學生會被任命為制定案例的法律代理人,而社會中的法律工作者對經驗、知識的要求遠超過普通大學生的知識儲備,法律工作者進入社會后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和過渡期才能承擔這一責任。診所式法律教育課程上的學生在知識、能力上都無法達到要求的前提下,被委任重要的法律角色,一方面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其法律思維,另一方面,課程的特點有要求其承擔法律責任。這種矛盾和沖突如果處理不當,會導致學生對未來的職業思考中陷入困境。實際上,在我國法律診所課程實踐過程中,已經出現了這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對于課程中的每位學生來說,當充當法律工作者角色之后,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用自己的能力圓滿的解決案件,因此當事人對法律工作者會有更高的期望,而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在心理上和行為上很難完成這種轉變。2. 當事人認識到學生充當的法律工作者無法解決他的問題時,心里會產生較大的落差,很容易習慣性的轉向老師尋求幫助,而老師在課程中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和監控,如果過分參與案件中,法律診所教育以學生為主角的核心已經不復存在。3. 當事人去法律診所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求幫助,對于學生的能力和專業知識根本不信任。4. 一些當事人盡管接受了學生提供的法律服務,但還是本能的希望更有經驗、更有能力的教師或者學生負責自己的案件,一些稚嫩的學生很難得到當事人的認可。
法律診所的意義在于培養學生,通過實際案例的磨練讓學生逐漸走向成熟,因此學生犯錯無法避免。如何保證當事人的權益并且使得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鍛煉是當前法律診所教育的重要矛盾。
(三)法律診所的認同困境
目前來看,國內最適合法律診所承擔的案件是公益訴訟,但由于我國法律體系不夠完善,并沒有相關的法律支持公益訴訟的開展,法院也不會受理相關的案件,因此法律診所必須要通過具體的案例來實現公益訴訟的目的。這種背景也給法律診所提出了更多的阻力,主要表現在:1. 法官的不認可。由于這種訴訟案件的內容和話題通常較為敏感,法官對此十分慎重,還有一些法官出于各種考慮認為此種訴訟沒有實際意義,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挫傷了學生和老師的積極性。2. 學生的不認同。當法官了解到訴訟的案件是以法律診所為依托,旨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時,對待學生的態度就會消極,輕視甚至決絕相關案件的審理,這些情況嚴重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對于自己的行為也會產生懷疑。3. 社會的不認同。公益式訴訟不僅由于占用司法資源在司法領域受到排斥,在社會中也存在較多的非議和不認可,學生在處理相關的案件過程中經常會被認為沒事找事,一些家長對學生的行為也不理解,這對學生和教師都是較大的挑戰。
三、法律診所教育質量控制的對策和建議
由于法律診所進入我國時間較短,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與我國傳統教育方法存在較大的沖突,因此在推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阻礙和挑戰。目前來看,法律診所教育在我國遇到的障礙都在預期之內,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實踐性的教學模式認可程度會越來越高,通過積極地尋找法律診所式教育與我國教育的共同點,開辟法律診所在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新途徑,能夠確保法律診所教育在中國法律教育中生根發芽。
(一)將法律診所教育納入我國法學教育課程體系
任何一門新興學科或者新的教育模式的推廣都是理念先行,若想推進法律診所教育在中國的實施,首先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以開明的態度對待這一西方教學模式,肯定法律診所式教育模式的優越性,并將其納入我國法學教育課程體系之中,給后續的推廣和發展提供平臺。我國傳統教學模式注重對知識的傳遞和灌輸,更注重對學生學術研究能力的培養,忽略了職業思維的培訓和法律學習中重要能力的培養,這與法學教育以事實為基礎的宗旨相違背,學生畢業后由于缺乏獨立思考能力,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完成思維的轉變,給學生的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困境。而法律診所式教育通過與事實相結合、以學生為根本的教學模式很好地彌補了這一缺陷。
(二)設立專項資金,彌補法律診所經費短缺
法律診所教育協會給開展該課程的學校提供了一筆資金進行援助,但只依靠外國的援助不是長久之計,課程實際展開過程中也會遇到種種問題,因此可以在國內建立專項法律診所基金,通過科學的經費運作,從校外和校內兩個途徑籌集法律診所需要的資金支持。校內分別由學校和學院兩個層面對法律診所課程提供支持,校外通過建立專門的法律診所援助工作站,與司法機構、相關的行政部門及社會公益部門相合作,解決當前法律診所教育的資金問題。在積極尋找新的法律診所援助途徑之外,還要開辟新的方式籌集資金。
同時,也可以實現法律診所與專業實習的替換與對接,把用于專業實習的相應經費劃撥到診所。通過有效利用專業實習這一環節,實現法律診所與專業實習的替代和對接,能夠對傳統的專業實習注入新的活力,也能提高學生的實習動力,教學效果會大大提高。實際上,我國的一些高校如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并且展開了卓有成效的改變,中國政法大學專門就法律診所這一課程的管理制定了相關的條例,規定法律診所是法律系學生的必修課,將法律診所與專業實習并列,學生可以在其中自行選擇,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機會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相關課程的學習。從長遠角度上來說,法律診所逐漸取代傳統課程實習已經成為必然趨勢,法律診所對學生專業能力的鍛煉、綜合素質培養都有明顯優勢。
除此之外,法律診所相關經費的籌集還可以從當事人處獲得,根據當事人的情況,可以選擇讓當事人自行負責案件的部分費用如打印費、交通費和電話費等,而當事人自行負責部分費用的方法是為了給法律診所教育模式提供一些支持,最終達到雙贏的目的。
(三)加強診所師資建設,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
“診所教師是診所法律教育制度化建設中最為關鍵的主體性要素”,因此,塑造一支嚴格訓練的師資隊伍成為成功開展診所法律教育的關鍵。要解決好這個問題,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工夫: 其一,基于診所法律教育需要指導老師的大量付出,在診所教師的選擇上應該選擇具有奉獻、創新精神,有事業心、公益心、包容心,堅定把診所法律教育做好的人。其二,加強對診所教師的培訓力度。可以仿效美國法學院協會的做法,由診所法律教育委員會對缺乏診所教學經驗的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向他們傳遞診所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教育方法;或者由各法律院系選派診所教師到國內診所教育做得好的高校進行培訓,系統學習診所教育的課程設計與指導,如西北政法大學就接受校外診所教師的培訓;或者診所教師到成功開設診所課程的高校進行交流和課堂觀摩,汲取經驗。這些培訓模式的重要特點是可操作性強、可復制性強,可以成為中國診所教師成長的參考模式。其三,法律院系應該提供條件,鼓勵診所教師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的前提下,兼職從事法律實務;克服實踐經驗不足的劣勢,以便給診所學生更好指導。其四,借鑒美國耶魯大學的“學長輔助學習制度”,邀請已經畢業的、在司法實務部門工作的優秀學生參與診所課程,為診所學生做力所能及的輔導。最后,聘請校外實務部門熱心于診所教育的人士來校擔任診所課程兼職指導教師,實行校內教師與校外聯姻方式開展診所法律教育。
從長遠看,一方面,各法律院系應將那些對診所法律教育感興趣并有能力從事診所教育的教師確定為診所專職教師,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建立有異于傳統的評價指標。另一方面,診所教育的指導教師還是以法律院系的師資為主,校外兼職師資為輔。
(四)推動診所法律教育走向規范化
隨著診所法律教育理論教學經驗的逐步積累,這種教育模式必然走向規范化。診所法律教育專業委員會應該組織開設診所課程的法律院系積極進行研討,制定更加細化的、可操作的診所課程設計的規范化標準,使診所教育的課堂教學和實踐訓練更加充實和規范;建立大量的、具體的制度使診所值班、會見當事人、案件代理、診所評估等工作更加制度化。值得一提的是,對于目前多樣化的診所類型的發展在鼓勵、支持的同時,進行規范也是必要的。
四、結束語
法律診所教育特點顯著,給學生提供了切身接觸實際案件的機會,相比于傳統的法律教育,法律診所教育在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法律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上都有較大優勢。盡管法律診所式教育優勢明顯,由于其與傳統教育理念和模式沖突較大,在中國的推行中還是遇到了很多的困境和挑戰,在當前本土的司法資源條件下,如何保證法律診所教育的持續發展和健康運行,是每一個法律教育從業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謝長發.診所式法律教育及其在我國的實踐[D].廣西師范大學,2004.
[2]鄒學海.從“案例教學法”到“法律診所教育”[D].蘇州大學,2002.
[3]李長城.淺談法律診所教育的困境與對策[J].湖北社會科學,2011,08:153-156.
[4]李軍.法律診所教育與法律援助[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4:39-44.
[5]楊高峰.法律診所教育本土化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大學教學,2009,02:59-61.
[6]孫朝霞,張宗卿.法律診所教育在實踐性教學改革中的瓶頸及其突破[J].中國成人教育,2010,11:133-134.
[7]陳建民.法律診所教育與法學教育的改革——兼談美國法律診所教育在中國的實踐[J].岳麓法學評論,2001,2(00):83-105+8-9.
[8]張雷,陳贊強.法律理論教學與實踐的結合——法律診所教育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06,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