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艷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和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形成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使監督體系契合黨的領導體制,融入國家治理體系,要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2020年5月閉幕的全國十三次人代會上民法典又獲通過。伴隨著我國司法體制與訴訟制度的改革與發展、我國經濟法治化深化發展的新形勢,財會監督被賦予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和戰略使命。作為商業經濟領域最前沿的財會監督應適應國家治理模式的變化,服務法治經濟建設的發展。
經濟環境復雜多變,舞弊伎倆和方式也日益復雜隱蔽,僅以單一領域知識難免無法勝任,新時代中國特色的財會監督,要當好市場“守門人”和治理舞弊懲治腐敗的“助力者”,需要建構同時通曉會計知識和法律知識的復合型內涵的加強版。作為會計和法律等多屬性學科融合的法務會計,將成為加強財會監督新視角的“有力選擇”。
并且,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目標之一,開拓發展法務會計服務也被列入財政部的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期間的規劃。
張蘇彤教授把法務會計定義為:“是特定主體綜合運用會計學、審計學、訴訟學、證據法學和偵查學等學科的相關知識與技術,以舞弊與經濟犯罪活動所引起的資金非正常流動為研究對象,旨在通過對會計相關資料的調查獲取有關財務證據資料,并以法庭能接受的形式提交給法庭并接受訴訟參與人質證,以解決有關的法律問題的一門復合交叉型學科。”法務會計也會涉及非訴訟領域,主要針對組織內部的舞弊與不當行為進行調查取證。
復旦大學李若山教授認為,法務會計是會計的一門新興學科。西南財經大學黎任華教授也認為,法務會計是法務會計師發表專家性意見的一種會計專業行為。
從實踐和現有理論研究來看,法務會計專注于以下內容的開展:(1)預防、檢測和調查職業欺詐與財務報告舞弊;(2)提供訴訟支持等。按照內容與司法程序嵌入的直接程度,法務會計的工作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類:訴訟業務和非訴訟業務,具體見圖1所示內容。
其中,法務會計最主要和重要的業務實踐是“舞弊調查”,涉及舞弊檢測、舞弊檢查和舞弊防范。
1.法務會計是運用財會知識對財務事務中有關法律問題的關系進行解釋和處理,是為法律目的而對會計的一種運用。它運用財務原則和理論對歷史的會計數據及財務活動進行記錄鑒定、整理分類、提煉、檢查報告和證明,以解決現有或預期可能產生的法律問題;或者運用過去的會計數據和財務活動軌跡預測未來的財務數據及變化趨勢以解決相關的法律問題。法務會計關注的核心是經濟糾紛中的法律問題,核心是研究如何為解決有關法律問題提供有用的會計證據。
2.法務會計在實踐應用中不僅是財務與法律知識的交互融匯,而且還更廣泛地融入了證據學、調查學、犯罪心理學、計算機科學、邏輯學、管理學、金融經濟等諸多相關知識領域。法務會計起源于服務反舞弊欺詐及經濟犯罪的法庭質證的特質,也使得其收集、分析和交流調查結果需要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理論知識、觀念、技術與手段解決法律問題。這種特殊起源背景和實踐應用源生需求對多元化知識框架的嵌入,使得該學科更富有系統性,同時從方法論視角多學科引發的多維度思考路徑增強了法務會計分析證明的邏輯性,豐富了法務會計的內涵。
3.法務會計的對象是既包括舞弊與經濟犯罪活動引起的資金非正常流動。舞弊的目的主要體現在“想方設法把錢裝進自己的口袋”。但是只要涉及錢,一般都會在相應的會計資料中留下軌跡,資金的動態流向就是法務會計調查取證的標靶。同時,法務會計的對象還包括以會計資料為載體的財務數據庫,涉及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等等記錄歷史的財務數據集,這些財務數據集在反映歷史經濟業務與財會信息的同時,也將舞弊活動引起的資金流向固化在了其中,為法務會計師提供了查找證據的可能。
4.法務會計主要任務就是分析研判上述資金流及數據集,監控舞弊的發生與進行,挖掘舞弊發生的跡象,及早止損,減少舞弊的可能損失。同時對已經發生的舞弊查找分析存在于會計資料中的能夠證實舞弊活動的證據,挽回損失并減少不利影響。

圖2 法務會計師技能“金字塔”
會計法開宗明義: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就是為了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監督要求任何單位不得以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或者資料進行會計核算。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及其他會計資料,不得提供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反欺詐反舞弊、保障反映經濟結果的財務數據真實,捍衛經濟秩序是財會監督的主旨。
法務會計從起源就是誕生于舞弊與反舞弊和懲治經濟犯罪的斗爭,反欺詐反舞弊可以說是法務會計最顯著和不可替代的“職業標志”。人們將法務會計師比喻為目光敏銳的“獵鷹”,善于解讀數字背后的秘密。
法務會計與會計學聯系最密切。它是會計學的分支,其所有的工作幾乎都是建立在對會計信息形成過程的理解和對會計資料的調查與分析的基礎上,舞弊的證據隱藏在會計資料中。法務會計是在法律情境下對財務事實的應用。
正如法務會計的特點所述,法務會計的對象是既包括舞弊與經濟犯罪活動引起的資金非正常流動,即資金的動態流向;同時,還包括以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等等會計資料為載體的記錄歷史的財務數據集,這些財務數據集在反映歷史經濟業務與財會信息的同時,也固化了舞弊活動引起的資金流向。
這些動態的財務信息流和靜態的財務數據集也正是財會監督的內涵。會計法中明確規定,財政部門對各單位的下列情況實施監督:(1)會計賬簿依法設置;(2)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真實、完整;(3)會計核算按規定進行。單位內部會計監督要關注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財物保管的職責權限;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重要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權責等。
1.法務會計源生于法律事務對會計的需求
隨著業務實踐對法律科學、證據學、調查學、犯罪心理學、計算機科學、邏輯學、管理學等諸多其他學科知識的嵌入,擴展了會計思維視角邊界,使得法務會計的手段和方法更具有多元化和靈活性。法務會計可以綜合運用財務分析的方法、審計的技術方法、證據調查的方法、偵查學的方法、統計計量分析的方法、奔福德定律數據分析法等。法務會計能將法律知識和會計知識綜合運用做出更合理、更專業、更具有說服力的判斷。
2.發揮法務會計綜合學科的優勢治理舞弊,有效規范企業行為及市場行為
商業經濟領域發生舞弊的比例和程度越來越高,亟待強化監督。會計作為商業活動的第一線,承擔著對企業及其他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的記錄和監督的直接經濟管理職責。經濟方面的舞弊及違紀和違法犯罪活動,當事者都想窮盡手段要不脫離出會計監管視線要不隱秘于會計核算之中。治病須治本,整肅源頭,加強財會監督、構建好經濟前沿的第一道防線,形成對經濟舞弊違法行為強有力的約束,促進相關利益人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助力清除國家治理中的不良因素。法務會計兼容多學科的優勢使其熟悉企業舞弊風險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知識、訴訟程序與證據規則、法務會計司法鑒定以及計算機取證的基本知識,可以從會計和法律多層次齊頭并進發揮監督作用,以適應我國經濟法治化深化發展的新需求。從國內外的業務實踐看,法務會計在查處經濟犯罪、解決民事經濟糾紛、治理財務舞弊、強化公司舞弊風險管理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3.法務會計的發展能填補我國高端會計人才缺口
財政部的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期間規劃提出了加強我國高端會計人才的培養。會計法明確規定,由會計人員實行會計監督。新時期財會監督被賦予了新高度的職能,亟待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綜合技能及專業思維視野與之匹配。與傳統的會計人員相比,法務會計師工作具備更多的技能,除核心的會計技能外,法務會計師還具備司法程序(法律環境)的業務知識、基本的概念,以及取證、形成專業意見的能力。優秀的法務會計師還會擁有不同實踐領域的專業知識,如企業估值、計算機法務分析等。法務會計技能具體見圖2法務會計師技能“金字塔”。
法務會計師技能框架彰顯了其專業素質復合化的優勢,非常適合財會監督適應經濟建設高速發展及法制建設不斷完善的新時期需求。
經濟環境復雜多變,新時代中國特色的財會監督,要當好市場“守門人”和治理舞弊懲治腐敗的“助力者”,需要建構財務法律的復合型內涵的加強版。法務會計,將成為加強財會監督新視角的“不二之選”。
我國的會計人基本屬于財務會計,推進經濟全球化,“一帶一路”等國家發展戰略需要國際化、復合型人才的支撐。跨國貿易中,沖突、摩擦不可避免,企業需要貫通中西財務報告制度,熟悉國內法以及國際法的法務會計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