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小莉 肖 蔓 四川省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胃腸疝外科

俗話說“十人九痔”,充分體現了痔瘡發病的普遍性。痔瘡是指一些人直腸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的靜脈叢淤血、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靜脈團。在日常生活中,怎樣才能有效預防痔瘡的發
生呢?
如今痔瘡患者越來越多,主要是因為現在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不夠規律、健康。有的人經常熬夜,喜歡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喜歡抽煙喝酒。這些不良生活習慣不僅對于肛門周圍的皮膚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同時也會導致靜脈血管出現壓迫現象。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是預防痔瘡的重要措施。
1.飲食宜清淡。保持大便通暢能夠減少便秘,可以有效預防痔瘡。患者要多吃蔬菜,特別是韭菜、菜心梗等含有纖維的青菜,多吃西瓜、香蕉、橙子等水果。但忌食榴蓮、荔枝、龍眼、芒果等助火氣的水果。
2.忌辛辣食物。痔瘡患者如果喜歡吃刺激性強的辛辣食物,如辣椒、大蒜、生姜等,可促使痔瘡充血,加劇疼痛度。
3.忌食煙酒。煙酒可使肛門黏膜處的靜脈充血、擴張,導致痔核腫漲。門診中見有不少痔瘡患者,因前一天晚上飲酒,第二天痔瘡就發作了。
4.多喝水。痔瘡患者起床刷牙后,記得喝一杯溫開水,清理疏通腸胃,能使排便更加通暢。多喝水還可以防止大便干結,減輕痔瘡疼痛。一般每天至少喝8杯水,特別是夏天和運動后飲水量應更高。另外,要避免或少喝酒精飲料和咖啡因飲料。
5.切忌暴飲暴食。痔瘡患者切忌食用巧克力、肥肉等高熱量、高脂肪食物,或饑飽不勻,致濕熱痰內生、氣血壅滯,引發痔瘡出血。特別是暴飲暴食后腹腔壓力增大,會使痔靜脈的血液回流受到影響,加劇痔瘡病情。
1.提肛運動。通過收縮、放松肛門來完成提肛運動,一般每次50下,約3分鐘,每日1~2次即可。長期堅持做可強化血液循環,調和人體氣血,促進胃腸道蠕動,減少盆腔充血,改善痔靜脈回流,對防止痔瘡很有效果。
2.合理鍛煉身體。痔瘡患者要避免長時間久坐、久站,應該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其中游泳是一項最佳的全身運動,人們可以通過水中交換呼吸,促使肛門肌肉運動,改善肛門部的血液循環,防止痔瘡發生。
3.提腳跟走路。人在走路的時候,一旦腳跟提起,腳趾一受力,就牽動肛門肌肉的緊縮,左右臀部肌肉一張一弛,能夠改善痔瘡癥狀。
1.定時定點排便。這是預防痔瘡發生的重要舉措。最好在每天清晨起床后或早餐后,利用“起立反射”及“胃結腸反射”排便。每天在同一時間想著“要排便”,不到半個月就可以形成規律。
2.排便時間不宜過長。人們在排便時不要看書、久蹲,要盡力縮短排便時間。許多忙碌的上班族都有如廁玩手機的習慣,甚者在廁所里一蹲就是半個小時。殊不知如廁時間長不僅不衛生,還會使直腸靜脈長時間受到擠壓,誘發痔瘡。
3.排便切忌用力過度。當大便秘結、干硬時,若排便時用力過度,則會導致腹壓迅速增高,靜脈叢因此屈曲擴張,造成痔瘡破裂、肛門皮膚裂傷,出現便血和疼痛。
4.防止腹瀉。一日多次排便會加重痔瘡,因此,便秘患者要注意防止腹瀉。排便時可以在自己肚子上由左到右地打圈按摩,這是糞便從形成到排出的路徑,自我按摩可以改善便秘。
5.珍惜便意。有了便意就要馬上去排便。若是經常因為這樣或那樣的事耽擱一下,便意就會不見了。另外,提倡人們采取坐姿排便,因為蹲坑姿勢容易誘發痔瘡甚至脫肛。
1.肛門的位置比較特殊,很難保持清潔,也容易受到壓迫。為了促進痔瘡患者的恢復,要做好肛門護理。具體包括坐時保持肛門懸空透氣、保持便后肛門清潔和按醫囑熏蒸坐浴。
2.養成每次便后用溫水清洗的習慣,對預防痔的發生及發展是有意義的。便后切勿用硬紙擦拭,防止外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