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肖婉 宋德軍



摘要:黑龍江省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高低與區域城市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有密切聯系,通過構建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指標體系,采用灰色關聯模型對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且差異大,呈現出多層次階梯性特點,但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有減小的趨勢,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對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經濟發展水平;指標體系;灰色關聯模型
中圖分類號:F20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20)07-0001-03
一、引言
經濟發展水平是一國綜合實力的重要支撐,經濟發展水平高,能夠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增強國家競爭力等。在一輪、新一輪東北振興等相關政策下,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時黑龍江省整體經濟發展水平高低離不開區域城市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黑龍江省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因此正確認識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對實現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于經濟發展水平的研究主要集中三個方面,一是從不同研究視角評價經濟發展水平。陳璐(2015)從區域經濟視角實證分析了河南省區域經濟發展水平,[1]黃敦平(2019)從低碳經濟視角對河南省的低碳經濟發展水平進行了綜合評價分析;[2]二是選取不同的評價指標體系。徐司雨(2011)從經濟總量、經濟結構、制度水平、創新水平四個方面,選取了GDP、工業結構、城鎮人口比例等15個指標建立了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3]何躍(2014)從碳排放、能源消耗、經濟、環保四個方面,選取了人均碳排放量、能源消耗彈性系數、人均GDP等13個指標建立了低碳經濟發展水平指標體系;[4]三是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寧亞東(2015)利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進行了評價,結果表明我國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水平具有顯著的地域差異性和階梯性,[5]閆樹熙(2018)采用因子分析法對陜西省各城市低碳經濟發展水平進行了綜合評價,[6]劉秀麗(2018)采用因子分析法和K-means聚類分析指出山西省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下滑,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呈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即差距減小,但各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仍然不均衡。[7]
由于針對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研究較少,本文將采用灰色關聯模型,通過關聯度大小對黑龍江省各區域城市經濟發展水平進行排序,利用六年數據分析各區域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動態變化趨勢,以及分析造成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差距的原因,并提出對政府和企業有參考價值的對策建議。
二、構建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指標體系和研究方法
(一)構建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指標體系
從指標的全面性、可操作性、系統性等原則出發,借鑒已有文獻研究以及黑龍江省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從經濟總量、產業結構、基礎設施、信息化水平、人力資本水平等全方面考慮,選取了16個指標構建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指標體系(見表1),其中城鎮失業率、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單位GDP能耗都是逆指標,即指標越小越好,其余的指標都是正指標,即指標越大越好。
(二)研究方法
1.熵權法
為了衡量各指標的權重,采用客觀賦權法中的熵權法,它的基本原理是指標信息熵越小,說明指標值的變異程度越大,提供的信息量越多,則指標權重就會越大,反之則越小。
假設有m個評價對象,n個指標,得到原始矩陣X=(xij)m×n。首先對數據進行式(1)的標準化處理,又信息熵要取對數,為了防止出現非正的情況,對標準化的數據再進行平移處理:uij=x'ij+0.5,得到新矩陣U=(uij)m×n。
2.灰色關聯模型
灰色關聯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根據序列曲線幾何形狀的相似程度來判斷其聯系是否緊密。曲線形狀越接近,相應序列之間的關聯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假設有m個評價對象,n個指標,則第i個評價對象是Xi=(xi1,xi2,…,xin),i=1,2,…m,并稱其是比較數列。首先通過選出各指標中的最優值組成參考序列,記為X0=(x01,x02,…,xon),然后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方法同式(1))。
三、實證分析
(一)數據來源
研究對象是2013-2018年黑龍江省12個地級市,16個指標的原始數據來自歷年的《黑龍江統計年鑒》,部分缺失數據利用增速均值方法得到。
(二)實證分析
首先利用熵權法,得到各指標的權重(見表1指標體系),然后利用關聯度公式(3),得到黑龍江省各地級市的關聯度,并且按照關聯度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排序(見表2關聯度結果),并且關聯度在0.5以下,認為經濟發展水平弱,當關聯度在0.5-0.65,認為經濟發展水平一般,當關聯度在0.65-0.8,認為經濟發展水平較強,當關聯度在0.8以上,認為經濟發展水平強。
從整體上看,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關聯度均值區間在0.3582-0.8389,經濟發展水平呈現出多層次階梯性特點,說明黑龍江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明顯的不均衡現象。其中,哈爾濱的關聯度均值是0.8389,并且近六年關聯度均保持在0.8以上,說明其經濟發展水平強;大慶的關聯度均值是0.5116,說明其經濟發展水平一般,而且大慶是從經濟發展水平弱變成了經濟發展水平一般城市,并且從2015年至2018年均穩定在經濟發展水平一般層次,說明大慶近幾年發展勢頭猛;其余10個地級市關聯度均值都在0.5以下,說明其經濟發展水平弱,其中七臺河的關聯度均值是0.3582,是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最弱的城市。
從時間上看,黑龍江省12個地級市經濟發展水平具有明顯的波動性,在波動中呈現下降趨勢的城市有8個,其中哈爾濱下降幅度是最大的,比2013年下降5.14%,牡丹江次之,下降5.02%,綏化、黑河、齊齊哈爾、七臺河下降幅度分別為3.23%、2.03%、1.27%、1.01%,佳木斯、雙鴨山下降幅度較小,分別為0.42%、0.4%;在波動中呈現上升趨勢的城市有4個,其中大慶上升幅度是最大的,上升2.23%,伊春、雞西、鶴崗上升幅度不足1%,分別為0.77%、0.76%、0.37%,因此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有減小的趨勢。
從指標上看,黑龍江省12個地級市的指標大小差距明顯,這是造成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的原因。其中哈爾濱的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外商直接投資、普通高等學校在校人數等絕大部分指標穩定排名第一,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標排名靠前,說明哈爾濱的經濟總量大且效益高、產業結構合理、市場化和對外開放程度大、人力資本水平高等,這就是哈爾濱保持經濟發展水平強的原因。大慶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排名第一,說明大慶的經濟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高,像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絕大部分指標排名靠前,從而促進了大慶的經濟發展水平進步,但與哈爾濱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因此大慶是經濟發展水平一般城市,有向較強層次發展的潛力和空間。而其余十個地級市的絕大部分指標較小,與哈爾濱、大慶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從而造成這些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落后。
四、對策建議
第一,哈爾濱為保持經濟穩步向前以及發揮輻射和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作用,要繼續加強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同時制造業要向高端裝備制造業方向發展,形成服務業與制造業良好的互動機制,并且依托開發區和高新區,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打造高端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產業集群,增加科研投入,建立研發中心,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加強創新能力水平和信息化建設,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實現經濟的飛快發展。
第二,大慶雖然經濟發展基礎也較為雄厚,但是仍面臨著產業轉型困難、產業結構不合理等現象,為了縮小與哈爾濱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成為經濟發展水平較強的城市和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后續主力軍,政府要增加財政投入,幫助企業完成轉型升級,激發創新活力,完善基礎設施,加大投資和引進技術設備,重點發展與石油化工相配套的技術服務、勘探服務等服務業,擴大新興產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同時依托開發區和高新區,做大做強做優裝備制造零部件產業,并打造產業集群。
第三,對于經濟發展落后的區域,要充分利用地區優勢,彌補劣勢,政府要重點扶持該類城市。政府要加強財政投入,通過建立培訓機構,加強對失業人員以及就業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他們的勞動素質、技能素質,加大招商引資,增加企業,提高就業率和勞動生產率,還要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程度,加強與俄羅斯、韓國等國家的貿易往來,加強本土企業的綜合實力,讓本土企業“走出去”,并且與國外有實力的企業進行強強合作,打造黑龍江特色品牌。
第四,加強區域間合作。地級市的政府部門要加強交流溝通,實行資源共享機制,打破行政壁壘和地區分割,制定區域合作優惠性政策,向落后城市傾斜,改善落后城市基礎設施,另外哈爾濱和大慶要積極發揮輻射效應,主動與落后城市建立長期互惠合作機制,帶領落后城市的經濟快速發展,如哈爾濱、大慶與齊齊哈爾推進裝備研發和配套協作,合力打造高端裝備制造業集群,哈爾濱、牡丹江、黑河等進行旅游資源整合,合力打造黑龍江特色旅游示范區。
參考文獻:
[1] 陳 璐,李成標.河南省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評價分析[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5,34(4):18-22.
[2] 黃敦平,孟雨晴.河南省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綜合評價[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5-20.
[3] 徐司雨.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經濟研究導刊,2011(28):150-152.
[4] 何 躍,郭秋艷,武奔.低碳經濟發展水平指標建立及綜合評價[J].統計與決策,2014(10):47-50.
[5] 寧亞東,葛 健.基于AHP-FCE算法的我國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水平評價[J].經濟研究導刊,2015(13):63-66.
[6] 閆樹熙,馬佳佳.陜西省城市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的綜合測度與評價[J].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6):112-115.
[7] 劉秀麗,郭海珍,張 勃,等.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山西省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評價[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2):102-120.
[責任編輯:方 曉]
收稿日期: 2020-04-14
基金項目: 黑龍江省社科基金規劃項目(18JYD390;18ZK058)
作者簡介: 張肖婉(1993- ),女,安徽宿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務業與制造業發展;宋德軍(1973- ),男,黑龍江齊齊哈爾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區域經濟與管理、現代服務業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