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農產品產出和消費大國,推進農產品市場化發展,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不僅包含農產品生產現代化,還囊括了流通現代化發展。隨著近年電子商務的發展,物流行業呈現出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產品的流通效率。現通過分析甘肅省農產品物流金融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強化政策型銀行的支持;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加大商業銀行支持力度等金融支持甘肅省農產品物流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農產品;物流;金融支持
中圖分類號:F83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20)07-0035-03
一、引言
甘肅省政府為加快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業和通道物流產業的發展,著力健全完善市縣鄉農產品物流體系,2018年7月2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甘肅省市縣鄉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從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工作路徑、保障措施四個方面提出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打造農產品物流體系服務平臺,補齊發展短板,降低流通成本,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益,進一步增強保障農產品供給、促進農民增收的能力。在保障政策中提出,創新金融支持,鼓勵政策性銀行創新開發農產品物流體系金融產品和融資服務,對列入全省重點建設的項目給予傾斜支持,充分利用省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基金,促進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健康有序發展。由此,甘肅省農產品物流發展的金融支持開啟了新篇章。
二、農產品物流金融的界定
(一)物流金融的定義
學術界對物流金融的概念尚無定論。本研究認為物流金融是指在物流運營過程中,與物流相關的企業通過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運用金融工具使物流產生的價值增值的融資和結算服務活動。物流金融對于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提高物流服務質量、降低物資積壓與消耗,加快貨幣資金回籠周轉中,起著不可取代的杠桿作用,物流金融不僅能為客戶提供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物流與加工服務,還能為客戶提供間接或直接的金融服務,以提高供應鏈整體績效和客戶的資本與經營運作效率等。
(二)農產品物流金融的概念及必要性
1.農產品物流金融的概念
農產品物流金融是指金融機構面向農產品的專業化金融服務,該服務能有效組織農產品物流過程中各種形式的存款、貸款、抵押、擔保等資金運動形式,同時還包含由金融機構辦理的各類涉農產品物流的融資結算、風險分散、理財服務等中間業務。
2.金融支持農產品物流發展的必要性
我國農產品物流金融體系還不健全,農村的物流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后,還缺乏金融資金的供給。因此,金融支持是實現我國“三產融合”、建設現代物流的客觀需要;金融支持是農產品物流現代化是金融業務開拓的現實需求;金融支持農產品物流發展強化農產品供應鏈服務的內在要求。由此可見,金融支持農產品物流發展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產業化的根本途徑,也是構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現實選擇。
三、甘肅省農產品物流金融發展現狀
2018年中央1號文件把構建“三產融合”發展體系,作為強化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推廣的重要手段,而要實現“三產融合”,物流需要發揮戰略性作用。隨著“三農”資金需求的日益增大,物流行業已經無法滿足當前農產品市場的發展需求。因此,為壯大農產品物流行業,甘肅省政府、國家開發銀行、農發行開發新一代農產品物流體系金融產品和融資服務,促進農產品物流體系健康有序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實施特色貸款項目,截至2018年底實施了1 000億元特色產業發展工程貸款,500億元農產品收購貸款,用于到戶到人的產業增收項目;第二,建立了省市縣三級融資擔保體系,省級財政連續五年每年注入20億元設立100億元省級擔?;?第三,強化農業保險保障,出臺了《甘肅省2018-2020年農業保險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積極開展“種養產業綜合保險”,并積極推進貸款保證保險,為農產品物流發展和貸款安全提供風險保障;第四,完善了農村金融組織體系,為打通農村金融服務關鍵的“最后一公里”,在行政村設立“金融綜合服務室”和金融服務指導員,協助金融機構做好信用信息采集、貸前調查、貸中管理等工作,推動金融支持政策的精準落地。
從上述情況分析得出,甘肅省在推進農產品物流建設中做出了較大努力,但還存在諸多不足。例如,農產品物流企業日常周轉以及持續發展中所需資金量較大,但融資渠道相對較窄,甘肅省農產品物流企業獲得的資金一般來自于政策性銀行,但政策性銀行提供的資金占比較少,由于農產品物流企業風險較大,來自與銀行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資金則相對較少,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四、甘肅省農產品物流金融支持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產品物流經營主體規模小
傳統的農業生產采取的是以家庭為單位,由于甘肅省的農業與全國的農業生產模式幾乎相近,都處在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的過渡時期,農產品的生產、流通、消費,加工、儲存并未形成現代化的工業體系運作模式,生產經營主體規模小。基于此,農產品企業經營人員起步低,管理方式落后,競爭意識偏弱,對現代物流的運作方式不甚了解,缺乏專業的信息交流平臺,盈利能力較弱,加大了貸款的風險,獲得金融機構的支持概率較低。
農戶自身文化素質偏低,金融知識匱乏,協同化生產效率低,抑制了農戶對農產品物流資金的需求,加之農戶對現代信用體系知識的其欠缺,導致農戶無法有效維護自身信用,主動獲得金融知識以及金融貸款的意識不足。甘肅省地處西北,水資源匱乏,給農業生產和發展造成了較大的阻礙,加之專業化、現代化程度低,以及農業的風險較高,農戶生產能力不足,貸款的抵押擔保物較少,融資難度大,融資成本高。
(二)銀行的信貸產品創新性不足
自1999年供應鏈金融業務興起以來,發展勢頭迅猛,我國的國有大中銀行,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的股份制銀行都投身于物流金融業務服務中。農產品供應鏈金融鏈條涵蓋金融企業—物流企業—電商平臺—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其不僅實現了物流鏈和資金鏈的整合,同時也超越了傳統的金融機構單純支持農產品物流企業的模式,是一種全新的金融支持方式,突出了農產品物流金融的經濟性和效益性。
目前,銀行對農產品物流企業的支持方式主要針對農業企業、農業生產合作社、農業種植大戶、農業技術開發企業的研發提供銀行信貸,但農產品物流企業只能通過為第三方提供信息服務來取得相應收入,物流金融服務及金融產品開發還不能滿足農產品物流企業的資金需求。甘肅省當前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在如何為中小微物流企業提供融資平臺,如何為農業生產資料提供金融服務,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服務于農產品物流企業等都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而物流金融服務的產品主要涉及倉單、信用證擔保、結算為主,農產品物流保險則相對匱乏,線上物流金融服務尚未形成且審批難度大。同時由于各大銀行針對農產品物流的金融服務趨同,未能針對甘肅省內市縣的差異形成專項服務于農村物流的金融支持,亟待解決。
(三)農產品物流保險發展滯后
首先,目前市場上的農產品物流保險險種主要涉及財產險和貨物運輸險,這兩種險種目前還無法適應市場的需求,因為其只針對農產品物流的部分環節進行承保,無法對農產品的分揀、加工、包裝、配送等環節實施擔保。其次,農產品物流的保費計算方式有待改進,保險費用過高,妨礙了農產品物流企業參保的積極性。最后,農產物流保險行業專業人才匱乏,也直接限制了農產品物流行業的發展。
(四)農產品物流金融人才匱乏
甘肅省屬于經濟欠發達省份,要解決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買進和賣出的問題,只是農村電商發展的初級階段,將農產品的商貿流通體系加強互聯網改造,形成基于縣域傳統的商貿體系、村級物流體系的物流供應服務,提高縣域農產品的流通速率是目前的燃眉之急。但是要解決上述問題,對人才數量及質量的需求則相對較高。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于甘肅省農產品的品種多、數量大,保鮮方式、時間、途徑各不相同,很難招到專業的人才實施農產品的運輸。此外,較大比例的農產品物流參與者未接受過專業的培訓,對農產品物流金融的認識不足,對供應鏈金融了解不透徹,也是農產品物流金融人才匱乏的表現。
五、金融支持甘肅省農產品物流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強化政策型銀行的支持
農業是我國最基礎且最薄弱的產業,其農產品的生產具有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且投資較高,社會資本一般投資比例較低,需要強有力的金融支持來壯大農產品生產企業的資金實力,保證其持續經營。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服務對象主要針對農村發展,例如,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寬帶等建設的資金支持。為了保障農業企業的生產能力,增加自身積累,農發行可提前向農產品物流企業注入資金,引導社會資本流入,形成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合作模式(PPP),減少政府的資金壓力的同時,帶動民間資本發展農產品物流設施、物流通信的建設,為農產品物流發展提供“社會先行資本”,形成良好的資金循環,推動農產品物流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加大商業銀行支持力度
制定出臺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農產品物流發展的新型供應鏈金融服務產品,并通過完善農產品供應鏈中的金融企業—物流企業—電商平臺—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信息系統研發,實現對農產品物流供應鏈上游和下游客戶的內部與外部的信用評級,綜合性金融政策服務以及針對農產品全供應鏈上的系統性管理。支持銀行積極與農產品物流公司的線上合作。加大融資租賃等金融產品在農產品物流體系中的運用,同時鼓勵各大商業銀行,諸如郵儲、農村信合、農商行等,通過發放無息貸款等方式支持農產品物流企業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創新貸款形式,可以考慮金融機構與農產品生產企業、農產品物流科技公司簽訂長期合約,形成利益聯盟,推動農產品物流企業快速發展。
(三)引導農產品物流保險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由于農產品行業的特殊性,甘肅省內的各大保險公司雖有所涉獵,但總體上農產品物流相關的保險產品和參與的主體較少;還有第三方物流企業存在真空的情況,無法適應當前農產品物流行業的發展。針對農產品物流行業的發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開發適應農產品市場需求的險種,針對農產品物流風險的突出特征,開發出新險種,以適應新形勢下的需求;第二,深入農產品物流企業組織培訓,深入了解農產品物流企業的各個業務環節及需求,不斷出臺符合農產品物流企業的保險產品,同時要對農產品物流企業預測出潛在的風險進行全面分析,為農產品物流企業設計風險管理方案。
(四)構建農產品物流金融人才培養機制
農產品物流金融人才的培養,首先,制定健全的農產品物流金融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培訓可以由正規的高等學院來,也可以由專業的教育機構來實施,當然二者的責任不盡相同,高等學府以培養理論型人才為主,而專業的教育機構主要對實踐技能進行培訓,但無論是哪種培訓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人才的培養。其次,政府引導青壯年回鄉創業,為農產品物流行業輸送新人才,培養一批實干的新農人,同時引進大學生村官,將新理念和新思想帶入農村當中。最后,培育農產品物流金融社會組織,并由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支持服務,優化辦學條件,組織農產品物流金融協會,提高農業企業以及農民的知識素養與新思想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楊希玲.促進河南省物流產業發展的措施分析[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11(4):48-50.
[2] 關 娜.農產品物流金融服務模式創新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0.
[3] 張 晨.我國物流金融發展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1(12):233.
[4] 李 苑,李 明.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的現狀及發展對策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8(12):48-49.
[5] 劉杏英.淺談物流金融在中小企業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2012(8):191-192.
[6] 何超蕾.農產品綠色物流的金融支持[D].西安: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7] 馮鏡霖.湖南省農產品物流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7.
[責任編輯:龐 林]
收稿日期: 2020-01-19
基金項目: 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9YB161)
作者簡介: 王玲珊(1989- ),女,重慶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財稅理論與政策、產業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