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俠
摘 要:就一個人的成長經歷來說,初中時期是十分關鍵的,并且在初中階段的學習與發展過程中,青春期這段敏感而特殊的時期,又是初中階段至關重要的時間段。青春期作為一個人從幼稚走向成熟、從孩童轉向成年的過渡時期,青春期孩子的不良行為與問題普遍存在,而家長往往對于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為無法正確科學地處理,就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在分析闡述青春期少年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部分以家教為中心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為家長處理青春期孩子叛逆行為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初中青春期;叛逆行為;轉變策略
部分家長會發現自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大多處于初中階段的孩子脾氣會產生巨大的改變,時常會暴躁會發怒,拒絕與父母以及老師交流與溝通,并且喜歡與家長對立,情況嚴重的,還會產生厭學情緒,染上吸煙的壞習慣,在學校打架斗毆,不聽老師勸阻,或者沉迷于網絡世界無法自拔。這個階段的孩子情緒很敏感,行為舉止變得無法令人理解,家長往往不知道如何處理,但是如果不能合理地解決青春期問題,孩子就會在變壞的路上一去不復返。因此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家庭教育難度會增加,家庭矛盾也會凸顯。
一、青春期孩子叛逆的原因分析
(一)青春期孩子變化的普遍特征
在青春期這個階段孩子生理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同時孩子接收的信息與知識逐漸拓展,但是,由于所接受的信息或知識并不全面與系統化,隨著孩子遇到的事情或情緒的增多,這個階段的孩子無法正確處理諸多煩惱,孩子心理也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容易對外界產生抵抗情緒。此外,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方面也有較大的變化,比如說身體開始發育,并且一些激素的水平也在增大,比如說性激素、腎上腺素等,在遇到事情時,如果無法正確處理與適應,孩子情緒波動就會較大,嚴重一點還會產生心理問題[1]。
(二)傳統家庭教育與社會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
仔細地分析及研究一下父母與子女的沖突原因主要在于學習成績,這是傳統的家庭教育的觀念,以及社會環境的價值觀影響所造成的。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家庭以及社會最關注的是孩子的學習,甚至青春期孩子的日常安排都是圍繞著學習這個核心,在長期的管教之下,孩子不僅會對學習產生厭惡的情緒,還會因為家長的過分管教與嚴格要求而產生家庭矛盾,孩子不愿意交流,脾氣也很大,這個時候家長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幫助孩子生理與心理雙方面健康成長。
(三)青春期階段的少年的社會關系與屬性的改變
在青春期之前,與孩子最親密的同時也是交流最多的是家庭成員。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到了青春期之后,因為孩子與同齡人之間的相處時間的增長。青春期的孩子開始重視同齡人之間的友誼關系,此外,對異性會產生懵懂的情感與興趣,此時,青春期的性格不夠成熟,對自己行為的控制也不夠嚴謹,就會產生各種青春期特征的叛逆。
二、青春期孩子叛逆的處理方式
青春期對一個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將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甚至從此走上歧途。所以家長要注意這個階段孩子的行為特征,要重視家庭教育與心理溝通,以下提出了幾個基本的原則。
(一)不要存有偏見
一些家長擔心自家孩子會出現叛逆的行為,當發現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就會采取強硬的手段來壓制,并且會擔心一旦此時處于弱勢或有所讓步,孩子就會出現更嚴重的叛逆行為。其實,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比較簡單也奇怪,如果父母管教太多,或者反應相當激烈,孩子反而不會聽從父母的意見,而堅持自己的行為。并且如果父母采取強硬的措施來限制孩子的行為,會適得其反,讓孩子產生不良的心理陰影,對于孩子的性格養成會造成負面影響。
(二)潛移默化的影響
家庭教育不是簡單的說教,說教會更加強烈地引起孩子的不滿與叛逆。在進行家庭教育時,家長要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引導孩子的態度及行為,要學會與孩子進行深層次的交流與溝通,不能總是高高在上地說教與指責,與孩子站在朋友的角度進行溝通,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雖然家長也經歷過青春期,但是時代在變化,青春期的問題也截然不同,所以家庭教育要采用隨機應變的方式,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用自身的魅力與行為去感染孩子,引導孩子學會成長。
(三)家長要做好榜樣
在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中,家長作為陪伴孩子課余時間最長的人物,其影響作用是無法估量的。因此,家長要在生活中發揮好榜樣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思想以及行為。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個重要的特征,愛模仿、可塑性極強,無力的說教可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但是無言的身教也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父母的為人處事方式以及生活行為特征,都在無聲地向孩子傳遞著自己的態度以及三觀。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處事方式,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改善自己生活中的缺點與不足,身體力行地教育孩子健康成長[2]。
處理青春期叛逆行為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家長擁有良好的耐心,要關心孩子的成長與日常生活,找出孩子叛逆的原因,針對其原因找出問題所在,并合理地解決與引導。青春期家庭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長付出足夠的耐心與信心,引導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玉蘭,張欽林.基于標簽理論的“青春期叛逆”的解讀[J].基礎教育研究,2018(9):70-73.
[2]李小青.我家孩子“中邪”了:一例青春期叛逆的輔導案例[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18):55-5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