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歆昱
摘 要:本文將詳細介紹古建筑及檔案文化價值的開發利用管理現狀,并提出設立古建筑檔案、協調多個管理部門、拓展資金渠道及加強信息系統的應用四項完善古建筑及檔案文化價值的開發利用管理的有效措施,從而將古建筑及其檔案的文化價值開發利用出來。
關鍵詞:古建筑及其檔案;文化價值;開發利用管理
我國擁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而作為燦爛文化的一部分,古代建筑對我國歷史也起到較重要的作用,無論實體建筑,還是與之相關的檔案,人們都能從中發現較獨特的文化價值,針對此類歷史文化,相關部門管理者應進行一定的開發利用,并對古建筑與檔案實行科學
管理。
1 古建筑及其檔案文化價值的開發利用管理現狀
1.1 檔案留存較少
在進行古建筑檔案開發管理的過程中,由于部分檔案的歷史時間較長,且檔案留存稀少,因而難以實行開發利用與管理。保存建筑檔案的工作較為艱難,特別是某些古建筑的歷史較久遠,由于人為因素或不同形式的天災人禍,使其相關資料的保存并不完整。此外,部分檔案所有人并不支持相關檔案管理工作,從源頭上給檔案資料的收集帶來困難。
1.2 管理部門并不協調
多數古建筑及其檔案的文化價值極高,對其開發利用需要極高的專業素養,該工作的性質為關聯性廣,且專業性強,在管理過程中,甚至還會牽涉到各項職能部門,如城市管理、宣傳管理、文化管理及規劃管理等,各部門間的規章制度與工作流程并不相同,由于此工作具有利國利民屬性,各部門均想獨自開展管理工作。基于此現狀或原因,出現了多種重復性工作或職能交叉的情況,也會出現些許工作盲區,該管理方式對保護古建筑檔案的傷害較大,更不利于開發利用,許多損失甚至較難彌補。
1.3 管理經費短缺
當前針對建筑檔案的開發管理方式仍為政府撥款,其檔案的整理與保存均由政府人員執行,由于我國的歷史較悠久,古建筑或歷史文化較多,在管理上較難覆蓋每處古建筑及其檔案,更難進行文化的開發與利用。在開發利用管理上,目前較嚴重的問題是資金困難,即管理經費短缺。當前只有國家級或部分省級的古建筑檔案管理才會有額數較大的經費支持,部分省級或市級的檔案管理費并不完整,資金上的缺乏給古建筑檔案管理工作增添了額外的困難,由于相關管理體系并未健全,因而較難對其文化價值實行開發利用與管理。
2 完善古建筑及其檔案文化價值的開發利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設置古建筑檔案
工作人員為加強古建筑檔案的管理工作,應開展實地考證,并積極搜索古建筑,由于部分檔案內容出現缺失,需將當前已開發利用的古建筑進行記錄與管理,其包括古建筑的分布情況、具體數量、施工時間、堅固程度、建筑特點及相關開發信息等,而未開發利用的應采取實地考證的方法收集上述信息,如部分帶有古建筑物的村莊城市,在記錄完成相關數據信息后可設置古建筑檔案,并將檔案館中缺失的資料及時補全。
在建設或管理古建筑檔案時,需盡可能的準確、詳細與全面,若該建筑因不可抗力因素而被毀壞,管理人員可依照相關資料將其原貌恢復。無論是古建筑的整體還是細節,都需詳加測量,針對古建筑中的各種裝飾品也要進行全方位的記錄,由內到外或順序相反地實行攝影、攝像。對于碑文中的文字或相關數據應準確無誤地記錄,在設置完成古建筑檔案后,有助于工作人員的開發利用及管理。
2.2 協調各管理部門
首先,相關部門的文化開發意識應提升,工作管理能力也要適當增強,與文化產業相關的部門需實行積極的培訓與宣傳工作,內部工作與管理人員都需掌握多種檔案管理的技巧,并認識到保護與宣傳古建筑文化的重要,在培訓期間還要開展嚴格的考核工作,其內容包含古建筑歷史文化的宣傳和開發利用其文化價值的方法,若員工考核未通過,應實行適當的懲罰,針對合格的員工仍要對其進行不定期考核,以保障其工作流程的熟悉度[1]。
其次,對于古建筑檔案中的文化價值,工作人員需積極宣傳,文化宣傳的方法較多,在傳播方式上,有動態傳播與靜態傳播,動態傳播的方式可借助大眾傳播媒體完成,如舉行展覽活動、拍攝相關記錄片等,運用此方式可有效提升觀眾的共鳴度,增強其印象。具體來說,在公交車上可播放記錄片,無論是外地人還是本地人都會更加了解該地的建筑文化,既能提高人們的榮譽感、自豪感與凝聚力,還能有效宣傳本土文化,提升城市形象,促進該地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的發展。而靜態傳播的形式多為文字信息或圖片,宣傳部門以一種直觀的方式將其展現在人們面前,對于古建筑中的文化信息,政府部門主要采用靜態傳播法。
最后,各類職能部門在舉行古建筑文化的展覽活動時,可應用視頻與事物結合法或使用展板,對其介紹要多角度、全方位。而關于介紹的內容,可將其分為不同的主題,并以分類介紹的方式引入古建筑文化,比如具體的方向可為古建筑發展史、建筑中的雕塑與繪畫藝術、建筑構造與類型、各地域間的建筑特征等。
2.3 拓寬資金渠道
一方面,在財政上,政府部門應增加資金投入,每年都要針對古建筑檔案及文化投入一筆固定資金,增加了該文化被開發利用的概率。與此同時,各職能部門也要拓寬資金渠道,將社會中的各級關系調動起來,若部分企業家對古建筑文化或檔案的興趣較大,也可將其納入其中,并設置專業化的文化管理資金,該基金的日常管理需由專業性的人員進行負責,并加大對古建筑文化的宣傳工作,針對宣傳內容,實行嚴格管理。
另一方面,古建筑及其檔案屬文化積淀,此類文化資源極為珍貴,相關部門可開展與其相關的文化服務,該方式既讓人們了解了該地域或建筑群的文化,也促進了地區間的消費,為保護古建筑檔案提供了足夠的資金支持。通常來講,檔案館需將其資料進行編輯、研究與整理,再制成樣式較多的文化產品,消費者可利用多種渠道進行購買或使用,比如,書籍屬更為精美的文化產品,在實行編撰的過程中,應將其區域性特色展現出來[2]。
2.4 借助信息系統
其一,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該技術已在多個領域展開應用,而古建筑及其檔案文化也可借助信息系統進行傳播。技術的發展使文化產業也變成網絡化、數字化,而多數文化遺產的形態也轉變為數字狀,究其原因該方式可將相關檔案永久保存,使公眾隨時能看到文化遺產。將古建筑的歷史與文化開發出來,再加以科學管理會增加其文化價值,對該信息的傳播與流動也有極大地促進作用。比如,借助互聯網技術可將古建筑信息文化進行宣傳與傳播,使世界對中國古建筑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其二,某些古建筑的歷史還可拍攝成電視專題片,以便為更多人熟知,此外,各辦公樓、家庭、學校等也可借助信息技術將古建筑物的圖片制成明信片、年歷或卡片等,使該文化能夠傳播地更遠。
3 總結
綜上所述,作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古建筑與檔案有助于人們理解不同階段的歷史文化,對文化宣傳的開展也會起到促進作用。在開發利用其文化價值的過程中,相關部門需對其進行積極整理,提升認識,并實行科學化管理,在保留其文化價值的同時,加強對外文化宣傳,使其被更多人熟知。
參考文獻
[1]邢薇薇.簡論文物檔案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重要作用[J].檔案管理,2018(03):86-87.
[2]鄭喜勝.潮州市古建筑檔案資料的收集與管理[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05):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