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權
摘 要: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傳統企業之間人事管理體制缺陷越來越明顯。在此情形下,我們有必要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本文著重分析了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的途徑,旨在不斷提升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效率。
關鍵詞: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效率;路徑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進步發展,事業單位在提供公益性服務的同時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員工的自主意識持續增強,對人事管理工作而言,將會面臨更多挑戰。傳統的人事管理方法和觀念已經難以適應發展的現實,需要進行調整和改革,運用更加科學合理、符合時代特點的新型人事管理理念來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完善人事檔案管理以及建立任職資格系統等,有效提升事業單位管理、服務水平。
1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存在的問題
1)人事管理績效體系不夠科學合理。在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中,績效考核制度建設是實現人力激勵、崗位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很多單位在績效考核制度上,存在不合理問題,要么制度不健全,存在管理漏洞,要么崗位工資、福利分配不合理,制約了人事工作效率??冃Э己酥贫炔缓侠韺е碌穆毠すぷ鞣e極性不強,創新性不高,服務意識不到位等,都將影響工作效率,干擾內部團結與和諧穩定。因此,改革和完善人事管理績效考核機制,更應該是人事管理工作的重點、難點,要給予合理制度,發揮人才效能。
2)人事管理觀念落后。事業單位在面對經濟新常態下,也應該與時俱進,突出人才管理,特別是結合不同單位、崗位性質,構建“以人為本”的人才發展觀。很多事業單位,忽視職工自身競爭力的激發,缺失先進理念的學習和應用。如在人事管理中未能貫徹人本理念,對績效考核認識不深刻,指標欠科學、監督機制不完善,缺失有效激勵理念的應用,獎金、晉升等激勵措施難以發揮成效。
3)員工崗位效率評價方法不科學。從事業單位崗位設置與管理現狀來看,按需設崗、按崗聘用、競聘上崗制度基本完成,但在人事管理崗位效能測評實踐中,還存在測評方法不當,對職工的能力、崗位職責、貢獻程度等設置不合理,缺失科學性,導致相關崗位職工工資福利待遇設置存在弊端。測評方法的不科學,也將影響職工自身的工作態度,如一些測評指標自身不能反映職工的專業特長、技能水平,有的測評項目不符合事業單位實際,容易滋生達標的職工未能達到實際指標,未達標的職工反而達到了測評指標,這種測評模式挫傷了廣大職工的工作上進心。因此,應該加強、加大組織調研,立足事業單位實際制定科學、合理、信服的測評模式。
2 完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有效建議
1)健全人事管理機制。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有序發展,需要健全、科學、合理、規范的人事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工作細致,涉及面廣。在管理上,要依靠健全的制度保證各項工作的落實。一方面,加強構建人事聘用制度,強調人才發展觀,將“德才兼備”作為用人依據,全面促進每一位職工都能發揮各自專業優勢、能力特長,與崗位對口。另一方面,關注職工整體素質的提升,特別是構建相應的崗位培訓規劃,促進每一位職工都能夠不斷提升工作能力,為發揮職工整體效能奠定基礎。另外,結合事業單位實際,完善職工收入分配制度、考勤制度、職工福利與崗位對接制度,能夠將職工的德、能、勤、績、廉等方面進行量化、細化管理,將之作為職工考核評定的重要依據,發揮崗位激勵、績效管理作用,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促進人事管理工作公平、公正、有序開展。
2)完善績效考核機制。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創新與發展,需要從優化人事績效管理機制的角度,增強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績效考核作為人事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實施過程中,更應該立足單位實際,細化崗位工作目標與任務,依托目標任務達成率來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在考核內容上,應該明確崗位能力、崗位 業績、崗位態度與道德操守等內容;在考核時間上,應該兼顧平時考核與階段性總結考核,平時考核要突出考核指標的量化管理,涵蓋到周評、月評、季評、半年評、年底綜合評價等方面。在評價結果上,明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檔,并嚴格按照績效考核機制,嚴格認真落實到位。另外,針對各崗位的考核,還要從崗位性質、崗位內容,由相應科室負責人進行日??荚u;在年終考核上還要引入職工自評、互評、單位集體討論等進行綜合評估,確??己私Y果的公平性。考核結果應當公布,作為衡量員工工作績效、思想政治素養和崗位能力水平的重要依據,并納入員工人事檔案。
3)完善人事檔案管理。在人事管理中,檔案工作不容忽視,也是人事管理的核心之一。每個單位都必須建立完善的人事檔案工作機制,借助于對職工德能勤績廉等指標的考核,將之按照周、月、季、半年、年終等階段進行分類管理,依此來進行人事檔案匯總與評估。同時,加強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設,減少人力管理成本,提高人事管理效率。積極借鑒和引入先進的人事管理理念,做好人事管理工作規劃,強化人才資源交流。秉持“人本”理念,搭建人本管理機制,從人才的引入、開發、培養、擢拔等方面,規范選聘程序,強化聘后管理。注重事業單位組織文化建設,特別是從豐富單位職工業余生活,鍛造職工集體意識、團隊精神方面,關注職工成長,營造良好的人事管理環境。
4)運用戰略薪酬體系提高員工能力。戰略薪酬理論需要上升到單位戰略發展的高度,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薪酬設計,一要考慮公平因素,包括外部公平、內部公平和員工間公平;二要建立多元結構化“物質+心理”報酬體系,不僅將報酬局限于工資和獎金,同時,將員工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納入獎勵的考慮范疇;三要建立科學的薪酬策略,不僅應遵循“公平薪酬、拉開差距、公證考核”的原則,更多的是從企業長遠發展和吸引、留住優秀人才的角度。
5)建立任職資格系統。資格制度主要是以崗位智能為標準,以崗位說明書為載體,根據崗位的基本信息、崗位的工作流程,以及相應的工作環境形成相應的部分。為了能夠優化人力資源的存量之間的配置。主要做好如下幾項工作:首先,進行人與事總量配置狀況分析,人與事的總量配置的對應關系不是絕對的,應隨本單位發展戰略和當前工作任務要求而變化。其次,進行人與事結構配置狀況分析,人與事協同原則,使選拔的人能與欲做的事盡可能好地相匹配。第三,進行人與事質量配置分析,做到事的難易程度與人的能力水平相適應。第四,對人與工作負荷情況進行匹配分析,考察事物的數量是否適合人的承受能力,使員工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做好工作。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與黨建工作是相配套的,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注重職工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建設,將人事管理績效管理與科學規范的人事管理、黨建工作結合起來,從而有效提升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水平,進而使事業單位取得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徐鑫.事業單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設策略研究[J].時代金融,2016(23):216+218.
[2]周冬華.論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向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思路[J].財富時代,2020(05):175.
[3]劉曉玲.事業單位人事管理中差異化管理理念的良好體現[J].人力資源管理,2014(04):70-71.
[4]陳海嵐.芻議事業單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設[J].才智,2014(04):300+302.
[5]楊皎玉.人事管理中績效管理應用及相關問題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8(10):110.
[6]金俊杰.寧波市事業單位管理與改革現狀分析和對策措施[J].寧波通訊,2010(03):44-45.
[7]金俊杰.寧波市事業單位管理與改革現狀分析和對策措施[J].中國人才,2010(0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