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廣場舞是群眾文化蓬勃發展的重要產物,廣場舞是一種較為活躍和有著深刻影響力的文化現象。當前廣場舞活動受到舞蹈內容單一、場地有限,缺乏專業人員輔導問題。為了更好的提高廣場舞的質量,促進群眾文化事業有序繁榮發展,還要加大廣場舞的推廣宣傳工作力度,進一步引導人民群眾正確的參與廣場舞活動,通過廣場舞達到促進社會和諧有序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廣場舞;群眾文化;價值分析;傳播策略
經濟社會的發展使得人們的文化生活需要不斷提高,廣場舞作為一種喜聞樂見的群眾性文化藝術活動形式,它不僅可以起到強身健體作用,而且可以彰顯人們的個性,滿足群眾的自娛自樂需要。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的關系廣場舞,推動廣場舞活動快速蓬勃的健康發展。
1 廣場舞蹈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
1.1 提高全民綜合素質
廣場舞是群眾性的文化項目,廣場舞不僅具有舞蹈形式多樣,舞蹈創編速度較快的特征,而且廣場舞的內涵較為豐富,廣場舞的參與面更廣,它兼具娛樂性、趣味性、影響力廣等特征。廣場舞追求了美與健康的愿望,它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同時,有助于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打造了教化群眾、引人向上與富有活力的群眾文化,可以推動文化建設的高素質發展目標。
1.2 增強群眾的幸福感
群眾性廣場舞是集娛樂與健身為一體的社會化娛樂活動項目。廣場舞活動本身具有交際性,滿足了不同人群開展社交的需要。廣場舞適應了群眾多層次、多元化的健身需要。通過廣場舞運動進一步豐富了群眾的日常文化生活,有助于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積極性,對于倡導群眾建立文明的社會生活方式,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加群眾交流機會意義重大。
1.3 增加群眾交流機會
廣場舞活動有助于減少社會矛盾,進一步增加活動群眾的交流機會,促進廣大的參與者積極投入社會化的活動。廣場舞活動的形式廣泛、簡單易學、而且參與者多為中老年人群,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群眾的日常文化生活,而且有助于緩解中老年人在心理方面的焦慮和矛盾。廣場舞活動具有強身健體和陶冶情操的功能,運用廣場舞有助于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1.4 提高群眾的審美能力
廣場舞是結合了音樂的舞蹈藝術,廣場舞可以帶給參與者極大的審美體驗。廣場舞表演者伴隨著音樂翩翩起舞,用肢體語言釋放了自己的情感,可以在廣場舞中達到提高大眾審美能力與藝術修養的目標。而且,廣場舞的自由性、靈活性大,參與度高,群眾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與興趣進行動作的改編,這對于營造藝術氛圍,提高廣場舞受眾的藝術審美能力意義重大。廣場舞之所以傳播速度驚人,不僅因為其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且還且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可以展示舞者高尚的思想情操。應當基于廣場的舞審美屬性吸引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積極性,樹立廣場舞的品牌,使群眾積極投身廣場舞活動,促進群眾更好的體味快樂與享受幸福。
2 引導廣場舞發展的主要策略
2.1 規劃廣場舞的場地
制約廣場舞活動的主要因素是場地因素,在組織開展廣場舞活動時應當對場地進行合理化的布局,注重加強廣場舞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為所有轄區內的廣場舞團隊提供必要的活動場所。社區、街道還要重新規劃區域的廣場等資源,先期投入資金進行廣場改造,以滿足廣場舞活動的現實需要。廣場舞推廣還要搭建硬件設備的供給機制,基層文化館等應當通過免費開展活動對社區廣場舞進行引導,從而促進廣場舞的蓬勃開展,進一步指導廣場運動的深入建設。
2.2 完善相關制度法規
廣場舞屬于民間自發的娛樂活動形式,廣場舞的組織與發展應當納入統一的社會管理體系當中。政府部門應當制定廣場舞隊伍的管理法律法規,細化群眾性廣場舞活動團隊的合法權益,對廣場舞團隊的不和諧行為進行約束,例如,對音量等問題進行具體規范,防止據民事件的發生,從而便于廣場舞活動團隊的自我約束,減少其它項目與廣場舞活動項目的摩擦,共同促進社會成員維護秩序。
2.3 發揮社區協調作用
社會在組織開展廣場舞活動中居于基礎性的地位,社區應當切實組織開展豐富的廣場舞項目活動,通過社區達到引導廣場舞蓬勃開展的目標。首先,對社區內的各支廣場舞蹈團隊進行統一領導,定期召開領隊會,為廣場舞團隊劃定活動的時間、地點、音量等要求,規范廣場舞活動的行為。其次,對廣場舞活動團隊進行登記備案,加強廣場舞團隊的會籍制統一管理。第三,社區人員還要擔負起調解糾紛的作用,對廣場舞活動中出現的糾紛給予及時矛盾調解,促進廣場舞活動雙方的相互配合,從而達到營造良好的氛圍,提高廣場舞活動有效性的目標。
2.4 加強輿論宣傳引導
提高廣場舞活動的參與性,應當提升廣場舞活動參與者的素質,注重正確的引導群眾積極的投入廣場舞文化活動,通過自媒體、宣傳欄、微信公眾號等大力宣傳各種規模的廣場舞賽事活動,介紹有影響力的廣場舞團隊。加強對廣場舞團隊的免費輔助培訓,由地方文化館專業舞蹈干部深入社會進行廣場舞隊伍的培訓選拔工作,通過有效的途徑給予優質廣場舞團隊以展示的機會。加強廣場舞活動的安全工作宣傳力度,促進人民群眾在從事廣場舞運動時提升案例意識,掌握緊急情況的處理辦法,為廣場舞團隊劃定固定的場地,有效防止公共安全事件發生。
2.5 建立推廣宣傳機制
廣場舞對于活躍群眾業余文化生活有重要的意義,組織開展廣場舞活動還要建立宣傳引進機制,引導廣大群眾對廣場舞不斷有深刻的認識。首先,提高廣場舞文化影響力,由財政撥款支持組織開展大規模的廣場舞展示展演和比賽活動,重點加強跨區域廣場舞比賽的交流活動,從而提高廣場舞活動的社會影響力。其次,加強對廣大人民群眾自發廣場舞活動的引導能力,組織群眾藝術館、文化館、舞蹈專業院校開展廣場舞的創編活動,根據中老年人群的具體需要進行廣場舞的創新推廣工作,不斷豐富廣場舞內容,在廣場舞作品上進一步融入豐富的中國傳統舞蹈文化,引導人民群眾進一步提高廣場舞活動質量。第三,促進社會企業單位投入廣場舞的推廣活動,發動企業開展廣場舞活動,借助企業現有的舞臺、場地、音響設備開展廣場舞活動。
3 結論
廣場舞蹈是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表現,廣場舞滿足了人們群眾自娛自樂、強身健體、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正確的引導廣場舞活動,有助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滿足群眾的自主動化娛樂需要,豐富傳遞正能量的載體,有助于滿足地方文化建設需要,是新時代群文工作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楊雅晰.廣場舞多元文化價值及形成背景淺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8):114-115.
[2]趙鑫.“廣場舞沖突”原因的探討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12):18-19
作者簡介
李榮(1979-),女,新疆烏魯木齊人,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文化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