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了社區圖書館運用個人和家庭檔案的意義,檔案信息保存與服務目前還存在哪些掣肘,探討社區圖書館個人和家庭檔案運用具體思路與方法。
關鍵詞:社區圖書館;個人和家庭檔案;文化服務
社區圖書館,從空間上將圖書館服務進行了延伸,推動公共圖書館進行規范設置、科學規劃和合理布局,擴大公共圖書館服務范圍,豐富文化服務效能形式。以社區為單元格的圖書館結合個人和家庭檔案將更好的發揮作用,創造良好的社區文化氛圍,為國家和民族“培根鑄魂”。
1 社區圖書館運用個人和家庭檔案的意義
1)資源共享效能高。一方面,社區圖書館館員多為社區工作人員,而社區網格員處在利用大數據采集信息最前端,負責社區信息的采集、存檔和上報,社區圖書館館員可以與同事進行檔案信息資源共享,這樣收集的信息豐富多樣,不僅能在民生、經濟方面發揮效用,在文化強國方面也有巨大的參考實用價值。同時,也有效緩解社區圖書館人力不足的現狀。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總分館的建設為社區圖書館提供了數字資源,社區圖書館館員可以利用圖書館借還系統了解采集社區個人用戶的閱讀喜好。
2)精準配餐體驗好。社區圖書館館員利用個人和家庭檔案信息,可以詳細了解社區個人和家庭的閱讀文化需求,為居民精準配餐。與社區居民的近距離,又為文化服務提供了便捷條件,節約了時間,方便讀者合理利用資源。社區圖書館運用個人和家庭檔案提供速優精準的服務,實現多種渠道學習,能不斷滿足居民讀者日益增長的文化新需求,讓閱讀學習體驗更好,讓全民終身學習的氛圍更濃厚。
3)受眾挖掘范圍廣。社區圖書館館員運用個人和家庭檔案信息可以充分挖掘社區居民的文化精神需求,對于平時缺少時間接觸書籍的潛在讀者來說,可以利用圖書館線上平臺進行閱讀;對于喜好趣味性的文化學習活動的居民,可以因地制宜開展讀書沙龍、親子活動、新書簽售、真人圖書、文化講座等活動;對于社區中的特殊群體,個人和家庭檔案信息為人員甄別提供了參考,可以利用檔案信息對留守兒童、家庭困難居民采取上門配送文化服務。
4)社區打造特色足。個人和家庭檔案信息是對與自身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檔案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和保存形成的,不僅可以完整妥善的保留個人和家庭的發展見證,保留家族記憶,還可以滿足個人和家庭成員對于自身歸宿感和身份認同感的需要,激發感情共鳴,有利于促進家庭和社會的和諧團結。這些在社會生產生活中形成的載體不同的、富有價值的檔案資料,都可以成為社區圖書館在研究社區文化、人文風俗傳承、編撰史志資料等諸多方面提供重要的參考佐證,為特色社區的打造添磚加瓦。
2 社區圖書館個人和家庭檔案信息保存與服務存在的掣肘
1)個人和家庭檔案信息不夠完整。當前,依托社區網格員獲取個人信息和家庭檔案信息并不完整,只能簡單的反映家中人口、成員學習職業等信息,并不能充分反映出個人多樣的精神文化需求。社區居民對于檔案信息的存檔沒有足夠重視,同時對于把家庭檔案信息提供給社區圖書館存有疑慮,有的甚至認為社區圖書館無力承擔重要資料的保存和價值的挖掘發揮。
2)個人和家庭檔案信息保存的數據平臺缺乏專業性。傳統個人和家庭檔案信息的保存大都采取紙質文檔、光碟的形式保存,查找檔案耗時耗力,利用效能低下。同時保存麻煩,要注意防火防潮防蟲。如今是互聯網時代,社會各大平臺都有自己的數字運用系統程序,但各大平臺都是獨立運營,各平臺反映的基于用戶需求的檔案信息不能共享,也沒有專業可信的檔案信息平臺進行資源整合深度計算。
3)個人和家庭檔案信息安全性難以保證。基于大數據時代,個人和家庭檔案信息的泄露會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同時,由于對個人和家庭檔案信息操作規范不明確、權限模糊和互聯網的技術漏洞,都使個人和家庭檔案信息的安全性難以保證,進而影響了居民對社區圖書館公信力的信任。
3 完善社區圖書館運用個人和家庭檔案運用的建議
1)加強個人和家庭存檔意識。社區圖書館要發揮好社區文化建設檔案保存運用的功能,充分調動居民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居民認識到檔案保存的必要性。要積極宣傳動員,讓居民把檔案的紀念價值提升到為人類社會的發展研究提供素材中去。同時完善不同形式的信息收集渠道,除了居民自愿上門提供檔案,還可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開展信息收集,或是在社區圖書館網站上開通專欄,設置積分獎勵等模式,方便鼓勵居民提供素材。
2)完善個性化信息服務。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用戶對信息服務的追求也在不斷提高,希望社區圖書館館員能夠為其提供更加個性化、專業化的信息服務。由于個性化信息服務具有較強的主動性與針對性,為了提高服務質量,社區圖書館館員需對不同的個體采取有差別的信息收集工作,對于群體性、有代表性、特殊性、具有名人效應的信息采集,應當采取走訪居民等方式,主動上門收集。除了做好居民檔案個性化的服務,也要做好為居民提供信息查詢、文化學習引導推薦等服務。
3)建立專業統一的數據平臺。要打通社區圖書館與社區檔案管理者信息共享渠道,需要建立一個能夠融合居民各方面需求的信息收集公共平臺,運用云計算等算法對居民的檔案信息進行資源整合深度計算,得出社區居民的閱讀興趣、閱讀需求等信息,對所得信息進行存檔。專業統一的數據平臺能夠使存檔自動長傳于居民信息相關區域中。
4)加快對網絡信息進行及時更新的速度。信息資源具有“時空性”與“相對性”,需要定期不定期把過時信息替換或修改成新信息。基于受眾理論,保證新鮮事物和信息及時更新,激發用戶好奇心,可以吸引受眾更加關注社區圖書館的建設。當用戶每次打開網站時,都能夠獲最新的社區圖書館各種活動和信息。社區圖書館推出新消息之后,這些用戶就會主動的去查看,而且還會對檔案館網站建設提出建議。通過這種方式,受眾意見能夠更加及時的反饋到社區圖書館。
5)提升館員自身專業素養。作為社區圖書館館員,可能身居社區工作者、教師等角色,同時又肩負圖書館管理員這一職責,這要求社區圖書館館員在完成本職工作過程中,加強社區個人和家庭檔案的收集和運用能力,開展圖書館業務和檔案信息管理業務學習,熟練掌握通借通還借閱系統以及數字工程推廣資源的運用,想方設法開展各具特色特點的服務,以便做好閱讀推廣、讀者服務等工作。
6)充分運用新技術,加強網絡信息建設。對于圖書館來說,雖然網絡技術還無法解決檔案內容的機密性和技術的專利性等問題,但“數字化檔案館”的腳步不應停滯不前。應推動數字檔案館法規與標準的建設,維護數字檔案館系統的保密安全;同時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將新技術作為日常工作的重點來思考和強化,提高利用效率,使其發揮更廣泛的社會功能。
4 結語
社區圖書館只有充分收集利用好個人和家庭檔案信息,才能創造性的為社區讀者提供更加優質化的服務,進而推動整個社區的文化建設,提升社區居民的文化素養,讓終身學習、全民閱讀的理念深入每個居民的內心,從而培育優秀特色社區文化、傳遞實用信息、開展社會教育、開發閑暇時間,為實現中華民族的文化大繁榮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鄭萌,徐靜.淺析現代家庭檔案管理網絡化趨向[J].蘭臺世界,2014(35):14-15.
[2]楊鵬.基于云技術的大連市家庭建檔可行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
[3]馬艷.基于公共服務的圖書館和檔案館用戶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18.
[4]徐欣欣.個人數字文件保存挑戰與檔案館對策研究[D].武漢大學,2016.
作者簡介
王芳(1988-),女,漢,湖北隨州,本科,助理館員,研究方向: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