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強
摘 要:當今社區工作的主要發展趨勢是社工的介入,在系統的完整性及理論技術的專業性水平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基于此種情形,本篇文章從社會工作專業角度加以介入,同時對社會工作方法干預介入過程的反思加以論述。希望可以通過此研究結果,能夠幫助兒童以及青少年群體解決情緒障礙問題,并進一步促進青少年社會工作方向的積極發展。
關鍵詞:社會工作方法;青少年;情緒障礙
1 我國情緒障礙青少年的現狀
“青少年情緒障礙問題”早已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情緒障礙相關困擾狀況的青少年的人數在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正在忍受情緒障礙的困擾。
1.1 問題兒童呈現增長趨勢
據調研報告《2019年全國青少年情緒障礙問題初步調研》這一調研報告中的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約3.4億17歲以下年輕人中,約有3000萬人患有各種學習、情感和行為障礙,這些情緒障礙會干擾青少年的正常生活。而且中國部分地區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兒童、青少年心理咨詢人次每年都有所增加,也就是說青少年情緒障礙有繼續增長趨勢,如果不采取相應干預措施,我國在這個世紀末將有超過五分之三的兒童青少年存在心理疾病”。
1.2 情緒障礙問題影響深遠
根據調查顯示,近一億未滿17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患有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其中,中小學生的精神障礙發生率超過三分之一。
在大學生中接近四分之一的學生患有情緒障礙。如果青少年時期的情緒障礙得不到及時疏導與治療,很有可能伴隨著消極影響直到他們的中年期,甚至到老年期”。由此可見,國家教育委員會針對國內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全國大約有五分之一的大學生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擾,其中約四分之一大學生需要心理衛生服務,其中十分之一是對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具有迫切需求”。
2 不同層面的社工介入方法淺析
2.1 個人層面:應用“理性情緒治療法”
理性情緒療法作為社工介入時的主流方法之一,能夠引導青少年形成對自然與社會的正確看法,特別是對社會現象形成成熟的看法,確保自己的情緒不會受到社會因素的大幅度沖擊;其次、使青少年掌握觀察社會,思考社會現象的正確標準和方式;再次、通過包括學校,家庭和社會在內的多種渠道,引導青年對社會道德標準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幫助青少年建立對情緒的發生規律的科學認知及理解,并形成良好的自我情緒排解能力;最后,也需要豐富青少年的情緒體驗,使得其學會辨別不同情緒性質,保持情緒的穩定性,學會情緒控制。
2.2 家庭層面:應用“結構式家庭治療法”
結構式家庭治療方法指出,家庭問題或個體癥狀的原因在于家庭結構的功能不佳,而問題存在的主要根源恰是家庭組織的功能失調。該方法也強調改善家庭成員之間的交往方式,重組健康的家庭關系。在介入過程中也把交往中的感情因素,家庭關系中愛和信任度作為參考因素。因此,結構式家庭治療的目標是在于家庭結構的改變,即重組家庭的正常結構維持家庭正常關系,而家庭問題的解決只是整體目標的副產品而已。
2.3 社區層面:在資源鏈接和思想引導上給予幫助
社區作為青少年群體的主要存在環境,基于青少年群體多元化的特點,和不同個體所產生的多樣性情緒障礙問題,社區層面可以有意識地給予資源鏈接上的相關幫助。如提供就學就業輔導、生活方式輔導、人際交往輔導、法律意識普及等多方面的社會幫助,從而實現有效介入青少年情緒障礙問題,提高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情緒障礙問題治療的成功度。
另外,還可以借助主流宣傳媒體的宣傳效能,進行“問題兒童關注”、“情緒障礙青少年家庭幫扶”等主題的宣傳動員,從而在思想引導層面對情緒障礙青少年進行有效幫助。
2.4 “社區與個體”的和諧發展層面
青少年群體作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在長期社會發展進程中具有“承上啟下”之關鍵作用。我們應充分認識到,青少年情緒障礙問題的解決和情緒控制能力的培育是一項長期的、常規性的工作。但就當前關于“社工介入”的相關狀況來看,仍舊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對“社工力量”認知的不足,以及對“介入方法”的認知偏差性,導致在青少年情緒障礙防治問題中,“社工”這一廣大群體的力量一直得不到有效體現。
3 結論
社會工作者作為青少年情緒障礙問題解決的重要力量之一,在今后的社會發展進程中,也必將承擔更為重要的職責。縱觀整個社工介入方法來看,本文分別從個人、家庭和社會三個層面進行了研究,從個人的微觀層面向社會這一宏觀層面逐層次的整合,能夠對整個的介入方法進行明確。根據青少年的基本特征,能否從社會發展的角度有效解決青少年情緒障礙問題將直接關系到社會整體的發展進步,關系到民族素質的高低,關系到未來社會人才的質量,也關系到未來社會整體發展的潛能。
參考文獻
[1]蘇雪冰,黃昌榮.青少年生涯發展新思路:延展工作理念為本的職場學習介入模式研究[J].青年探索,2020(01):47-58.
[2]施雨夢,姜又春.社工課堂介入學校青少年偏差行為矯正的研究——以懷化市某學校社工課堂為例[J].南方論刊,2019(12):100-102+109.
[3]付釗.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犯罪矯正的實踐與思考——以小馬個案為例[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9,35(06):68-74.
[4]劉軍.社會工作倫理視角下黑戶青少年教育困境探析[J].法制博覽,2019(28):245-246.
[5]耿羽,雷望紅.農村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實踐困境及嵌入路徑——基于廣東M村調研[J].中國青年研究,2019(09):107-112.
[6]Chen Xu,Xingying Gong,Wanyan Fu,Yanjun Xu,Haiyan Xu,Wenjing Chen,Min Li. The role of career adaptability and resilience in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Chinese adolescents[J]. Elsevier Ltd,20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