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武術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在于身體與精神的雙重層面,一方面武術教育適應學校體育的教育目的: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增強學生體質,另一方面,武術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組成部分對塑造青少年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價值。武術的技術體系豐富、運動形式多樣、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和順序性,合理的安排學校武術教學內容可以使大學生得到更為科學的鍛煉。本文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分析武術套路基本功訓練的目的、特點,結合大學生的生理特征,討論武術基本功練習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
關鍵詞:武術套路;基本功訓練;學校武術
任何體育項目,基本功都是初學者入門的練習內容,一方面,基本功能夠全面訓練身體的各個部位,另一方面,專項身體素質的較快發展需要進行基本功練習。拳諺云:“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其中“功”就是指基本功,無論是學習散打搏擊還是套路表演,基本功都是重要內容。通過武術基本功與基本動作的練習,能夠明顯提升柔韌、力量及協調性,對提高武術動作質量和預防運動損傷起著決定性作用,也為學習拳術和器械套路、提高運動技術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1]探討武術套路基本功練習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有助于教學過程中教學和訓練內容的合理安排,為訓練提供科學的依據。
1 武術基本功的內容和功能
學校武術古已有之,并一直具有相當重要的教化作用,[2]如今的學校武術以普及為基礎,對于學生的意義在于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層面。大學生生活作息不規律、沉迷游戲、沒有科學的健身習慣以及沉重的學業和就業壓力等,造成身體素質不佳,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適當的參與體育運動,形成科學良好的運動習慣能夠有效的改善大學生身體素質。
武術的門派眾多,但無論哪個拳種都非常強調基本功的練習,不同拳種的基本功其內容和名稱也不盡相同,如南方武術中的站樁叫扎馬,在北方的形意拳中則叫三體式,兩者在細節上略有出入,但動作和作用大致相同。因此可將基本功概括為肩臂功、腰功、腿功,其內容一般包括手型、步型、手法、步法、腿法,以及平衡、跳躍、跌撲滾翻等,是武術訓練的手段也是套路中典型的、不可缺少的動作,作用于學生力量、耐力、柔韌、平衡等身體素質。[3]武術中的發力與走、跑、跳、投等活動的力量講究“寸勁”,勁力的發出是通過把人體的全部關節、肌肉、骨骼都舒張開,再在一瞬間發動起來爆發出的彈抖勁,基本功的訓練實際就是對人體的綜合鍛煉。
2 武術基本功訓練對身體素質的影響
武術套路結構多元、動作數量多、方向路線復雜,完成一個套路的時間一般在1分20秒,并在演練一開始表演者的心率就迅速上升,套路結束部分心率達到最高,說明體能隨著套路的進行消耗越來越多,到后半部分動作完成的更加吃力、穩定性下降。因此,提高身體機能,發展武術專項素質必須進行大量的基本功訓練,為武術套路的學習打下基礎。
2.1 肩臂功
武術套路動作多變,技術難度高且動作幅度大,需要關節韌帶和肌肉柔韌性強。肩關節連接上肢與軀干,是上肢最大、最靈活的關節,上肢骨骼輕巧、肌形較小而細長,故而運動靈活,武術復雜的技術動作都需要上肢來完成。通過肩臂部的武術基本功練習,能夠加強肩部韌帶的柔韌性和靈活度,同時增強上肢力量,有利于發展大學生的武術專項身體素質和一般身體素質。
2.2 腿功
武術中的諺語:“打拳不溜腿,到老冒失鬼”,強調的是下肢運動能力的重要性?,F代競技武術“高、難、美、新”的標準,動作快速且轉折跳躍頻繁,對于下肢力量、速度、柔韌的要求非常高。[4]靜力性的拉伸,如正壓腿、側壓腿、仆步壓腿等,只能增大關節活動的幅度,但完成武術套路除了動作幅度更需要力量來體現勁力,從而體現武術的韻味和魅力。因此武術腿部基本功訓練多采用動態的各種踢腿,如常說的“正、側、里、外、彈、蹬、踹”等基本腿法,以及“弓、馬、仆、虛、歇”五種基本步法,通過這些練習能夠有效的增強腿部的柔韌性、靈活性和力量素質等,對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有重要的價值。
2.3 腰功
腰是人體的中心部位,具有屈伸、擰轉的功能。如果說上下肢的基本功練習在于關節的柔韌性和力量素質,那么腰部作為連接上下肢的樞紐,武術動作的幅度、速度、平穩度需要人體中段的高度柔韌與力量為基礎,以腰為軸心而發力帶動全身。腰在武術套路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身法的展現以及勁力的運用,套路中動靜疾徐的轉換、剛柔虛實的收放、俯仰縱橫之間的交融與變化,關鍵都在腰的應用,武術理論講“以腰為主宰”,武術中勁力要“起于跟、順于中、達于梢”表現出人體中間環節腰部的樞紐作用。從人的整體觀出發,腰就像連接四肢的中心軸,身體其余各部位可以圍繞這個軸做左右環繞、上下擰轉的運動。全身各個部位的協調配合離不開腰的紐帶作用。因此,武術中腰部的基本功練習不僅能增強大學生腰部的力量和靈活性,更在于提高身體的整體協調性,為武術及其他運動項目的學習及提高打下基礎。
3 結論
雖然“武術技擊的歷史語境已逝”但其淵源的文化底蘊、豐富的運動形式成為學校體育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重要資源,對學生的身體和精神進行教化。如今的學校武術經過一百多年的體育化發展,其體育屬性發揮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武術基本功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另一方面,通過武術練習能磨煉意志品質、提高抗挫折能力以及剛健有為的民族精神,對于學生個人、家庭和社會來說都很重要。
參考文獻
[1]薛卓君.試析基本功與基本動作在武術套路中的重要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0):196+198.
[2]陳孝慧.武術傳統師徒制與學校班級制的比較研究[J].武術研究,2018,3(04):60-61+70.
[3]夏炎,于芳,張銳,田悅,郝永亮.武術基本功在武術訓練中的重要性研究[J].體育科技,2018,39(02):17-18+20.
[4]徐輝麗.華中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武術專項學生體能特征及其訓練[D].華中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
馮仁嬌(1992-),女,碩士研究生,助教,四川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