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武術是我國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更是中華民族特色的代表,其教育發(fā)展在高校教育領域一直備受關注。而表象訓練法作為一種高校武術的常用教學方法,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心理技能進行訓練,讓學生在武術學習的過程中找到興趣點,并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本文首先闡述了表象訓練法的內(nèi)涵,并對其在高校武術套路教學中運用的積極意義進行分析,隨即進一步提出其在高校武術套路教學中有效實踐的策略。
關鍵詞:表象訓練發(fā);高校武術;套路教學
武術不僅作為一種強身健體的教育性課程為人們所了解,它更是一種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如今,有越來越多的體育專業(yè)課程都融合了武術套路教學,相關教師也都致力于套路教學的研究,并明確提出武術訓練中的表象訓練法既能夠鍛煉學生的體能,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精神力,還有利于學生想象能力的激發(fā),對于學生全面性的綜合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表象訓練法的內(nèi)涵
表象本身是一種心理學上的概念,與人的認知具有高度緊密的聯(lián)系,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可以將表象理解為直接顯露在人面前的客體,亦或是某種事物較為表面化的心理特征,或是能夠通過人的知覺所直接感觸到的特征等。而表象訓練法正是一種心理訓練法,所針對的目標即為以形象為表征的心理現(xiàn)象,在體育運動教育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訓練方式。而表象訓練法的實現(xiàn)指的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在訓練之前先在頭腦之中對即將要做的動作進行表象理解,在這一過程當中,學生便能夠?qū)λ鶎W內(nèi)容產(chǎn)生一種思想意識上的把控,在訓練時就會在潛意識中控制自身而達到動作的標準。這種訓練方法效果十分顯著且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動作定型,在學生的腦海之中對動作產(chǎn)生深刻的理解,結(jié)合日積月累的訓練就能夠達到理想的訓練水平。在傳統(tǒng)的武術教學中,通常是由教師先為學生講解動作,然后進行動作示范,再帶領學生進行練習,在練習的過程當中發(fā)現(xiàn)問題時再為其進行解答。這樣的訓練方法雖然能夠讓學生及時意識到自己動作上的錯誤,但是難以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個明晰而連貫的動作流程,所以學生對動作整體上的理解可能會較為緩慢。而表象訓練法則與之具有明顯不同,是先將整套動作展示給學生看,并要求學生精神高度集中進行觀察,并在頭腦中建立起完整的表象畫面,讓學生在此基礎之上再進行實踐訓練,這樣的訓練更有利于學生熟悉準確動作以及日后鞏固。
2 表象訓練法在高校武術套路教學中的實踐意義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武術教學仍處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課堂的主體不夠清晰,學生在課堂上仍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這樣的教學模式無法讓學生融入課堂,也無法快速準確地掌握所學內(nèi)容。而表象訓練法恰恰能夠彌補這一傳統(tǒng)教學的缺陷,表象訓練法由于其自身特點,能夠讓學生根據(jù)頭腦之中所形成的整體形象自我調(diào)整,在訓練中充分發(fā)揮主動積極性,讓學生明確成為課堂的主體,也成為自身訓練的主體,而不是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師身上,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整體動作的把握。另一方面,從生理學的角度上講,建立一個人的運動條件反射的一項不可或缺的條件就是重復施加刺激。也就是說學生通過表象運用,能夠在大腦中重復回憶起動作的形態(tài)和整體過程,能夠從生理上得到刺激,如此,相應的肌肉和神經(jīng)也會隨之產(chǎn)生一定的變化,在此過程中順利地形成動作習慣,在動作的準確度、流暢度上均能夠得到保證。
3 表象訓練法在高校武術套路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武術套路學習初期階段的應用。學生在學習武術套路初期,對于動作的規(guī)律和規(guī)范都不夠了解,身體狀態(tài)也可能因為不熟悉而出現(xiàn)肌肉緊張、不協(xié)調(diào)等問題,學習效果不佳。而這一時期也正是落實基礎的重要時期,因此,教師應當注重表象訓練法對于學生初步產(chǎn)生套路認知所能夠發(fā)揮的積極作用。應當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對自己學習狀態(tài)的認知表象,感受自己的動作,在與教師的動作和所講授的要領之間尋找差距,進而提高學生動作的標準性。而且,教師可以適當放慢動作演示的速度,并對每一個動作的細節(jié)進行詳細講解,重視動作要領,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建立起清晰的視覺表象,進而促使學生后續(xù)的自我學習和對動作的理解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學生在初期學習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習是需要建立在模仿的基礎上,表象訓練法能夠讓教師指導學生的畫面深入到學生的腦海,讓學生充分回憶并理解教師的指導,對于提高學生的主觀學習意識和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2)維持學生動作正確性階段的應用。武術套路的發(fā)展學習無疑需要建立在穩(wěn)固的基礎上,基礎性動作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未來學習的技術水平和能夠達到的專業(yè)高度。因此,學生必須在動作的正確性和規(guī)范性上力爭完美。在此階段的學習中,學生需要不斷找出自己動作的缺點,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糾正和練習,每一個動作中細致入微的地方都需要得到確保,這樣才能夠形成整套標準的動作。此時,教師應當通過表象訓練法讓學生形成更為具體化的武術表象,讓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自己的問題,并在自身反饋機制的作用下,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據(jù)此進行動作調(diào)整,讓每個動作之間都形成較強的連貫性,由淺入深,這樣才能夠保持整體動作的正確和順暢。教師需要結(jié)合不同學生的不同進度適當調(diào)節(jié)表象訓練法的作用力,讓學生能夠建立起最適合自身學習進度的武術表象,針對各自不擅長的動作反復練習,從而保證整體教學的良好效果。
3)提高學生動作準確性階段的應用。進入武術套路的準確性提升階段意味著學生已經(jīng)能夠較好地掌握動作的要領和正確性,也能夠?qū)ξ湫g學習產(chǎn)生一種較好的理解,打好了應有的基礎。此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經(jīng)對武術套路具備一定的掌握能力,但很多學生還是未能夠?qū)崿F(xiàn)動作的準確性,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因此,動作準確性的提升訓練是勢在必行的。表象訓練法在此時期的應用重點即為規(guī)范的武術動作,教師應指導學生利用運動感官機能與肌肉神經(jīng)來衡量自己動作的準確度,然后結(jié)合自我認知來對動作進行調(diào)整,盡量做到標準規(guī)范。另外,教師還需要注意在此階段應對學生時刻進行監(jiān)督指導,在練習的過程中不斷予以動作糾正,為學生進行動作解答,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有標準動作表象不清晰的問題要第一時間為其改善,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動作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的提高,此階段中,教師的表象訓練引導對于學生未來的武術訓練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4)針對心理活動與生理活動的應用。運動表象之所以能夠產(chǎn)生,所依靠的是人的復雜的生理運動和心理活動,二者的共同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注重學生生理活動與心理活動的結(jié)合。為了確保學生對動作表象的正確建立,教師應當將教學重點集中在聽覺教學和視覺教學的整合上,讓學生不僅可以通過觀察動作來進行學習,也可以將所聽到的教導融入到表象建立的過程中。表象訓練法對于學生的武術動作表象的建立,無論是準確度還是速度都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由此可見,在學生武術套路學習的過程中融合表象訓練法,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武術學習的掌握程度,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武術學習道路上能夠發(fā)揮的價值,對于提升整體教學效果具有重大意義。
4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武術套路教育領域,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然跟不上時代的節(jié)奏,相比之下,表象訓練法更有利于學生對武術的學習和理解。表象訓練法能夠明確學生主體,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建立表象的基礎之上掌握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不斷地完善自我,在此過程中建立起良好的訓練習慣,落實動作的正確化、標準化、規(guī)范化。教師應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表象訓練法,并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武術表象,進而為教學有效性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姚明霞,張斌南,宋紹鵬.表象訓練法在高校武術套路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1):201+203.
[2]韓帥舉.表象訓練法在高校武術套路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7):29+31.
[3]胡斌.表象訓練法在高校武術套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0(25):621-622.
作者簡介
喬蓓蕓(1980-),女,回族,河南省鄭州人,鄭州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武術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