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修賢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交通運輸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地鐵運輸逐漸成為大型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形式,由于地鐵的快速、便捷、不擁堵等原因也是大多城市居民、上班族出行的首選交通方式。地鐵作為軌道交通的一種形式,且大部分路段都在地下,因此在其運營管理的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交通安全保障,避免突發事故的。本文通過對地鐵突發事故的發生原因及特點進行分析,探討如何有效防范和解決地鐵運營管理的突發事故,提升地鐵運營管理水平及公共交通的安全性。
關鍵詞:地鐵運營管理;突發事故;事故防范;解決對策
地鐵交通的大力推行和發展,促使人們的出行更加便捷,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但由于地鐵的路段建設,大多處于地下,且人員比較密集,一旦發生意外人員難以及時進行疏散,會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等問題,因此做好地鐵運營安全管理尤為重要,需要不斷提高地鐵運營管理中的突發事故的防范意識、及突發事故的處理解決能力,保障地鐵運輸的安全性。
1 地鐵運營管理的突發事故產生原因
1)人為因素導致的不安全因素。在地鐵運營管理的過程中,人員比較密集,主要涉及的人員包括地鐵工作人員以及乘客,人作為地鐵運營過程中做活躍的因素,任何不當的行為舉動都會對地鐵的安全運營產生影響[1]。對于地鐵工作人員來說,地面安檢工作的疏忽,會導致違禁物品帶上車,給地鐵運行造成不安全的潛在因素,操作人員的不當操作會不規范駕駛以及維護人員的維護不及時等問題也是造成地鐵突發事故的重要原因。對于乘客而言,不規范乘車、私帶違禁品、缺乏乘車安全文明意識、甚至有極端危險思想的人員制造安全恐慌等行為都非常容易造成地鐵突發事故,人的因素在地鐵運營安全管理中是最難掌控的。
2)地鐵運營管理體制不完善。地鐵運營管理的安全性,離不開地鐵的科學化、規范化的管理體制建設。盡管當前地鐵運營管理在應對突發事故的處理上已經有了一定的進步,但由于地鐵運營安全管理不完善對地鐵的安全運營產生了許多不利影響,比如地鐵檢修系統的不完善,缺乏及時的檢修工作,沒有進行明確的人員分工安排,導致在地鐵運行中出現列車脫軌、機器故障等設備問題,地鐵通訊信號故障問題,電力供應不足等都是由于在地鐵安全運營管理中沒有做好管理細化,缺乏明確的分工、嚴格的規章制度的約束,導致了地鐵突發事故的發生。在地鐵運營管理之中無論是人員管理,還是設備管理上都還缺乏完善的運營管理體制,是造成突發事件高發的重要原因。
3)運營環境的特殊性。地鐵的運營路段大部分都在地下,特殊的運營環境使得自然環境對地鐵的安全性造成巨大的考驗,如洪澇、地震等突發性的自然災害對地鐵的安全性有著極大的而考驗,地下建設較地上建設更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尤其大部分自然災害都是突發性的狀況,難以預測,進而更容易引發嚴重的地鐵突發事故,在成巨大的經濟、人員損失、傷亡。
2 地鐵運營管理突發事故的發生特點
1)突發事故的嚴重性。地鐵的運營大部分的路段都處在地下空間,空間比較封閉。由于交通運輸壓力較大人員比較密集,一旦發生突發狀況,由于地下環境封閉,且照明狀況比較差,人員疏散工作困難度比較高,救援工作的開展也比較了困難,由于受到條件的影響,救援人員難以及時到達現場開展救援工作,進而事故發生從人員的疏散到救援就存在一定的難度,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以及人員傷亡,事故發生的嚴重性比較高。
2)事故發生的反復性。地鐵的安全運行需要人機系統的動態緊密協調,需要工作人員根據其的經驗對行車狀況進行分析,做好地上地下的協調統一,確保地鐵運行的安全性,但由于地鐵屬于公共交通,且有多個運行部門共同聯動的下作用,工作具有重復性,那么各種不安全因素,引起的突發事故的發生常常具有反復性,不會在解決了之后就不會發生,因此需要時刻加強對地鐵安全的管理,時刻關注好地鐵的安全運行。
3)社會影響的惡劣性。地鐵交通通暢出現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對城市交通有著較大的緩解作用,更是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象征。地鐵屬于軌道運輸,其能夠承載的乘客數量較多,且速度較快。一旦發生意外,更容易引起社會的騷亂,產生更多意外狀況,比如由于人員疏散問題導致的踩踏事件等,且地鐵屬于公共交通工程,是政府交通部門,一旦發生地鐵突發性事故,故導致人民降低對政府的信任感,有種時間引發的道德思考,進而造成的社會惡劣的社會影響。
3 如何有效預防和解決地鐵運營管理突發事故
1)進行安全教育,文明乘車。地鐵運行中的突發事故是難以避免的,因此為盡量減少事故的發生,需要加強對人員的地鐵安全知識的教育,提高人們的安全意識,做好地鐵突發事故的防范措施,提高人們面對突發事故的自救能力。對于地鐵工作人員,提升其職業素養,做到對工作的認真負責,提高責任意識安全駕駛,保障乘客的安全,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執行,減少工作中的人員失誤。另外加強對工作人員突發事件處理的能力,遇到地鐵突發事故能夠保持沉著冷靜,對于緊急事件的預判能力,對于安全突發事故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并在事故發生時能夠有秩序的組織人員疏散工作,協調救援人員的救助工作。對于乘客來說,提高乘客文明乘車的意識,嚴格遵守地鐵乘車法則,不帶違禁品上車,保證上下車的秩序,面對危險能夠聽從工作人員的安排指揮[2],且在關鍵時刻能夠進行自救逃生,時刻提高對于地鐵突發事故的警惕性,工作人員與乘客之間相互配合,文明乘車,安全駕駛。
2)建立完善的地鐵運營體制,細化分工。地鐵突發事故的發生常常是由于在是對于事故防范工作的不夠嚴謹導致的一些類問題,而引發的最終事故的發生。因此需要加強對地鐵運營管理工作的管控,制定規范化、嚴格的、細致的工作分工,制度體制,保證安全管理工作的嚴謹性,避免安全事故隱患。例如加強對地鐵設備檢修工作的管理,制定嚴格的檢修標準,設備正常運行合格標準,做好人員安排責任到人,保證地鐵各項設施設備在實際運行工作中都是合格、正常的。建立有效的監督管理體制,對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態、工作結果做好有效監督,保證工作人員的中的工作狀態,時刻保持警惕,尤其是地面檢測人員,對乘客攜帶物品進行嚴格檢測管理,禁止將違禁物品帶上地鐵,避免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3)制定突發事故處理方案,提高事故處理能力。地鐵突發事故不可避免,只能通過各項防范措施加強地鐵運營管理,盡量減少事故的發生。但由于受到自然因素、人為因素、設備因素等多種不穩定因素的影響,無法從根本上避免地鐵突發事故的發生,因此面對地鐵突發事故需要提前做好事故處理預案,當面對事故發生時不至于陷入慌亂的狀態。需要加強對地鐵照明環境的建設,同時保證通信、信號設備的正常使用,一方面可以時刻監控各方面的狀況,做好安全預判,另一方面發生突發狀況時能夠與外界保持緊密聯系,保證救援。制定突發事故處理方案,定期進行事故安全演練,提升工作人員面對地鐵各項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3]。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地上交通運輸壓力的不斷增大,地鐵在交通運輸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因此需要不斷加強對地鐵運營管理突發事故的防范與解決能力,避免造成經濟的損失、人員的傷亡。不斷強化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提升乘客安全文明乘車意識,完善管理機制,全面提升地鐵安全運營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暢,韓程.地鐵運營安全管理的實踐研究[J].農家科技(上旬刊),2020,(3):205.
[2]魏鵬,劉金.地鐵運營管理的突發事故防范與解決策略淺析[J].農家科技(上旬刊),2019,(1):179.
[3]白雪,邢超.地鐵運營管理創新與實踐[J].農家科技(上旬刊),2020,(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