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洋帆
摘 要:通過對化學化工火災事故發生原因,結合事故案例和工作實踐,分析此類火災事故處置的難點,提出對應的處置對策,提升處置的科學性、專業性。
關鍵詞:化學化工;火災撲救;處置;對策
我國化學化工體系總產值已規模很大,其中很大部分是化學危險品生產企業,很多化工原料需采用異地運輸,不少通過公路運輸。近幾年我國發生的危化品泄露火災事故中,大部分發生在運輸階段,危化品安全中風險最高,成了一枚流動的炸彈。消防救援隊伍處置此類事故的理念、方法、措施科學與否,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因此科學處置就顯得至關重要。
1 化學化工火災事故災害特點和原因
1)從業人員不專業。從相關數據顯示物流行業年度數據顯示,危化品從業人員眾多人,但是非專業的個體人員對所化危品的理化性質和物質的危險性和應急措施均不清楚,不能很好的把握關鍵處置時機和救援時機。
2)企業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不力。危化品企業成千上萬家,而實際上很多安全責任不落實,安全隱患較大,近年來發生的相關化學化工企業的爆炸起火案例均有安全監管不到位,制度規章不完善的地方。運輸化學物質的汽車追尾相撞,導致泄漏起火燃燒,事故幾乎每年都會發生。相關報告明確指出很多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
3)信息共享不全面。應急、消防等很多部門在危化品管理方面相互交叉,突出表現為多頭指揮、聯動失靈的特征,信息共享不到位,職能不互補,單打獨斗現象明顯,沒有形成合力,效果不明顯。
4)不確定性強。化學化工火災發生時機不確定,往往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發生。發生事故的地點隨意性大。很多危化品構成一個地理位置不固定的動態危險源,其管控和防范也不固定。物態不確定,災害形式不明確,往往呈現出火災、泄漏、爆炸、中毒等。物質性質不確定。各個環節中發生事故的危化品種類多樣,其理化性質也不確定。
5)社會影響大。危險化學品事故一旦發生,往往會導致現場交通中斷、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人民生命和財產受損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重、特大化學火災事故還會造成嚴重不良的政治、經濟影響及國際影響,甚至引起社會混亂和動蕩。
2 化學化工火災撲救對策建議
1)科學詢情,掌握概況,爭取主動。接警員接到涉及危化品火災的報警時,要做到對現場概況的基本了解:什么物質、報警人姓名、聯系方式,以及事故發生地點,發生時間,什么原因導致的,涉事危化品有多少量,人被困,情況,以及初期處置的效果。現場狀態如何,起火燃燒、爆炸還是泄漏,并記錄在案,做到證據保全。基本概況掌握后,根據災害事故類型及涉事危化品理化性質,果斷一次性調集足夠的力量,快速救人、冷卻和滅火。主要調集大功率水罐車、泡沫車,高噴車、供氣車等車輛,調集移動炮、隔熱服、防化服、防爆對講機、堵漏工具等器材裝備,調足相應的滅火藥劑。要提升指揮響應級別,凡是涉及危化品的事故,各級指揮部門要及時響應,視情趕赴現場或者進行遠程指揮。同時,啟動警種和部門聯動機制,迅速通知路面執勤民警趕赴現場進行先期處置,防止發生次生事故和道路交通堵塞。在調集消防力量的同時,接警單位要將災情向政府應急辦、上級機關等單位可簡要匯報,提請政府向有關部門發布預警信息,進入應急狀態,爭取主動。
2)強化警戒工作落實情況。在處置危化品火災事故,不能習慣于用見火就出水,見泄漏就堵漏,見受熱就冷卻的思維,要積極熟悉掌握各類涉危出現的新情況、新工藝和新技術,到達現場后,要第一時間做好兩件事:核對燃燒化危品的理化指標,核實警戒工作落實情況。要在關注著火、泄漏、爆炸等事故部位的同時,要將更大的精力放在對儲罐類型、儲存介質及特性、儲存量及液位、周邊危險源等重要信息收集和掌握。在危化品火災事故現場,要第一時間找到知情人和技術人員核對清物品種類、數量,撐握到危險源的理化性質和處置對策,了解危化品的理化性質在起火燃燒、高壓、低溫等情況下的不一致,要考慮到燃燒產物的存在對現場的影響。核實警戒工作落實情況。根據事件性質及車輛所載運的危險化學品狀態、特點立即劃定隔離區,視需封閉現場,對封閉區域進行交通和人員管制,做到專人管制到位。要注意到事故發生時間段對警戒力量需求的變化。
3)查清危險范圍,查清現場管控情況。根據情報資料和現場測算,判定有毒有害化學品的品名、類別和數量、火災的位置和速率,結合當時氣象要素或水流參數,估算危險化學品擴散的縱深、寬度和范圍,確定事故不同危害區域的分界線;評估事故危害對人員生命和健康狀況的影響,在對危害范圍進行評估時,還要考慮到一些特殊情況,易腐蝕橡膠部件導致氣體泄漏,容易對不明情況的救援指戰員造成傷亡。安全設施是否完好可用,給現場救援指戰員的安全造成威脅。裝卸、轉運作業應當遵守安全作業標準、規程和制度,并在裝卸管理人員的現場指揮或者監控下進行。為此,對現場安全管控措施的實時掌握就非常關鍵,如警戒區域內采取嚴禁吸煙、使用移動電話、明火和能夠產生靜電的器材等斷絕火種的辦法。
4)專業人員專業處置,制定緊急避險措施。危化品火災的滅火救援的專業性,對科學處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要強化前方、后方兩個指揮部的建設,實施現場指揮,做到運轉高效,及時掌控救援進度。在后方作戰指揮中心設置遠程指揮部,調集化工、交通、起吊等行業的專家人士組成專家組,采納其意見,及時通過圖傳通信鏈路實施遠程指揮。滅火救援現場情況復雜,任務艱巨,經常會多部門力量參戰,因此必須明確總指揮部管全局,避免各自為戰的現象。化學化工火災事故發生后,對事故現場和周圍地區實施化學檢測應由專業人員實施,檢測確定危險化學品的種類及危害程度,掌握其擴散情況,為組織指導群眾防護和開展其他救援工作提供重要依據。在進行偵檢時,注重偵檢的準確性,消防力量偵檢與專業力量偵檢的結合。處置時應先關閉開關,用泡沫覆蓋著火泄露的燃油,因為泡沫是具備疊加能力 ,效果最好.危險化學品火災事故通常以多種事故類型出現,極易引起的次生事故。需應對爆炸危險、火災危險、毒害危險、霜凍危險。要設觀察哨,事先明確進入危險區域內人員的撤離信號、撤離路線;在處置全過程中,要嚴密監視現場動態,密切注意可能發生的危險征兆,依靠觀察員豐富的作戰經驗和專家技術人員的技術支持,科學、果斷、高效決策。如來不及迅速撤離,應就近尋找地形地物避險。
化學化工火災事故處置是消防指戰員不能回避的現實斗爭,只有不斷總結,進一步規范處置要求,規范處置流程,完善現場處置程序,堅持以人為本、科學施救、安全施救、有序施救,有效防控應急處置過程風險,才能避免發生次生事故事件,提升消防救援隊伍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專業化的應急處置能力。
參考文獻
[1]鄭志軍,張智財,孫樹喜,鄭丹丹,柳青.淺談探索石油化工火災撲救的新途徑、新方法[J].廣州化工,2012年04期.
[2]孫煥花.《化工火災預防與撲救》一體化課程實施[J].化工設計通訊,2019年05期.
[3]李彬.化工裝置的火災特點及撲救對策分析[J].當代化工研究,2016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