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兵
摘 要:文章論述了文創產業相關發展背景,分析基于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地域文創產品設計注意事項,最后提出有效的輸出策略。
關鍵詞:文旅融合;地域文化創意產品;瀘州文創;創意設計;產品輸出
1 引言
文旅融合是近年來的熱詞,隨著社會上對于傳統文化發展的重視,被廣泛研究和創新,在某些地區出現廣泛性應用,取得文化和旅游業雙贏發展的成效。我國有著五千年厚重文化發展歷史,產生了諸多優秀的文化內容,再加上我國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這些都給文旅融合帶來優勢。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創產業也表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很多地區在當地的特色文化指引下,創造出特色的地域文化創意產品,在文化產品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本次就對此進行分析。
2 文創產業相關發展背景
文創產業是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以創造力為核心的產業模式,屬于新興產業,是借助某個主體文化或者文化因素依靠團體、個人通過技術、創意和產業化等方式進行開發、營銷的行業。因為新時期人們的物質生活要求基本得到滿足,所以產生更強烈的對精神生活的需求,而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是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主要途徑之一。以此為基礎發展的文創產業,則大大推進了文化領域、創新力以及制造業方面的發展。當前在我國,文創產業領域涉及動漫、音像、傳媒、表演藝術、工藝與設計、手工藝術、雕塑等方面。近幾年來,我國的文化藝術市場快速發展,很多傳統的制造產業在新時代發展驅動下,越來越重視文創產業的發展。
3 基于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地域文化創意產品設計
3.1 要素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進行地域文創產品設計,需要保證將傳統與現代元素相結合,文創產品并不是簡單地對傳統工藝品進行改進,而是要將文化內涵融入進去,加入設計者的獨特創意。使文化內容與產品的外觀形式相得益彰,既有一定的審美和使用價值,還能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比如瀘州地區的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江陽分水油紙傘”制作技藝,主要是要將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相結合,注重傘面圖案的藝術性、文化性、創新性,將傳統藝術與油紙傘文化有機融合,傘面圖案文化與時代美學完美整合,賦予了油紙傘新的美感。
3.2 原則
一是文化專屬原則,地域性文創產品的設計,需要體現出當地的特色風景和民俗文化,具有相應的文化特征。設計創意是文創產品的靈魂,而這個創意來源于當地的特色文化和對民俗文化的理解。高品質的文創產品可以讓觀賞者感悟到當地的特色文化內涵。
二是功能使用原則。在文旅融合視角下,文創產品的設計需要保證一定的實用性,需要產品發揮一定的紀念功能、實用功能以及新欣賞價值。其中紀念功能是將當地的古建文物、特色景觀、民俗文化等與產品相結合,讓游客回家之后也能留下回味,產生持續的城市印跡。比如瀘州市博物館,讓出土于瀘州的明代青銅器“麒麟溫酒器”活了起來,精心推出“麟麟玖”卡通形象的系列文創產品,深受人們喜愛。而實用價值就是產品的實用性和品質性,比如酒城瀘州的城市名片“瀘州老窖”,國窖1573系列能讓人們品味四百多年的歷史。瀘州古藺郎酒,擁有天然神奇的儲酒溶洞-地寶洞。很多人一聽酒名,一聞酒香就能感受到瀘州濃厚的酒文化底蘊。收藏價值則是對很多陶藝、竹藝、雕刻手工藝品等的要求,比如瀘州敘永“兩河吊洞砂鍋”、“瀘州江陽分水油紙傘”、“瀘州瀘縣雕刻傳統技藝”等,除了使用之外,也有一定的收藏觀賞價值。
三是藝術性原則,文創產品的設計還需要有一定的藝術性觀賞性要求,表現出特殊的美感,吸引游客的關注。比如首批國家非遺保護項目“瀘州雨壇彩龍”、“古藺花燈”等。既傳承了非遺文化,又體現的民俗文化價值。
3.3 定位
文創產品的設計,需要做好定位。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需要更好的保證產品的附加值,而不單純是一種商品,要增加產品的文化內涵,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基于此,相關部門需要對當地特色文化、游客對于產品的需求和意見等進行調查和分析,根據消費者的年齡結構、購買心態、文化層次等進行科學定位。
3.4 思路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進行文創產品的設計,首先需要挖掘地域文化元素,但并不是直接照搬,而是要融入匠心設計。這基于文化內容的理解,抽取其中的突出元素,與外形融合,進行藝術加工和抽象化呈現。在融合過程中,需要重視對產品的定位,加入一些設計構思。比如針對青少年,他們對單純的傳統文化元素可能接受不良,所以需要融入現代文化元素。其次是確定文創產品類型,一般在旅游景點都是制作一些扇子、帽子、飾品、包包、雨傘等物品,在景區定點售賣,對于這部分類型的文創產品,需要注意色彩搭配,選擇醒目的顏色,或者可以增加地域化的特色圖案、文字等。最后是材質的選擇,這一點需要根據地域文化的特色進行,傳統材質的話需要突出年代感,表現出較高的收藏價值,但價格比較昂貴;仿制材質的話,一般用于價值較低的產品,常見于一般文創產品;如果是多種材質混合,可以設計出一種視覺和觸覺的反差,迎合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
4 基于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地域文化創意產品輸出策略
4.1 擴大受眾范圍
地方政府需要借助文旅融合的契機,加強對地域性文創產品的推廣和宣傳。一方面,力推本地化策略,推行當地已有的文創產品的營銷,擴大影響,同時配合無形的傳統文化藝術,比如以“瀘州古藺花燈”、“瀘州雨壇彩龍”的表演為主題設計活動等;另一方面,升級營銷策略,推動文創產品與旅游特色、民俗文化的聯合營銷,比如將瀘州“麟麟玖”卡通形象插入到部分小清新廣告中、參與到公益活動中、走進主題教育中。讓更多的文物“活起來、走出來”進入大眾視野,講好“中國故事”成為城市宣傳新的代言人。讓更多創新包裝、設計制作的文創產品深入人們生產生活中,豐富人們的物質與精神文化需求。同時,還可以與地方經濟活性化政策聯動,強化對各個地區體現本地特色的文旅資源及衍生產品的宣傳推廣。另外,地方政府還可以借助網紅群體,借助新媒體等,向其他地區乃至世界范圍宣傳當地的文旅資源,特色文創產品等,注重與各個旅游平臺、交通公司等相合作,借助這些平臺進行產品產業推廣。
4.2 支持文化旅游地區化布局
一是強化設計人才培養,為產品能夠體現當地特色文化、民俗風情等的企業(文創、旅游、飲食、傳統工藝品等)與熟悉了解市場上流行文化和市場需求的項目管理及產品設計人才之間建立溝通渠道,提供幫助。二是促進產地品牌化發展,有關部門和企業需要招聘在產品包裝、時尚設計等方面的高水平專業人士,進行產地訪問、技術評價和反饋交流,挖掘產品故事和賣點,改善游客體驗,等等,形成產品研發的互動機制,推動地域文創產品的品牌化發展。
5 結語
文創產品被譽為可帶走的文化,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每個景區都有自己的特色精神和特色文化,這些差異性的地域文化在找準定位之后,融入到產品中,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文創產品蘊含了當地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和藝術的結合,對于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有積極意義。因此地區可以推動地域性文創產品的設計,發揮特色文化的優勢,推動當地的經濟和文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康淑穎.基于地域文化的文創產品開發策略[J].產業創新研究,2019,(4):45-46.
[2]徐媛,陳婧.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創產品開發設計研究[J].智庫時代,2020,(02):9-10.
[3]張清榮.文旅融合視角下的區域文化旅游品牌塑造[J].產業創新研究,2019,(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