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蕾,朱小玲
(荊州市婦幼保健院手術室,湖北 荊州 434000)
傳統的護理模式和理念已經完全不能滿足現代人們對服務的需求,要求護士必須不斷改進護理服務工作[1]。舒適護理(CC)是全面、整體的護理模式和方法,將手術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作為護理工作,達到最佳的理想狀態,以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2]。關注患者的感受,強調以愛心對待每一位患者,減輕患者痛苦,促進患者術后康復[3]。剖宮產屬于產科最為常見的一種手術,孕婦身體和心理狀況特殊,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實施舒適護理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對實施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探討,整理報告如下。
數據表決法將2017年3月~2019年3月80例剖宮產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產婦20~38歲,平均(26.50±3.00)歲,初產10例,經產30例;觀察組23~40歲,平均(26.55±3.50)歲,初產13例,經產27例。產婦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做好術前準備,手術室環境護理,術中配合護理,術畢整理和體征監測護理;觀察組實施舒適護理:(1)在手術開始前,手術室的巡回護士深入患者病房,了解產婦的心理和生理狀況,鼓勵和安撫產婦,告知術中配合和注意事項,如果產婦存在焦慮,交流讓產婦對剖宮產方案有一個詳細的認知;(2)術中舒適護理,手術過程中,嚴格消毒和無菌處理,鋪巾,積極配合臨床,呈遞器械,體征監測的設備數據和結果,及時發現異常,并且配合處理,觀察產婦子宮及附件是否異常,及時建立靜脈通道,注射催產素;(3)術畢舒適護理,胎兒取出后,將產婦的身體和重要的外陰、腹部等消毒處理干凈,檢查切口輔料清狂,觀察宮腔情況,做好清潔和衛生等工作,產婦順利蘇醒之后,體征恢復穩定后,與病房護士做好交接工作,一定要認真填寫患者的護理文案,讓病房護士能及時了解產婦的情況,工作盡然有序,有急有緩進行。
比較產婦產后24 h和術前1 h的焦慮自評量表SAS的評分水平,評估術后2 h和術后24 h的VAS評分,0~10分,評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SAS百分之評分,評分越高疼痛越嚴重。
應用SPSS 20.0計算,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平均數±標準差數據資料行t檢驗,當P<0.05為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婦在術后6 h和術后12 h的的VAS和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產婦VAS和SAS評分結果比較()

表1 產婦VAS和SAS評分結果比較()
組別 VAS(分) SAS(分)術后2 h 術后24 h 術前1 h 術后24 h對照組(n=40) 3.05±2.50 4.82±0.20 53.50±2.50 46.48±2.50觀察組(n=40) 0.82±0.20 2.85±2.50 54.05±2.25 35.50±2.50 t 4.625 5.005 0.251 6.651 P>0.05 <0.05 >0.05 <0.05
舒適護理以患者身體舒適度,情緒放松,精神愉悅為服務宗旨。對于剖宮產產婦面對手術存在的負面情緒,積極的引導和安撫,減輕不良情緒。進入手術室的產婦安靜的環境,可能會加劇產婦的心理應激反應,護士應該第一時間與產婦溝通,用親切、微笑和溫柔的態度和話語,第一時間構建兩者之間的信任感,能讓產婦感覺到放松和安心。本次研究中,經過舒適護理的觀察組產婦的疼痛VAS及焦慮SAS評分均明顯降低,取得理想的護理效果。舒適護理通過患者生理和心理護理干預,讓患者感覺到心情愉悅,精神輕松,能明顯緩解產婦緊張的情緒,此時,當產婦的應激反應降低時,產婦術中的血壓、心率和呼吸頻率等都將更加穩定,對于產婦舒適的渡過手術有著積極的影響。同時,經過護理人員的關心和正確的身心干預下,再配合手術室良好的環境,全面緩解產婦的不良情緒,降低了應激反應,對于減輕產后疼痛,都帶來了積極的影響。舒適護理實施過程中,產婦進入手術從環境上讓產婦放松,感覺到寧靜和舒適,認清的接待,耐心的講解和引導,這些都將給產婦帶來心理上的援助,能讓產婦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手術。
綜上所述,手術室舒適護理能顯著降低剖宮產術產婦應激反應,緩解術后疼痛,效果顯著,具有積極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