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 要:文言文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身特點的影響一直是擺在廣大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以《燭之武退秦師》為例,從掌握翻譯方法、掌握語法知識、形成文言語感這三方面入手,就如何組織文言文翻譯教學,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翻譯素養做出詳細說明。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翻譯素養;教學策略
文言文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實施的首要目的是幫助學生積累有價值的文言知識,驅動學生有效地翻譯文章。但事與愿違,在當前的高中文言文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僅僅能掌握基礎的語言知識,無法“信”“達”“雅”地翻譯文言文,不僅導致文言文學習質量不盡如人意,還使得文言文翻譯素養發展受限。核心素養培養要求的提出指導著廣大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著力培養學生的多樣素養,文言文翻譯素養便是其中之一。為了實現文言文教學要求,我在組織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時候,對如何指導學生翻譯文言文進行了探究,積累了以下策略。
一、教給方法,忠于原文
所謂的文言文翻譯其實就是文言表達向現代漢語表達的轉變。在此漢語語言形式轉變過程中,需要如實地用現代漢語傳達原文的意思。簡單地說,在翻譯文言文的時候,就不能臆測原文的意思,也不能過多地評論原文,避免出現違背原文的情況。與此同時,在翻譯的時候,為了保證將所有的信息都轉化為現代漢語形式,需要逐詞逐句地進行分析和對譯。要想實現這一點,教師需要教給學生一些翻譯方法,如此才能保證學生在方法的掌握和運用下,自主翻譯,逐步地養成翻譯素養。對此,我在組織《燭之武退秦師》的時候,就教給了學生“留、補、刪、調”這四種翻譯方法。
其中,“留”是指將原文中不需要翻譯的內容直接保留下來。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需要直接保留的內容主要有特殊名詞和與現代漢語含義相同的詞語。比如,《燭之武退秦師》“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中的“晉君”是人名,“焦、瑕”是兩個地名,在翻譯的時候需要直接保留。
“補”是指將原文中留白的內容補充出。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一些文言文中經常會省略主語、代詞等,此時,為了避免歧義,需要將這些內容具體說明。比如,“敢以煩執事”這句話,其實應當是“敢以之煩執事”,省略了代詞“之”,而這個“之”指向的是亡鄭這件事情。因此,在翻譯的時候,我要求學生將“之”補充且翻譯出來。
“刪”是指翻譯的時候,在保證不改變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將沒有必要的或多余的內容刪去。在文言文中,虛詞、語氣助詞是大量存在的,它們沒有實際的意義,可以刪去。如在翻譯“何厭之有”的時候,其中的“之”因為是賓語前置的標志助詞,沒有實際意義,因此,我要求學生刪去不翻譯。
“調”是指在翻譯文言文的時候,對語序進行調整。很多文言文在書寫的時候大量使用倒裝句,不符合現代漢語的用法,所以,在翻譯的時候,需要按照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進行調整。如“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這是一個狀語后置句,現代漢語中,一般是狀語在前,所以,在翻譯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按照“以其于晉無禮,且于楚貳也”這樣的語序進行翻譯。
二、巧用成語,掌握語法
眾所周知,成語是一種形式簡單,但內涵豐富的語言形式,在語言發展的過程中保留下大量的古漢語語法現象。這些語法現象中不乏成語,而且,這些成語具有文言結構。所以,在組織文言文翻譯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立足成語與古漢語的聯系,引導學生立足成語學習文言文知識,積累豐富的語法知識,打好文言文翻譯的基礎,且在利用成語進行文言文翻譯的時候,提升翻譯素養。
比如,《燭之武退秦師》有“若亡鄭有益于君”這樣一句話。這是一句典型的狀語后置句,在進行學習的時候,我將“相濡以沫”“求道于盲”“判若鴻溝”這些成語展現給學生,使學生在理解書寫成語的過程中,自主地調整語序,積累古漢語語法知識。
三、以讀促譯,培養語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復讀是學生掌握文本知識的有效方式之一。尤其在文言文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如果可以借助多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品讀文字語言,學生不僅可以在自主性的發揮下,積累語言知識,還可以潛移默化地養成語感,為學會翻譯,提升翻譯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對此,我在組織文言文翻譯教學活動的時候,會立足閱讀的作用,采取以讀促譯的方式幫助學生在切身的實踐中養成語感。具體地,在組織《燭之武退秦師》的時候,我以燭之武的人物形象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閱讀文本,找出相關的語句,繼而再次閱讀,把握語言中暗含的心理活動,從而理解文本。
總之,在組織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教給學生不同的翻譯方法,巧妙地運用成語,實現以讀促譯,幫助學生掌握語法知識,養成古文語感,掌握翻譯方法,提高翻譯水平,為其在切身的實踐中提升翻譯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興強.腳踏實地 拒絕浮華:從文言文翻譯看文言文教學[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7(9):72.
[2]劉春曉.近十年國家語文卷中的文言文考題分析與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8.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2018年度課題“大語文觀背景下提升學生文言文素養的策略研究”(GS[2018]GHB2828)研究成果。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