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軍
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多數教師會采用枯燥的講授式教學法,導致學生對寫作毫無興趣,寫作水平難以提高。情境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擺脫寫作困境,找到合適的寫作素材,提高作文教學效率。本文就情境教學法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運用提出幾點建議,供同行參考。
一、利用語言創設情境
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并非只有觀察一種途徑,教師的語言描述同樣可以,當然,這需要教師選擇合適的教學場景,還要結合具體的寫作內容,做到貼近現實,飽含情感,在描述中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發揮想象與聯想能力,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由此及彼地聯想自己是否有同樣的經歷,有何感受等,以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如指導“父愛”主題作文時,教師可以講述一段自己印象最深的和父親有關的故事,如下雨天父親把衣服脫掉給“我”披上,背著“我”回家,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泥濘的道路上,每走幾步就回頭看看“我”有沒有被淋濕,自己卻被雨水打濕了全身……在教師講述過程中,學生的腦海中會形成畫面,勾起自己與父親之間的往事,喚醒塵封的記憶,從而寫出內容具體,飽含真情的作文。
二、融入生活元素創設情境
傳統的作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與現實生活脫節,導致學生錯誤地認為作文對今后的發展沒有太大用處,因此不認真對待寫作。為了改變學生對寫作的錯誤認識,教師在利用情境教學法時可以適當融入生活元素,創設生活化的寫作情境,讓學生發現寫作與生活之間的關系,養成用文字記錄生活的習慣。如教師可以組織春游活動,讓學生近距離觀察花草樹木,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機,感受自然的美好、生活的美妙。還可以帶領學生去敬老院獻愛心,給孤寡老人講故事、理發、送溫暖,讓學生感受人間真情……活動結束后,讓學生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以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讓學生在寫作時學會聯系生活,寫出真實、感人的文章。
三、通過角色表演創設情境
中學生活潑好動,喜歡玩游戲、參與活動。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組織輕松、有趣,又富有教學價值的情境演繹活動,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對人物或事件產生獨特的理解與感悟。如學習《皇帝的新裝》時,閱讀當然是不可缺少的環節,但學生通過閱讀對寓言的理解程度有限,無法領會故事的深層含義。教師可以組織角色表演活動,讓學生分別扮演國王、騙子、小孩、大臣、圍觀的群眾等角色,深入到故事情境中,揣摩人物的心理,給人物設計旁白。通過情景演繹,學生看清了國王的虛榮、愚蠢和可笑,懂得了孩子敢說真話的可貴……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深刻了,還產生了表達感想與感悟的沖動。
四、發揮媒體優勢創設情境
除了語言描述創設情境和親身演繹創設情境的方法,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營造更加適宜的學習環境,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其寫作時有話可說、有物可寫。如寫山川、河流、建筑的主題時,一些學生因為沒有親眼見過,單憑想象無法描繪出景色的優美之處,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山川、河流、建筑的相關圖片或視頻,讓學生對這些風景有大致的了解,根據圖片或視頻寫作,如此,寫出來的作文才不會是空中樓閣。
總之,情境教學法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學生找到寫作靈感,走出寫作困境。教師應巧妙運用情境教學法,提高作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