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龍
摘 要: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教學資源,增強課堂趣味性,讓數學課堂靈動鮮活。教師要巧用資源活化數學學習,培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促進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互動溝通,了解學生真實數學學習需求,有效調控課堂教學。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捕捉學生亮點,關注生成性,實現課堂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數學教師;課題研究;策略
一、有效運用錯題本,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益
運用錯題本記錄學習過程中的習題錯誤,幫助學生及時反思和領悟。運用錯題本創設數學學習“錯題庫”,記錄學習過程中不會的、易錯的和模棱兩可的習題,這是補充和反思學習的絕佳資料,再根據教師課堂講解逐步寫清解答步驟。學生要學會巧借錯題本提升數學學習效益,充分利用錯題本補充學習,明確標清錯題原因,分析題目考查知識點,在問題解答過程中反思和領悟知識。
閱讀和整理錯題本做到溫故知新。學生學習過程中要勤閱讀錯題本,多分析和思考錯誤緣由,善用錯題鞏固知識,尋找歸納同類題目解答方法,觸類旁通數學學習。
借用生生互通交流總結和歸類數學知識。錯題本是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補充,學生根據知識順序記錄錯題,或根據經典題型匯總,或根據題目類型歸類,學生要多翻勤看有效總結。引導學生互相溝通交流錯題,在互相翻閱錯題本的過程中關注推薦和完善補充,增加解題思路。
二、滲透德育,夯實數學課堂教學
發揮教師人格魅力在情感中滲透德育。教師人格魅力對學生德育是“潤物細無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適時滲透德育,如課堂板書、語言描述、儀容儀表等都是學生教育的有效資源,教師要巧用教學環節實施德育。因此,教師要關注自己的言行,注重通過細節潛移默化教育學生。
深挖教材中蘊含的德育因素進行德育滲透。數學的魅力是簡潔而流暢的客觀美。因此,教師要深挖數學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引導學生愛上數學。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尋找德育因素,在知識點教學和分析中貫穿德育,有效引發學生思考,拓展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
培養學生科學探索與創新能力。數學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探索與創新能力,構建開放的德育。數學教材中編排有“數學探究”和“想一想”章節,教師要會用“數學探究”和“想一想”章節培養學生思考和創新能力,把課堂主動權歸還學生,給予學生時間去思考和創新。課堂教學中善用趣味故事來提高學生思維和能力,激發學生探索激情,引導學生自行證明數學公式和定理,增強學生學習成就感。
利用數學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德育。數學教師要豐富數學活動形式,有機結合課內學習和課外活動滲透德育。拓寬學生課堂學習時間,拓展學生德育活動時空,靈活進行德育。如學習《數據的搜集和整理》后,教師可組織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統計自家一月的垃圾袋使用量,再推廣到社區和整個城市一周所使用的塑料袋,引導學生明白環境保護的重要現實意義。
三、巧用分層教學,幫助學生數學發展
開展數學分層教學。教師備課是針對學生學情、學習目標和教學內容提前對課程教學的預設過程。因此教師備課要有層次。數學分層教學,教師要結合學生數學基礎和思維能力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特色教學設計。備課過程中教師要恰當處理教材內容,精當取舍,精準實施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有效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教師備課要精心設計,針對不同學情的學生精準設計學習目標,采用精當教學策略,創設恰如其分的問題情景,巧用問題串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探究,善用例題分解組合變式訓練,設計分層作業,促進學生數學發展,培育學生思想核心素養。
注重教學分層反饋,給予不同層次學生評價反饋。分層教學要給予學生分層反饋評價,這是提高分層教學效果的重要保障。通過反饋促使學生客觀認識自身學情。課堂反饋要及時、客觀和準確,針對不同層次學生采用不同反饋評價策略,發揮不同的引導作用。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反饋評價,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適當反饋評價下“我要學”。
四、注重數形結合,幫助學生獲得更好學習體驗
數學教師要善用數形結合思想提升數學教學創新性,促進學生形成創新思維,提升數學教學效益。
巧借數形思想讓數學課堂教學形象而充滿趣味。數形結合把抽象知識通過圖形形象呈現給學生,讓數學內容直觀鮮活,有效幫助學生學習,促使學生主動學。有機結合代數與幾何問題,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形象思維,強化學生數學認知,促使學生融會貫通,學以致用。教師要幫助學生真正有機結合“數”與“形”,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有效提升學習效益和質量。
應用數形結合學習有理數知識,如在有理數內容教學中,教師可巧妙借助數軸幫助學生清晰直觀理解相關數學表達式所表達的數學含義,促使有理數內容成為數形結合思想的有力載體。
應用數形結合思想教學函數,促使學生通過圖形直觀觀察函數的參數與特征,幫助學生在自變量與因變量中找到相互的關系,舉一反三學習函數知識,提高學生函數學習的興趣和效益。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反復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培養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數形結合意識,促使學生會用數形結合解決函數問題,創新函數學習方式。
靈活運用數形結合提高學生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巧借數形結合思想,豐富學生數學學習體驗和經歷,幫助學生找準數形結合契合點,引導學生用“形”清晰呈現“數”的內容。
參考文獻:
[1]葉新軍.運用分類思想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研究[J].成才之路,2017(22).
[2]吳玉麗.培育數學思維品質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4).
[3]程春鳳.做好數形結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8(16).
編輯 喬彥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