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茂,曾慶濤
當下,我國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差強人意,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區域教學質量不均、學校教師總體數量不足,嚴重制約著我國整個教育事業協調發展,基于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了要開齊開足體育課[1],國務院辦公廳提出了要按標準配齊體育教師和體育科研人員。
本文通過對當前周口市X縣體育教師隊伍基本情況、為什么會出現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怎么解決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等問題進行了初步的探究,旨在為我國體育事業快速發展推波助力。
以周口市X縣中小學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
使用文獻資料研究、專家訪談、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在周口市X縣縣城及各個鄉鎮隨機抽樣60所中小學,包括23所初中和36所小學,并在抽樣學校中邀請體育教師進行協助填寫,本問卷采用郵寄問卷和現場問卷兩種方式進行,郵寄問卷采用將問卷郵寄給各校行政主管教師,兩周后對于未寄回問卷進行第一次催收,第三周進行第二次催收。本次問卷共發放200份,有效問卷回收188份,回收率94%,小學發放121份,占64.36%,中學發放67份,占35.64%。
3.1.1 周口市X縣基本概況
周口市X縣地處河南南部,共23個鄉鎮,總人口約148.7萬。
3.1.2 周口市X縣中小學基本情況
通過與周口市X縣教育局王局長訪談得知,截止至2019年12月周口市X縣擁有各類學校852所,初中64所,小學265所。X縣雖然學校眾多,但體育教師數量遠遠不足,尤其鄉鎮中小學更為嚴重,各個學校校長為保證課堂教學能夠正常進行,絕大多數都聘請了代課教師或由其他學科教師兼職。
3.1.3 周口市X縣中小學體育教師師資現狀
周口市X縣小學教師總計7588人,體育教師193人占總人數約2.54%,女教師46人占體育教師總人數約23.83%;中學教師總計4947人,體育教師154人占總人數約3.11%,女教師28人占體育教師人數約18.18%。具體信息如表1。

表1 周口市X縣中小學教師人數及體育教師人數
3.2.1 教師配置總數達到國家標準而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

表2 周口市X縣部分中小學體育教師缺編情況
在隨機抽選的60所中小學中再隨機篩選5所小學5所中學共10所中小學與總教師數量、師生比、總教師數量缺編狀況等對周口市X縣中小學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構成表2。
根據教育部新制定的小學1:19、初中1:13.5師生比對比表2可以看出ABCE小學師生比均達到國家標準,D小學師生比1:19.52略超過國家標準;EFGIJ中學師生比達到國家標準,D小學和H中學全校教師師生比未達到國家標準主要是部分教師因個人原因離職教育部門未及時配置新教師及離縣城較遠教師不愿意去當地教學導致。
從體育教師性別來看A-E小學有男教師3人女教師2人,F-J中學有男教師6人女教師0人。調查得知隨著教授年級的增加男女教師數量差異越來越大,女教師數量越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男教師更加傾向于在高年級教學而女教師則比較偏向于在低年級教學。
從學校教師人員編制數量來看,基本上每個學校都能夠達到國家標準,但是分配到體育教師編制里基本上每個學校都缺少體育教師。
從中小學體育教師總數和中小學數量來看,周口市X縣共有中小學329所,而中小學體育教師302人,平均每個學校體育教師人數不足一人。
3.2.2 不同學科教師數量存在較大差異
調查數據顯示,周口市X縣教師師資隊伍不同學科教師數量具有顯著性差異,例如周口市X縣體育教師小學只有193人,中學只有154人,而語文教師卻分別有小學3489人和中學1094人,圖一。

圖一 周口市X縣中小學部分學科教師人數
3.2.3 跨學科教學現象突出
研究發現,周口市X縣中小學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嚴重,跨學科教學突出,尤其是鄉鎮中小學。某些鄉鎮中小學由于學生數量不足以及體育教師師資隊伍較為薄弱,部分學校只能由其他學科教師“現學現賣”。甚至出現陰陽課程表、沒有體育教師的情況。以A小學為例,一位教授美術的老師同時還要兼任語文和體育課程,因為實在是無法同時兼顧各個學科的教學,所以只能保證有這門課程而無法保證正常教學內容以及傳授學生正確的姿勢動作。這種跨學科教學的狀況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教師隊伍發展的需要,更不利于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3.3.1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學校體育教學的重建造成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學校課程內容、體系、結構作出了調整,其中要求體育學科小學1-2年級體育課由每周2個課時增加到4個課時,3-9年級體育課由每一周2個課時增加到3個課時,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使得學校教育教學對體育學科教師的需求量驟增。但是中小學教師總編制數量制約,無法擴充體育教師數量,從而導致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并成為整個學校教育系統中最為突出的問題。
3.3.2 校際和區域教育不協調發展造成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
義務教育的不均衡發展以及體育教師出于個人原因為謀求更好的發展導致各個中小學體育教師的社會流動幾乎都是單向流動,即大多數體育教師都是由農村中小學向城鎮中小學流動、由薄弱中小學向示范中小學流動。同時城鎮中小學由于教育資源相對集中,教學質量相對較好,導致生源呈井噴式增長,從而使得農村及城鎮均出現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的現象。
3.3.3 人事管理體制和地域差異相對滯后導致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
根據我國現行的中小學教師編制政策和周口市X縣的實際情況進行比較發現我國現行政策與當前的教育實踐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方面,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使農村各個中小學辦學規模和生源數量銳減,體育教師流失嚴重。另一方面,小班化教學成為一種新的趨勢,在日新月異的今天,現有的體育教師編制已無法滿足正常的體育教學需要。
3.4.1 校地合作,培養定制教師
當前學校教師需求與高校教育存在脫軌、錯位等情況,使得部分學科教師數量暴漲而體育教師數量驟降或體育教師數量激增使就業競爭壓力過大迫使體育教師放棄體育教學改換他業。因此,周口市X縣地方政府可以嘗試和高校簽署協議,針對性的增加教師隊伍。一方面,周口市X縣相關教育部門能夠提前和高校進行溝通,將本地的用人需求告知高校,從而能夠引導高校及時調整各個學科教學班級設置,從而解決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的問題。另一方面,建議周口市X縣為高校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鼓勵并全力支持高校大學生大二大三就開始到中小學實踐教學,豐富大學生自身知識結構和教學經驗,達到一專多能的要求,以解決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的問題。
3.4.2 完善“國標、市招、縣管、校用”的體育教師管理體系
當前我國體育教師隊伍是由各市區相關部門按照國家標準進行中小學教師招聘和錄用。錄用后進入教師隊伍分配到各個中小學進行教學,固定工作在某一個中小學,實行的是“校管、校用”的管理模式。學校學生生源發生變化時由于學校各學科教師編制相對固定和有限則有可能會引起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因此,周口市X縣可以借鑒四川省推出輪崗工作制度,促進校際間教學人員、教師和校長交流學習。并嘗試實行“國標、市招、縣管、校用”教師管理體系,“縣里堅持‘教師編制總量控制,動態管理’的原則,最大化合理配置縣域內的師資[6]。使周口市X縣各個中小學體育教師根據校內生源以及體育教學課程需要由縣有關部門統一安排與調動, 同時鼓勵并大力支持體育教師在各個中小學流動,使得學校體育教育資源能夠進一步利用。
3.4.3 通過相關政策扶持鼓勵體育教師向鄉鎮中小學流動
3.4.3.1 加強財政監管,加大資金使用效益
財政部門每年都要組織教育資金專項檢查,加強對教育專項資金支出的監管,加大教育資金的使用效益。并設置專項資金以增加鄉村體育教師經濟收入提高體育教師對于教師職業的認同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從而吸引更多的體育教師從教。
奇異值分解方法在日負荷曲線降維聚類分析中的應用//陳燁,吳浩,史俊祎,商佳宜,孫維真//(3):105
3.4.3.2 加強政策引導,結合特崗教師計劃,鼓勵大中專院校體育專業學生積極投身于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工作
可以為特崗教師提供周轉房并鼓勵他們扎根鄉村從教。同時隨著我國特崗教師計劃相關福利的提高,我國鄉村教師數量驟增但是體育教師特別是專業體育教師數量增長緩慢,因此周口市X縣相關部門在進行教師錄用與招聘的時候應加大體育教師招聘的數量從而緩解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的現象。
3.4.3.3 對周口市X縣鄉村體育教師在職稱評定和評優評先方面給予一定政策傾斜
建議周口市X縣相關部門對長期支持農村體育教育,薄弱學校體育發展的體育教師,在職稱評定和評優評先方面給予優先評定,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體育教師結構協調發展。
十九大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在體育領域則表現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優質教育資源之間的矛盾,因此當前我國教育事業首要解決的是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
本文以周口市X縣為例,對部分中小學生源數量和教師配備情況開展了專項調查,發現周口市X縣中小學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現象突出,并提出了幾點緩解周口市X縣中小學體育教師結構性失衡的建議。以期周口市X縣教育事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