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淼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北京 102206)
血液凈化技術是借助醫療設備和藥物對患者體液內有害物質進行清除使血液理化性質趨于正常的治療方式,是臨床上搶救危急重癥患者的重要輔助手段[1]。床邊血液凈化在患者床邊即可進行,在對ICU重癥患者的治療過程中較為常見[2-3]。ICU患者通常病情較為嚴重,患者心理壓力較大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對機體應激反應具有明顯影響,不利于臨床治療,因此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十分有必要[4]。本研究就對舒適護理在ICU床邊血液凈化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將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4例ICU床邊血液凈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2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齡在27~5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9.64±5.46)歲;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齡在29~6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0.21±4.68)歲,兩組患者基礎資料不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
觀察組患者接受舒適護理干預:環境護理:對患者病房內的溫度進行調節,以患者感覺舒適為宜;護理人員可定時關閉病房門,適當限制使用監護儀,減少噪聲的影響,夜間可關閉大燈減少對患者睡眠的影響。皮膚護理:每天幫助患者翻身,進行擦浴,保持患者皮膚清潔干燥。心理護理:主動傾聽患者述求,為患者提供心理疏導,減輕患者的精神壓力,主動介紹ICU環境,增強患者適應感與安全感,消除內心恐懼焦慮感。管道護理:置管期間對患者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定時更換敷料,對患者體位和動作進行適當約束保證管道通暢。抗凝護理:對患者創傷部位進行嚴密監測,患者皮膚出現瘀斑或有滲血時應及時向醫生報告,對肝素抗凝劑預充等抗凝技術熟練掌握。
借助CPOT評分表對患者干預前后疼痛等級進行評分,評分為0~8分,疼痛越劇烈評分越高;
制作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采取百分制由患者進行評分,評分為80~100分為滿意,評分為60~80分為比較滿意,評分低于6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率=(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100%)
使用SPSS21.0數據分析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數據用()表示,用t檢驗;計數數據使用(%)表示,使用x2進行檢驗,兩組對比結果為(P<0.05)時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CPOT評分差異較小,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CPOT評分(2.35±1.02)明顯低于對照組(4.79±1.33),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對比兩組患者CPOT評分差異[n,()]

表1 對比兩組患者CPOT評分差異[n,()]
組別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n=42) 6.87±2.11 2.35±1.02對照組(n=42) 6.54±2.02 4.79±1.33 t 0.732 9.434 P 0.466 0.000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92.86%)明顯高于對照組(76.81%),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滿意度差異[n(%)]
床邊血液凈化治療在ICU重癥患者的治療中應用較多,在治療過程中患者身體可能產生不適感影響患者情緒,對治療存在明顯影響[5]。舒適干預是將以人為本作為基本原則開展護理工作的新型護理模式,在護理過程中對患者關注更多,能夠有效減輕患者不適感或疼痛感,對患者不良情緒進行紓解,減少心理因素對治療效果和患者預后效果的影響[6]。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接受舒適護理干預后疼痛感明顯減輕,說明舒適護理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病痛感和不適感,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92.86%)明顯高于對照組(76.81%)說明患者對舒適護理的效果更加滿意。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減輕ICU床邊血液凈化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