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燕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第一人民醫院病案室,江西 贛州 341400)
進行剖宮產術是分娩的一般方法,可以降低胎兒和產婦的死亡率。近年來,隨著我國的二胎政策的實施,產婦,特別是高齡產婦的數量大幅度增加,剖宮產的比例也大幅增加,因此增加了產婦產后出血的風險。[1]剖宮產術對產婦有較大的損傷,因此必須對剖宮產術后的產婦進行科學的護理,否則會影響切口的治愈,有可能導致感染。為了減少產后出血的風險,促進產婦的子宮復舊,應該盡早地對產婦進行科學的護理。本研究的重點是進行早期的康復護理介入對于剖宮產術的產婦子宮復舊過程以及分娩后出血對孕婦的影響。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到我院進行剖宮產分娩并自愿參加此次測試的80例產婦,所有產婦身體正常,無妊娠合并癥。[2]排除標準:(1)合并生殖器炎癥產婦;(2)凝血功能異常產婦;(3)合并良、惡性生殖器官腫瘤產婦等。患者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29.41±4.56)歲;孕周38~41周,平均(39.03±1.12)周;初產婦39例,經產婦41例。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產婦分為觀察組(n=40)和對照(n=40),兩組產婦上述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在對照組中,給予產婦剖宮產后的例行護理,待產婦清醒之后指導其保持半臥位并適當抬高床頭后,觀察產婦的切口是否有感染等其他的不良情況,再對產婦進行分娩后相關的健康教育指導。在觀察組中,產婦需要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再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干預[3],具體包括以下措施:①疼痛護理:剖宮產術后,護士必須合理評價分娩的疼痛度。由此,可以制定產婦的術后疼痛護理計劃。我們可以使用播放產婦喜歡的音樂的方法來讓產婦減少疼痛和壓力。如果存在引流管扭曲和牽拉等問題,需要協助孕婦改變身體的位置避免發生這類不良后果。②術后按摩:剖宮產術后,護理人員用合理力度對產婦乳房和四肢肌肉等實施順時針的按摩以促進其血液的循環,每日按摩可以消除產婦疲勞感并加速子宮復舊進程。③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向產婦講解出現疼痛的原因以及規律,消除產婦分娩后因疼痛產生的焦慮等不良心理因素,并安慰產婦,増強其信心,防止影響其內分泌和代謝行為。④飲食干預:產婦分娩后應食用流食,不能食用具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產婦還需要食用高熱量和蛋白質以及維生素含量的食物確保術后足夠的營養補充。
分娩后6周,對比兩組產婦的子宮復舊進程、子宮橫徑、前后徑和長徑三徑之和以及產后岀血量。按分娩前、后手術包、產包等重量差值計算。
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的子宮三徑總和明顯小于對照組,且產后出血量少于對照組,且差距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術后子宮復舊進程與產后出血情況對比(,cm,ml)

表1 兩組產婦術后子宮復舊進程與產后出血情況對比(,cm,ml)
組別 n 子宮復舊進程(cm) 產后出血(ml)觀察組 40 13.25±2.65 255.27±33.02對照組 40 18.11±2.78 344.01±32.33 t-- -10.20 -15.48 P-- <0.05 <0.05
通過測試發現對進行剖宮產術后的產婦進行早期的康復護理,能夠促進其子宮復舊并且減少其產后出血量。早期康復護理與常規的產后護理相比較來說,主要進行了疼痛護理、按摩護理、飲食護理等干預手段,這些早期的康復護理可以促進產婦的局部血液循環,并且促進子宮收縮復舊。此外一般的產后護理對產婦心理情況的護理程度不足,相比之下早期康復護理則更加關注產婦的心理狀態,能夠緩解產婦的壓力進而緩解疼痛,可以預防產后抑郁的情況,避免因不良情緒導致的產后出血。同時,通過研究發現通過適當的按摩能夠刺激催產素分泌,并通過增強盆腔肌肉收縮能力和子宮韌帶運動來減少盆腔淤血,引起宮縮,有利于子宮復舊。此外,還應該加強對剖宮產術后的產婦的正確飲食指導,指出其應食用流食,避免刺激性食物,注意補充高蛋白纖維素以及能量,注意營養均衡避免由于產后營養不良及身體虛弱對產婦產生的負面影響。[4]根據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的子宮三徑總和及產后出血量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說明對剖宮產術的產婦進行早期的康復護理干預對于促進子宮復舊以及減少產后出血具有重要意義。綜上所述,對剖宮產術后的產婦采取早期的康復護理干預能夠縮短子宮復舊進程,減少產后出血量,可進行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