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麗,梁舟嬋
(高州市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廣東 高州 525200)
消毒供應中心(CSSD)是醫院一切醫療器械及物品等實施滅菌的一個重要場所,對病患及醫護人員的生命安全帶來直接的影響。我院對2018年3-6月的手術滅菌包實施觀察、應用、控制及研究,對比其實施無菌物品追溯信息系統前后的具體效果,相關內容如下。
篩選出某消毒供應中心于2019年8月-2019年10月期間配置的手術滅菌包15000件為對照組,其中包括高溫滅菌包8760件、低溫滅菌包6240件;再篩選出該中心于2018年5月-2018年6月期間配置的手術滅菌包14000件為實驗組,其中包括高溫滅菌包9130件、低溫滅菌包4870件。對比兩組以上基線資料,無差異(P>0.05),以下實驗存在可比性。
①對照組實施傳統滅菌包的應用及管理模式。其流程包括:回收、清洗、包裝、滅菌、配送等五個工序。
②實驗組實施無菌物品質量追溯系統的應用及管理模式。其包括四個模塊:基礎信息模塊、回收清洗模塊、檢查包裝模塊、滅菌配送追溯管理模塊。基礎信息模塊:對所有手術滅菌包設立身份編碼(條形碼),把待處理的滅菌包的數據輸入至基礎信息庫中。回收清洗模塊:CSSD工作人員需要先掃描自己的工牌號、滅菌包條形碼等,確保滅菌包的數據在大屏幕上顯示,接著核對數據,并記錄回收數據。檢查包裝模塊:該工序需要將手術滅菌包及包內器械等照片逐一顯示在大屏幕上,再核對,接著按照包裝要求選擇所需要的材料、滅菌技術等,并自動打印手術滅菌包的條形碼標簽。滅菌配送追溯管理模塊:掃描操作人員工牌號及待處理的手術滅菌包條形碼,將滅菌包轉移到手術室無菌倉庫中,醫護人員在使用時需要按照出庫及使用管理要求對其登記,再核對掃描數據與滅菌包、患者的相關信息,便于下一步計算滅菌費用[2]。
對比兩組的高、低溫滅菌費用及漏查率。
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的高、低溫滅菌費用對比分析
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的漏查率對比分析
通過研究發現,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無菌物品質量追溯系統的具體應用具有明顯的臨床應用價值,具體是指:
經過輸入每一位患者的臨床信息、確定滅菌包的使用狀態及數量等,然后對其實施精細化的核算和核對,有利于更精確地計算每一位患者的臨床成本,便于為醫院提供具體、清晰地數據支持[3]。
采用過期手術滅菌包預警系統,提前預警,然后明確滅菌包的具體庫存位置,便于迅速查詢。并且,針對已配送的醫療用品,給予警示告知,第一時間提醒回收過期或存在質量缺陷的醫療用品等,創建完善的手術滅菌物品召回體系,預防醫患的感染。
對每一個環節的具體操作給予操控和管理,避免CSSD的工作人員操作過于隨意和盲目,特別是在手術滅菌包流轉環節,CSSD和手術室都需要在清洗、消毒、滅菌等過程中掃描條形碼,摒棄傳統的手工登記及輸入模式,確保電子信息化管理更精簡、高效。
確保信息高效流轉、數據共享、規范化管理、高效操作等目的的實現,最大化地增強手術滅菌包的供應質量,利用數字化精準分析,對滅菌包成本控制實施信息化統計和分析,有效地避免人工處理出現的誤差,降低工作壓力。
在登錄系統前,需要醫護人員憑借著自己的工牌號碼登錄系統,隨后進行有序操作,記錄個人信息。在掃描條形碼時,系統能夠對各個崗位工作人員的操作流程等實施規范化管理,預防工作隨意性、盲目性等現象的發生,并為管理者展開各個環節的流程追溯、調查、問責等提供依據。
總之,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醫院無菌物品追溯信息系統的應用愈加普遍,其能夠對CSSD內部、手術室等整個操作環節實施質量控制與成本管理,確保滅菌包的回收、清洗、滅菌、存儲等環節能夠規范化地運行,并達到無縫隙對接的目標,能夠完全取代了人工操作及登記模式,是一個高效、規范的電子信息化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