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群
摘 要:數學和現實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關聯,數學知識來自于生活,又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對日常生活當中的數學素材進行深入挖掘,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用以來激發學生參與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有效捕捉,重視知識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強化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對數學知識的實踐應用,感悟數學學習的價值。
關鍵詞:小學階段;數學學習;生活化;有效措施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情境,把數學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大課堂有效結合起來,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接受更為容易,也能夠激發學生參與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當中。基于此,結合本人在實際教學中獲得的經驗,探究數學回歸生活的有效措施。
一、挖掘生活素材,重組教學內容
在教學中,深入挖掘生活當中的數學素材具有極為關鍵的作用。因為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之間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所以,教學內容一定要盡量關聯學生的現實生活,這樣有助于學生的感知、理解與探究。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基于教材中的知識內容,把現實生活中和數學知識有聯系的事物導入課堂當中,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重組,激發學生參與數學知識學習的欲望,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記憶和應用。比如在教學“生活中的比”的時候,我應用微課視頻的方式為學生展示出對應的動畫、圖片、影像等內容,引導學生對其中的內容進行觀察欣賞,感受到比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再如,在教學“圓的面積”一課時,我以“老師買比薩”的故事引入新課:一天,老師在美團訂購了一個直徑10寸的比薩,訂單提交后,老板卻說:“不好意思,10寸的比薩沒有了,給您換兩個5寸的可以嗎?”故事生動有趣,對生活中的素材進行了深度挖掘,巧妙地把圓的面積的知識與生活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運用圓面積的計算方法最終發現,一個10寸的比薩面積要遠遠大于2個5寸的比薩面積,學生在生活素材中感受數學知識的存在,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二、捕捉生活現象,注重探究過程
數學教材當中的知識通常都比較抽象和枯燥,而小學階段數學知識的學習卻較為靈活,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捕捉生活現象,在日常生活的現象當中尋找數學知識,讓學生在課堂上更為靈活地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究學習,親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比如在學習“利息”一課時,我出示了這樣一個生活情景:同學們,你們每年收到的壓歲錢是怎么安排的?淘氣打算把5000元壓歲錢存入銀行兩年。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2.25%,存兩年期的年利率是2.50%。淘氣認為是先存一年,到期后再把利息和本金繼續存一年,這樣獲得的利息更多;爸爸則認為直接存兩年獲得的利息更多。同學們,你們能幫幫淘氣嗎?學生通過大膽猜測質疑,在相互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最后運用所學的利息知識計算驗證猜想,經歷探究學習的全過程,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在日常生活中找尋數學現象,能夠為學生的數學知識探究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綜合學生日常生活當中的數學現象,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會更為容易。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現象的意識,讓學生積極融入生活大課堂的學習中,也能夠讓學生自主積極地進行探究,培養并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動手實操能力;讓學生能夠把數學知識同日常生活有機融合起來,并不只是重視數學知識的學習結果,更加注重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數學知識探析的過程,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三、加強實踐應用,體會數學價值
小學數學教材中彰顯著社會需要以及數學知識特征,其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其中既有數學結果,也有數學結果的產生過程,包含數學的思維方式。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依據相關特征對學生的數學實踐活動進行生活化處理,把實踐活動同數學知識進行有機整合,這樣能夠使學生真切地感知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當中是無處不在的,以此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實踐應用的能力。比如,為迎接班容班貌檢查,我們班48名同學準備打掃大小兩個會議室,大會議室面積150平方米,小會議室50平方米,假如你是衛生委員,你認為怎樣分配人數比較合適?引導學生用所學的按比例分配的知識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再如,臨近期末,老師打算購買18本筆記本獎勵班上的小班干部,每本筆記本8元,購買20本或以上可以打八折。老師要怎么買比較劃算?這些基于現實生活當中的事例,學生會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和探究欲望,有助于加深對數學知識的了解與掌握,能夠為學生未來更多知識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可以使用多媒體工具等引導學生對現實生活當中的數學知識進行接觸與了解,這樣學生能夠把現實生活和數學知識關聯起來,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研讀數學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關聯日常生活,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生活中感知數學知識的存在,優化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更能夠強化提升教學成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文紅.關于數學教育生活化的探討[J].科技資訊,2019,17(23):254,256.
[2]孫秀.讓數學回歸生活:例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6):7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