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社會信息化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傳媒行業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新媒體已經成為現代化傳媒的新趨勢。在傳統媒體運營方式的基礎上進行新媒體融入操作,實現新舊互融,網絡信息化媒體發展已經成為時下傳媒發展新方向。在這種新趨勢影響下,新聞傳媒工作需要積極響應時代變遷,把握時代特色,敢于迎合創新和改革,采取新的舉措尋求新的起點和未來。
【關鍵詞】新聞;創新;媒體;創新;舉措
【作者簡介】劉蜜,北京電視臺編輯。
新聞是傳媒組成的重要部分,從傳媒誕生開始就是媒體行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不斷深入,傳統媒體收到一定沖擊,尤其是互聯網世界中人類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傳媒需求也隨之變化。現代化電子產品的普及,讓人們在適應便攜式電腦、手機享受傳媒的同時,更加改善了對新聞信息的接受時新性、便捷性、全面性和綜合性等特性。傳統媒體,包括報紙、雜志、電視等對現代化復雜、繁瑣、高頻的信息更新和傳媒效率存在諸多桎梏,而了解新趨勢下新聞傳媒的特點和觀眾需求對行業發展、對新趨勢下新聞傳媒創新發展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趨勢下新聞傳媒的特點
新聞傳媒的新趨勢是在信息化和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的因素應下下形成的一種新的媒體發展態勢,比傳統媒體(包括報紙業、電視、廣播等)更加直觀、迅速和全面。新趨勢下新聞傳媒的特點主要表現在數字化世界、時效性高、全面化廣等,下面本文就新趨勢下新聞傳媒創新發展特點進行簡要介紹,為新趨勢下新聞傳媒創新發展舉措的研究提供依據和基礎。
(一)新趨勢下新聞傳媒具有時效性強、全時性廣、即時性高等特點
傳統的新聞模式和新趨勢下的新聞傳媒的分析中,時效性都是重中之重的特性。全時性是新趨勢下新媒體的特性,傳統媒體鑒于技術性、需求性和技術條件的制約,都打不打全時性的層次。隨著信息化社會的革新,新聞傳媒的載體和操作模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紙媒已經逐漸脫離大眾需求。傳統新聞媒體主要以紙媒為沒接,需要大量的組稿、校對、排版、印刷、發行、郵寄等工作,制作過程工作量大,耗時長,嚴重影響了時效性和即時性。在中國現代化科學技術不斷發達的今天,前期廣播和電視逐漸代替報紙,而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使得移動終端軟件逐漸步入歷史舞臺,取代傳統媒體工具的執行。與傳統媒體相比,新趨勢下新聞傳媒可以實現新聞即時性跟蹤、采編、發布等效果,觀眾可以通過各種電子信息產品獲取這些新聞信息并進行即時性互動,第一時間擴散真實性、有效性、時新型的信息資源。而且這種新趨勢下,對新聞資源可以產生即時性發展、分享、傳播的功能,尤其是近階段抖音、快手等平臺的發展使得視頻等新聞發布形式在發布方面大大消除了時間、地域及其他環境因素的制約,更大程度地實現了新聞傳媒的價值。
(二)新趨勢下新聞傳媒具有數字化特點,提高了新聞傳媒的新穎度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國內數字化產品應用的推廣,現階段新媒體應用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特色,新聞傳媒的發展也隨之應用而發生變革。傳統的傳媒行業主要依靠文字、圖片、表格等形式進行信息傳播,某些程度大大限制了人類的需求。而新趨勢下新聞傳媒的發展中,新聞傳媒融入了新興技術實現的聲音、動畫、視頻、立體畫面、三維等等技術效果,更加直觀確切的表達了場景和事實,更具有說服力和可觀性。同時,新趨勢下,新聞傳媒的媒介也從紙質變為計算機、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中。隨著技術的進步,3D技術的發展和4G技術的應用極大程度的提高了新聞傳媒的直觀性、速效性和高質性。
(三)新趨勢下為新聞傳媒提供了互動空間,制造了觀眾分享和評論的機會
新聞的存在是為了給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信息,開闊大眾視野,提高人民休養,而互動性真實為了提高對新聞認知的自由度和開闊性。新聞傳媒的互動另一方面可以反饋給相關部門,映射民意,從而在某些政策和措施方面進行相應的回饋和解決方案。
二、新趨勢下新媒體創新模式研究
(一)遵從觀眾需求和習慣,不斷改進和優化傳媒模式并進行創新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的閱讀習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聞傳媒的類型也有了很多變革。現代傳媒的發展不可避免深入了諸多商業因素,尤其是部分商家為了獲得更好的廣告效應,過度渲染和深入自身企業文化、產品、新聞等,更有甚至為了獲得客戶好評和觀眾流量,然而這些行為嚴重忽視了觀眾的真實需求和新趨勢下的傳媒質量。
這種情況下,新聞傳媒的創新就需要更加注重觀眾的意見和需求,屏除某些不必要的華麗掩飾,重點提倡新聞的直接性、簡潔性和真實性。提倡價值新聞的挖掘力度,鼓勵新聞方式的直接性和間接性。另外,新聞工作者應該提倡對新聞的歸類、核查、跟蹤以及篩選進行深入性和嚴格性。這樣對于進一步擴大觀眾需求性信息的發布具有重要意義,可作為新趨勢下新聞傳媒發展的創新目標。
(二)提高對新聞挖掘深度和價值理念的重視,對新聞傳媒方式進行創新
新聞的價值和深度是僅次于于時效性和準確性的另一層重要內容。在新聞傳媒時效性、互動性及全面性綜合發展的同時,新聞涉及方面也不短擴大,種類劇增,其中包括很多劣質、淺顯無內涵的新聞鋪天蓋地深入大眾視野,很多內容甚至墊付觀眾三觀,對社會和諧、道德穩固以及國家安興均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新趨勢下新聞傳媒的發展應該頂住競爭壓力,在維持自身流量的同時,杜絕一切夸大事實、扭曲真理、未被新聞傳媒初衷的行為。
(三)新趨勢下新聞傳媒創新發展的技術創新
移動互聯飛速發展后,新聞傳播載體發生革命性的變革,可移動性、隨身性、便捷性、實時性使新聞的傳播模式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之相適應的全媒體平臺、自媒體平臺、直播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如微博、微信等平臺、各媒體的APP平臺等。新聞傳播模式的創新可以從新聞傳播的媒介入手,尤其要注重自媒體、全媒體等的運用。在追求快節奏的時代里,新聞傳播的價值很大程度取決于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手資料。目前,應用于新聞傳播的媒介十分廣泛,自媒體是這些媒介當中的佼佼者。因為自媒體能夠有效確保新聞傳播的時效性,聚焦重大事件,還可以給人們帶去更充分的互動空間。同時,在滿足受眾需要的媒介里,直播平臺也憑借著其親民性以及娛樂化緩解了人們的生活壓力,深受人們的喜愛。與自媒體以及直播的影響效果相比,就目前傳統的新聞傳播模式來看,如果繼續固守陳規,勢必無法滿足現代化人類的需求,最終只會走向消亡。與此同時,近十年來興起的全媒體也憑借其“三網融合”、“三屏合一”的特色,開辟出了新媒體傳播的新途徑。
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和數宇化社會的發展,新聞傳媒發展的新趨勢形成,數字化新聞傳播深入大眾生活,已經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在中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新聞傳媒行業在設備制造、信息優化、軟技術更新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隨著全球化經濟共同體的形成,各國之間合作創新不多擴散,新聞傳媒的合作和創新也日益密切。另外,隨著新趨勢下新聞傳媒的發展,新聞行業競爭壓力不斷加大,為新聞傳播模式的創新注入了強大的動力。相關教育部門也在整合教育資源,緊隨時代發展的潮流進行專業的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為新聞傳播模式的創新輸送大量的適合時代要求的新媒體人,他們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朝氣改變著新聞傳播的模式。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新時代下我國新聞傳播模式的創新將會取得新的成果。
參考文獻:
[1]龍雯.新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的特點及發展趨勢[J].西部廣播電視,2019年20期.
[2]李澄.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創新及實現途徑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7年18期,
[3]邱彥濤,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要堅守話語權[J].新聞傳播,2017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