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吾
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素質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飲食文化的要求也相應地提高,市場上營養豐富的健康安全食品更加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而牛奶、牛肉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質、口感佳,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追捧。所以養牛也快速發展,飼養量逐年增高,但是因為飼養技術和專業水平的不同,造成飼養場的經濟收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而且疾病發生的情況也比較多見,其中急性腸梗阻屬于牛易發的消化道疾病,一旦患病會有比較高的死亡率,生產中應該加以重視。本文主要介紹臨床中牛患急性腸梗阻的具體診斷,并且分析有效的治療措施,以期為臨床生產提供可靠依據,供參考。
關鍵詞:牛;急性腸梗阻;診斷;治療
急性腸梗阻在實際生產中屬于牛比較常見易感的消化道疾病,在胃腸性的腹痛疾病中通常會約占有50%~60%的比例,臨床中主要可見病牛出現小結腸梗塞、胃腸膨大部阻塞、小腸阻塞等情況。常見的發病因素有飼喂不當、飲水供應不足、運動量低以及牛自身因素等方面。臨床中牛感染該病的病死率比較高,所以在生產中應該給予高度的重視。
一、臨床癥狀
牛發生急性產梗阻的最初,觀測到其脈搏和呼吸以及體溫都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但是出現反芻停止的情況,可見其結膜潮紅、右腹部出現膨大狀、瘤胃蠕動逐漸地減少,僅有輕微的蠕動音,嚴重的會停止蠕動,聽診其腸音不斷地減弱,病牛的采食欲望逐漸降低,精神狀態逐漸變差,口色呈現稍紅或者是淡黃的顏色,僅能夠排泄出很少的稀糞,同時病牛會有疝痛的表現,呈現出起臥不安和后肢踢腹的狀態,以后肢交換的方式踏地,病牛如果臥地不起,會伸后肢并且出現一側傾斜的情況。隨著病情的發展,病牛逐漸地出現心律不齊和心音及脈搏變快的情況,體溫不斷地降低,感知其右腹逐漸的膨大,而且出現明顯的拍水音,此時病牛僅僅能夠排泄出少量的黏膠樣物,嚴重的病牛會因為臥地不起而最終死亡。
臨床中急性腸梗阻的病牛會出現全身癥狀,主要可見表現出持續性的腹痛癥狀,呼吸非常的粗糲,可見其腹圍明顯增大,皮溫不整且體溫不斷下降,肌肉出現震顫的情況。隨病情的發展,癥狀會迅速地惡化,腸音很快減弱甚至消失,腹部變大很快,進行觸診時拍水音明顯,此時就應該進行快速的診斷,臨床中如果有必要,可以將病牛的腹腔切開以便于探查。
二、診斷
實際生產中診斷牛感染急性腸梗阻的依據主要就是針對病牛的特征進行判斷,如右腹部會出現明顯增大的情況,而且存在有拍水音;生產中病牛出現排糞減少,而且僅排泄出少量的白色膠凍樣物等。但是實際生產中需注意急性腸梗阻與腹水及小腸炎等疾病的鑒別診斷。此外,還可以對病牛通過直腸檢查的方式診斷,一般可以摸到腸段中呈現充滿液體或氣體的狀態,對病牛進行觸診的時候,能夠聽見明顯的拍水音,還可以摸到其中存在的阻塞的結糞塊。
三、治療方法
(一)藥物治療
實際臨床生產過程中治療患急性腸梗阻的病牛,主要應該是遵循潤腸通便、活血鎮痛的治療原則,可以采用500~1000g的硫酸鎂或者是硫酸鈉而制成濃度為6%~8%的溶液,然后給病牛通過灌服的方式用藥;過3~4小時以后,再向200~300g的食鹽中加水至2.5~3L即可,繼續通過灌服的方式給病牛用藥。生產中存在的頑固性阻塞的病牛,可以給其一次灌服1000mL的液狀石蠟或者是食用油的方式。病牛內服瀉藥之后的10~12小時,可以給其皮下注射4~20g的新斯的明或者是50~150mg的毛果蕓香堿片,與此同時配合強心補液的輔助治療方式,推薦采用500mL的10%葡萄糖溶液、40mL的維生素C以及20mL的安鈉咖溶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療效果。
(二)灌腸療法
對病牛加以保定,主要采取后高前低的站立姿勢,然后向其直腸中插入灌腸器膠管,同時將10%的溫鹽水進行緩慢的注入,臨床中主要就是根據便秘的部位以確定具體的灌水量,通常小結腸梗阻的病牛可以將灌水量控制在10L以下,如果病牛的胃狀膨大部、骨盆曲阻塞以及左下大結腸梗塞,通常需要大約灌20~30L,發生盲腸阻塞的病例則應該灌入30~40L。如果臨床中采取上述救治措施但是不見效,則需要通過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
(三)手術治療
病牛以站立的姿勢進行保定,麻醉主要是采用普魯卡因溶液,通過局部腰旁的位置麻醉,麻醉起效之后可以將腹壁進行分層地切開,然后將手深入到病牛的腹腔中進行探查,找到其中的阻塞物之后再稍稍的進行移動,然后將生理鹽水注入腸管的糞便內,待糞便發生軟化之后再繼續的進行按壓處理,將阻塞物按壓捏碎一直達到疏通的狀態,但是在此過程中應該控制按壓的力度,避免腸管發生破裂。處理完之后要將腹壁采取常規方式的縫合。一般在采取手術治療之后的幾個小時,病牛就能夠出現排糞及反芻的反應。但是術后大多的病牛都會有脫水癥狀,機體內正常的酸堿平衡狀態被打亂,電解質流失的情況嚴重等,此時就可以及時地給病牛進行體液的補充,需要采取抗休克并且對酸堿平衡狀態進行調節等治療。
四、結束語
牛腸梗阻多發于初春飼料突變,引起消化機能衰弱所致。因此,要預防本病的發生,必須加強飼養管理,增強體質。在診斷上只要抓住本病的特點是不難確診的。主要特征是:不排糞或僅排少量白色黏凍樣物,振搖右腹部有明顯的拍水音。在病的初期,有疝痛癥狀,直腸檢查可摸到充滿氣體或液體的緊張腸段,少數病例能摸到結糞塊。在治療上,發病初期,病情輕,且全身癥狀無明顯變化的,采取綜合治療法能收到一定療效。但病期長,病情重,全身癥狀有明顯變化的,應及早施行手術治療,比較有效。
綜上,如果牛患急性腸梗阻,飼養工作人員應該及時發現并且進行迅速地診斷,配合采用科學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或者是通過灌腸或手術的方式進行有效治療,都能夠有效地提高治療效果。此外,日常生產中要對飼養管理措施加以強化,始終保持圈舍的干燥與清潔狀態,重視對于牛群排尿及排糞的觀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避免牛發生急性腸梗阻。